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采用春玉米与春毛豆间作种植方式,进行早生白鸟、黑粒王等12个毛豆品种的比较试验,研究了多熟制间作条件下春毛豆不同品种的生育进程、生物学特性、经济性状以及产量表现,并根据“丰产、优质、高效”的筛选原则进行了分析,认为早生白鸟、96-18等品种相对表现突出,是进行间作种植较为理想的品种。  相似文献   
32.
根据长江下游沿江稻区的自然生态特点,以春性小麦宁麦8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基本苗和施氮量对小麦生育期、分蘖发生和生长、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以及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后季稻旱育抛栽不同密肥条件下生长发育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密度、肥料二因素不同处理组合随机区组比较试验,对后季稻旱育抛植栽培方式在不同密度和不同施肥水平条件下生育进程、茎蘖动态、叶面积变化、干物质积累等发育特点,以及植株性状、群体质量、穗粒结构和产量表现等进行研究,为制定合理的密肥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最佳密肥组合为基本苗240.0万/hm^2和施N量255.0kg/hm^2,在此条件下群个体发育协调,群体结构合理,利于高产形成。  相似文献   
34.
1978~1983年连续六年,采用综合栽培试验与单因子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江苏沿江棉区棉花高产、稳产的生育规律及其相应的栽培技术作了探讨。现将六年来的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5.
以“苏玉9号”为试材,研究了多熟制春玉米覆膜移栽的生态效应、植株生长特点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移栽可改善土壤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壤温度、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的含水量;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提早成熟,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36.
以“小麦—水稻”为对照,研究了沿江地区“大棚作物—水稻”、“牧草—水稻”种植模式下水稻氮肥的施用效应。结果表明,在不施氮和施氮量225 kg/hm2时,以小麦茬水稻为对照,大棚作物茬较之依次增产56.20%和10.78%,纯收益依次增加95.39%和14.49%,而牧草茬与小麦茬相比,产量和纯收益差异均不明显。大棚作物茬稻在施氮量150 kg/hm2时产量、纯收益、新增纯收益率最高,施氮量75 kg/hm2时边际成本报酬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为最高。牧草茬在施氮量300 kg/hm2时产量最高,施氮量225 kg/hm2时纯收益、新增纯收益率、边际成本报酬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施氮量150 kg/hm2时氮肥偏生产力最高。3种茬口水稻不施氮时的品质差异主要在加工品质及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上,施氮量225 kg/hm2时的品质差异主要是在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及其直链淀粉含量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