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篇
  6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变叶海棠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变叶海棠为我国西部高海拔地区植被恢复优良乡土树种,属蔷薇科苹果属植物,其果实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叶片可制茶,是一种天然的绿色保健品。本文综述了变叶海棠生物学特性、植物区系、居群特征、起源、遗传多样性、形态学、抗逆性及栽培利用方面研究现状。提出野生变叶海棠资源现状调查、种质保存、人工扩繁技术、抗旱机理以及市场开发利用等研究亟待加强,同时展望了变叶海棠的市场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2.
南昌市防灾绿地建设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防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突出的防灾避险功能.在阐述近年来南昌市城市绿地建设取得巨大成绩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防灾避险绿地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南昌市防灾绿地建设的对策,以有效解决城市防灾避险的绿地需要.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先锋树种,具有耐干旱、耐贫瘠及速生丰产等优点,其人工林在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中占举足轻重的位置,但纯林的养分循环差,易导致生产力低下;而研究马尾松光合生理特性及资源利用效率可以为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的提高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文中综述马尾松光合生理特性及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分析逆境胁迫对其光合生理特性及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包括水分胁迫、热胁迫、酸雨胁迫、低磷胁迫及铝胁迫等。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研究马尾松光合生理特性与资源利用效率及其对逆境胁迫的响应,对于制定马尾松的管理与保护策略、挖掘其抗性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可为马尾松林分生产力的提升及纯林改良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川西变叶海棠的表型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西部炉霍5个典型天然居群的变叶海棠为试材,调查了株高、胸径、冠幅、单果质量、叶面积等10项表型指标,分析了变叶海棠不同居群的表型变异幅度和变异模式。结果表明:不同居群的各项表型指标都存在显著差异;古比、玉麦比和然柳3个居群的株高、胸径、冠幅性状,格鲁居群的叶片性状,以及玉麦比居群的果实性状相对较为优良;各项指标在居群内和居群间均存在较大变异,除了冠幅和叶片宽,其他指标都呈居群间变异大于居群内变异;株高、胸径、叶面积、叶片长、叶片宽、单果质量、果实横轴、果实纵轴都与纬度呈负相关,果实、叶片性状与经度呈正相关,冠幅、叶片和果实性状与海拔呈显著的负相关。采取UPGMA法,以4.34为阈值用欧式距离把5个居群划分为3类。  相似文献   
15.
为了查清安徽省冬至县安徽升金湖自然保护区淡水湿地植被恢复前、后的植物资源,作者于2007年5-7月和2009年4-9月,用相邻网格法对安徽升金湖(上湖、中湖及下湖)湖边的湿地草本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1-4],通过调查、标本整理鉴定和查阅资料,发现了1个安徽地理分布新记录科--沟繁缕科(Elatinaceae)和3个新记录种,即沟繁缕科的三蕊沟繁缕(Elatine triandra Schkuhr.)、莎草科(Cyperaceae)的羊角苔草(Carex capricornis Meinsh.)和檀香科(Santalaceae)的急折百蕊草(Thesium refractum Mey.)[5-14].  相似文献   
16.
以RP-HPLC法检测罗汉果中甜苷V的含量,研究罗汉果采后不同贮藏期内甜苷V的含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所检测的罗汉果在采后第1天甜苷V含量为0.3232%,第7天为0.3643%,第14天为0.3818%。由此可见,罗汉果在采后1~14 d的贮藏期间甜苷V含量依然会逐步增加,但前7 d增加较快,后7 d增加较慢。  相似文献   
17.
濒危植物四合木结实特性与植株年龄和生境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濒危植物四合木种群初次结实年龄 ,果实空间分布、果实数量、果实重量、结籽率、花果转移率随年龄和生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四合木种群初次结实年龄为 4a。果实的空间分布为树冠上部 >中部 >下部 ,上、中部显著高于下部。平均单株果实的数量分布随年龄变化曲线呈山峰型。在 4~ 1 8a范围内 ,随着年龄增大 ,结实量增加 ,到 1 8a以后 ,随着年龄增加 ,结实量逐渐减少 ,1 3~ 2 7a为结实高峰期。果实重量随年龄变化趋势与果实数量随年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自然状态下 ,四合木结籽率为 1 2 6%~ 2 80 % ,花果转移率为 5 4 3 9%~ 71 43 % ,结籽率、花果转移率与年龄的关系呈双峰型。结籽率低的主要原因为 :( 1 )传粉过程受到障碍 ,即传粉媒介 (昆虫 )的访花频率极低 ,使得柱头上的花粉量受到限制。这是结籽率低的内因。( 2 )土壤水分供应不足 ,从而使胚珠不能正常发育。这是导致结籽率低的外因。  相似文献   
18.
卧龙地区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2003年7月-2005年6月 2个水文年大气降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提出卧龙地区大气降水线方程为δD= 9.443δ18O 28.658(r = 0.943, n=74,p<0.05);实测雪水δD-δ18O的线性回归方程为δD=9.376δ18O 33.245(r = 0.959,n=31,p<0.05);与全球降水线方程δD=8δ18O 10比较偏离较大.实测夏季(6-9月)降水δD-δ18O的线性回归方程为δD=8.165δ18O 9.480(r = 0.961, n=29,p<0.05),卧龙地区夏季实测降水线与全球降水线吻合,揭示了该降水线方程的特征.对全年氘过量值(d)及夏季(丰水季)和冬季(枯水季)年氘过量值(d)及降水线特征研究表明,卧龙地区冬季降水主要来源于大陆性气团,即卧龙地区内部局部水汽蒸发所产生;夏季降水主要来源海洋性气团,并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夏季降水事件中出现一些极低的d值,主要是受到了大陆性冷气团的袭击和季风的影响.卧龙地区夏季(丰水季)降水中δ18O的降水量效应明显,且季风气候抑制和掩盖了温度效应.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我国饲料生产过程中,干燥工艺的优化设计问题提出了组合干燥节能技术;针对饲料的加工特点,把吸附干燥引入饲料加工工艺中,提高了干燥装置的能源利用率,同时饲料的品质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0.
红豆草胚性细胞系和非胚性细胞系DNA代谢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豆草无菌苗胚轴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胚性细胞系”和“非胚性细胞系”。应用放射自显影方法研究了这两种细胞系的DNA合成动态,結果表明:前者DNA合成十分活跃,且DNA合成只限于发生胚的单细胞和细胞群。这些细胞迅速分裂,分别发育形成不同阶段的体细胞胚,在这一过程中,DNA代谢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到球形胚时,DNA合成速率达到最高峰。体细胞胚中各细胞DNA合成速率的差异与体细胞胚形态学极性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至于“非胚性细胞系”,在启动分裂和形成愈伤组织过程中也是以细胞DNA复制为基础的,但在该类细胞系中,无论是DNA合成速率还是~3H-胸苷标记的细胞频率都远低于胚性细胞系。DNA代谢动态在这两类细胞系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