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1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为加快农业科学作物育种研究的步伐,适应生产上多作物多类型优良品种的需要,提高科研效率和水平,累计引进50余种大田、园艺作物和个别牧草品种和材料9236个(份、次);从已经试种的6119份材料中筛选出有生产利用价值的11种大田作物45个品种、4种蔬菜6个品种和优异(大田作物)育种亲本550个以上,初步整理出有保存价值的种质资源材料近4000份;先后安排了10种作物44个品种的大田比较试验和不同面积的生产示范,据此确定了各品种的适宜种植范围.经对大量试验示范资料的综合分析,对我区农作物引种的地位与作用及其适宜引种区域有了科学的认识.尤其是早中熟的北青3号品种,因其突出的抗旱抗霜和丰产稳产性能自1998年起开始在广大高寒偏高寒农区全面推广,一举打破了该区域以往无良种应用的历史.项目不但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而且也促进了区内各作物育种的全面发展和农业科技工作者思想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32.
青藏高原区域青稞品种区域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适应青藏高原区域种植的青稞品种,2010-2012年在青藏高原区域安排实施了12个点、15个新品种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在15个参试品种中,甘青5号、甘青4号和康青7号折合平均产量分别为4 804.5、4 741.5和4 470.0kg/hm 2,分别比CK增产10.3%、8.8%和2.6%,这3个品种适应性较广,综合表现好,在青藏高原地区可推广种植;短白青稞和长黑青稞折合平均产量分别为3 316.5和2 971.5kg/hm 2,分别比CK减产23.9%和31.8%,这两个品种对地域的选择性强,只适应在云南迪庆种植。  相似文献   
33.
针对西藏粮食生产上长期存在的小麦品质差,加工利用困难的突出问题,通过五年集中攻关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①提出了近期以改进栽培技术、远期以选育推广优良品种为重点的品质改良策略和具体要求与措施;②初步提出了小麦优质生产区划和选用优质品种、后期施肥、提早收获、有效防治病虫害为核心的优质小麦生产技术规程;③完成了1000余个(份)小麦品种材料的品质化验普查,筛选出150多份优质育种亲本材料和15个有一定生产利用价值的优质品种;④配置积累优质杂交组合784个,积累优良后代材料近3000份;⑤建成了西藏第一个设备、技术先进的品质化验实验室并培训4名仪器操作人员;⑥进行了新选优质品种和原生产品种的磨粉与食品加工实验,取得了新品种品质优的直接证据.上述结果不但超额完成了项目合同任务,而且为进一步研究和我区的小麦优质化生产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4.
甘肃天祝青稞新品种区域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青稞品种混杂和退化严重的问题,对引进的青稞新品种进行了区域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藏青25折合产量5 874 kg/hm~2,较对照增产20.2%;甘青4号折合产量5 860.5 kg/hm~2,较对照增产20.0%;北青7号折合产量5 739 kg/hm~2,较对照增产17.5%;甘青5号折合产量5 719.5 kg/hm~2,较对照增产17.1%。这4个品种田间种植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生育期适中,抗倒伏、抗病性较强,产量高,品质优,可以在天祝以及同类地区进行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35.
西藏主要农区青稞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内含子切接点引物(intron-splice junction primer)和长随机引物的PCR分子标记方法,对来自西藏主要农区的29个青稞育成品种和3个农家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选用的5个引物共扩增出稳定清晰的条带39条,其中26条(66.7%)为多态性条带。根据PCR扩增的条带建立[1,0]型数据矩阵,应用NTSYSpc2.1数据分析软件计算各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并据此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西藏主要农区青稞品种间有一定的遗传差异,但总体遗传差异较小,遗传基础相对狭窄;聚类结果与各品种的实际生产利用情况较为接近,可以反映出这些青稞品种较为明显的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36.
青稞新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似文献   
37.
西藏自治区地处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腹地,地理位置为北纬26°52′-36°32′,东经78°24′-99°06′,国土总面积122×10^4km^2,平均海拔4000m以上。境内高山耸立,绵延千里,约占国土面积0.3%的农田耕地被分隔在喜马拉雅山南坡、藏东横断山脉地区(三江流域)、藏南河谷(一江两河中部流域)、藏东南农林区、藏西荒漠干旱地带和藏北草原等区域。因为地势高亢,除喜马拉雅山南坡地区,低温少雨、热量不足、气候干燥是各农区的共同特征。藏南、藏东、藏东南河谷农区年平均气温4.8—9.0℃,  相似文献   
38.
通过2010至2012年青藏高原地区青稞品种区域试验结果汇总并结合其他相关试验示范结果分析,为全面认识不同产区生态条件、生产水平和技术现状,探求改进提高途径提供试验依据。合作点试验结果表明,在16个参试品种中,阿青6号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折合产量最高,为4 977.0 kg/hm2,较对照增产22.0%,居第1位;其次是甘青4号,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好,折合产量为4 857.0 kg/hm2,较对照增产19.1%,居第2位;甘青5号折合产量为4 165.5 kg/hm2,较对照增产2.1%,居第3位。以上3个品种建议在甘南藏族自治州青稞种植区推广种植。北青7号折合产量为4 126.5 kg/hm2,较对照增产1.2%,居第4位,可作为搭配品种在甘南藏族自治州青稞种植区种植,其余品种作为种质资源利用或保存。  相似文献   
39.
为选育适应青藏高原地区种植的青稞新品种,2010—2012年在四川甘孜对16个青稞参试品种(系)进行了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在16个参试品种(系)中,康青8号、康青7号、甘青5号、藏青25、藏青690、昆仑13这6个青稞品种比对照品种813增产显著,且综合农艺性状好,可在甘孜州青稞适宜种植区种植。其余品种(系)与对照品种813相比,产量相当或减产,可作为种质资源利用或保存。  相似文献   
40.
1 啤酒大麦的技术标准要求 一般优质啤酒大麦的质量要求为:籽粒色泽浅而鲜艳,发芽率90%左右,无霉斑,千粒重≥42克(二棱大麦)或40克(多棱大麦),蛋白质适中(8%—10%),淀粉含量60%—64%,皮壳率8%~10%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