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1篇
  7篇
综合类   2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植保无人机路径规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宇  王文浩  徐凡  王泾涵  陈海涛 《农业机械学报》2020,51(11):103-112,92
为了规划出更加高效的植保无人机路径,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植保无人机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多个具有复杂多边形边界与内部障碍物的三维作业区域。采用扫描方式生成水平面内的作业路径,经过离散化处理后,在三维地形曲面上插值,获得三维作业路径。在此基础上,建立作业路径生成算法,以三维作业路径总长度尽量短、作业路径数量尽量少为目标,对植保无人机作业航向进行寻优。改进蚁群算法通过附加记录作业路径进入点的机制,实现对三维作业路径的合理排序,生成总长度较短的转移路径。经过算例检验,针对同一作业区域规划出的三维作业路径与水平面内的作业路径的航向角存在较大差异,相差最大为92°,这说明考虑三维地形的必要性。算例中,将改进的蚁群算法与贪婪算法进行了对比,针对一系列相同的作业起点,改进的蚁群算法所得的转移路径总长度均较短,比贪婪算法所得结果缩短3%~28%;在未选定作业起点情况下,改进的蚁群算法与贪婪算法求得的转移路径总长度最小值分别为1661m与1763m,说明改进的蚁群算法具有良好的寻优能力。实例检验情况与算例所得结论基本一致。算例与实例中的作业区域边界与地形复杂,涵盖情况全面,表明本文提出的路径规划方法具有一定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刘雪梅  蒋剑春  孙康  徐凡  许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540-13542
[目的]研究椰壳热解及动力学。[方法]在不同热解速率(5、10、20 K/min)下对椰壳原料进行热重分析,并对热解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椰壳热解可分为水分损失阶段、热裂解阶段、热缩聚阶段3个阶段。椰壳热解阶段可以用一级动力学模型表示,随着热解速率增加,热解第1阶段活化能增加,第2阶段活化能降低。[结论]该研究为生物质能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1,低量喷雾技术指单位面积上施药量不变,将农药原液稍微稀释,用水量相当于常规喷雾技术的1/5~1/10。此技术提高了作业效率,在温室中及山区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徐凡 《农家致富》2005,(3):19-19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财富。如今搞种养只靠勤劳苦干是不行的,得有思路,靠观念致富。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世界林业正处于一个激烈变化的转折时期,各国的林业经营思想在转变,战略也在转移,虽然经营目标和重点存在很大差别,但是,总体发展思路却非常相似,即都在不断趋向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作用和兼顾林业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挥。本文在介绍了各国的林业工程建设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林业工程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山坡丘陵薄地土壤耕层浅,保水保肥能力差,甘薯秧苗生长缓慢,产量低,特别是遇到干旱,既不保苗,又不发棵,有的甚至旱死。为提高山坡丘陵地甘薯产量,在增施有机肥的基J出上,我们进行了不同耕深栽培试验。一、基础在丘陵地块上,统一施肥,亩(0.067hm2,下同)施过磷酸钙75kg,硫酸钾15kg,硫该15kg,以及农家肥2500kg。统一品种,统一种植日期。二、处理设3个小区,互为对照。一区耕深20cm,二区耕深30cm,三区耕深40cm。三、试验结果试验数据见综合测定表。从上表可以看出:1.耕深30cm与耕深20cm对比,前者平均每株分枝增加0.3…  相似文献   
17.
粳稻食味品质改良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徐铨  唐亮  徐凡   《作物学报》2013,39(6):961-968
进入21世纪,我国北方特别是东北粳稻面积不断扩大,单产明显提高,品质稳定改善,改良食味品质是今后重要研究内容。本文主要从食味品质鉴定方法,稻米淀粉种类和含量及分子结构、蛋白质种类和含量、其他物质含量与食味品质的关系,饭粒表面和内部超微结构与食味品质的关系,食味品质相关性状遗传分析与育种应用等方面介绍了日本粳稻食味品质研究现状,认为结合东北粳稻实际深入开展食味品质育种、栽培和生物技术等应用基础研究,充分利用籼稻二次枝梗粒偏向穗轴上部分布、穗颈大维管束数和一次枝梗数多等有利基因,同时减少对食味品质的不良影响,是今后北方尤其是东北籼粳稻杂交优质高产育种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8.
负水头供液施肥对温室番茄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日光温室番茄的日蒸散量变化规律,明确日光温室番茄合理的灌溉施肥模式,基于负水头供液系统研究了常规基追肥处理(F1)、按EC值调配的施肥处理(F2)和山崎大量元素配方施肥处理(F3)对日光温室番茄日蒸散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负水头供液系统可以实现0~20 cm土壤含水率的精确控制,各处理变异系数(CV)仅为5.92%~11.9%。日光温室番茄的日蒸散量变动幅度为0.43~5.90 mm,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曲线。开花坐果期为日光温室番茄蒸散量最大的时期,日均蒸散量达3.65~3.78 mm,蒸散量可占到全生育期的60%以上。处理F3的生育期蒸散量最大,与处理F1和F2相比,分别增加了3.72%和2.09%。温室番茄的生物量和产量以及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均以处理F3为最高,与处理F1相比,分别提高了29.0%和24.1%以及16.4%和9.84%。综合分析,采用山崎大量元素配方的施肥处理(F3)不仅增加了番茄蒸散量和产量,而且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为供试条件下最优的水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岩棉营养液栽培条件下温室番茄耗水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粉果番茄"欧官"为试验材料,对不同生育期内典型天气条件下温室岩棉营养液栽培番茄的耗水日变化规律及番茄日耗水量进行了分析,并对温室内环境因子与番茄耗水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温室番茄在午间(14:00左右)会出现午休现象,即番茄耗水速率呈现双峰曲线;但室内温度过高、光照过强会打破番茄午休现象,耗水一直维持较高的水平。番茄耗水量与温室内温度、光照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耗水变化规律与温室内光照变化规律一致,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上述结果可为温室岩棉营养液栽培番茄的高频率精准灌溉提供指导,为温室番茄自动灌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以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设施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形式,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设施农业中,基质栽培由于水肥管理高效,节水节肥效果明显,且可有效防止土传病害发生,已成为设施番茄工厂化生产的重要手段。营养液的调控是设施番茄工厂化基质栽培的重点和难点,针对营养液调控,研究者已开展了营养液灌溉浓度、营养液配方、营养液灌溉频率等方面的探究,初步揭示了设施番茄工厂化基质栽培营养液调控机制,但依然还存在着营养液灌溉较为粗放、灌溉根区盐分积累严重等问题。综述了设施番茄工厂化基质栽培营养液调控的现状,概括了营养液调控中的一些方法,分析了营养液调控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