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1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明确西藏小麦品种不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对小麦品质的作用,对210份小麦品种的HMW-GS组成与蛋白质含量和沉淀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Glu-A1位点上,亚基1、null和2*出现的频率依次为50.00%、34.76%和15.24%,各亚基对蛋白质含量和沉淀值的作用均为2*>1>null;在Glu-B1位点上,亚基7 8和7 9出现频率分别为45.71%和37.14%,远高于其它亚基出现的频率,各亚基对蛋白质含量的作用为7>14 15>17 18>6>7 9>22>7 8>6 8,对沉淀值的作用为17 18>7>14 15>7 9>7 8>6>6 8>22;在Glu-D1位点上,5 10与2 12出现频率分别为52.38%和47.14%,亚基12出现频率较低,各亚基对蛋白质含量的作用为 5 10>12>2 12,对沉淀值的作用为5 10>2 12>12.HMW-GS所对应的蛋白质含量与沉淀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535,达到了显著水平.以蛋白质含量为评价指标,较优的亚基组合有1/17 18/2 12、1/7/5 10、1/17 18/5 10、1/6 8/2 12、null/22/2 12、2*/17 18/5 10.以沉淀值为评价指标,较优的亚基组合有1/14 15/2 12、2*/17 18/5 10、2*/7/5 10.以蛋白质含量与沉淀值相结合为评价指标,本研究中HMW-GS的最优搭配为2*/17 18/5 10,其次为2*/7/5 10.HMW-GS组成类型所对应的蛋白质含量与沉淀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571(P<0.05),达到了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2.
不同地区大麦品种农艺性状比较与西藏青稞品种改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筛选可用于西藏青稞(裸大麦)改良的优良种质材料,通过对来自国外的7个大麦品种、中国农科院品资所的17个大麦品种以及西藏地区32个大麦品种(青稞)分蘖数、成穗数(有效分蘖)、株高、穗长、穗粒数及千粒重等主要农艺性状的调查,比较它们的生长特点以及在陕西杨凌地区的生长表现,发现西藏青稞的主要特点是株型高大分散、叶片宽大肥厚、易倒伏、千粒重较大;国外引进品种株型中等大小且紧凑,叶片细长,抗倒伏能力较强,在国内外参试材料中选出了1321、西引2号等材料,可作为西藏地区大麦品种改良的优异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23.
西藏青稞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青稞既是西藏第一大粮食作物,凡有作物分布的地方都有青稞种植,最低种植海拔1000多米,最高种植海拔4750米。在全自治区74个县市区中,包括尼玛、革吉等高寒牧区在内共有65个县份种植青稞,面积在1000公顷以上的县份有堆龙德庆、曲水、达孜、林周、墨竹工卡、尼木,乃东、扎朗、贡嘎、隆子、朗卡子、洛扎,  相似文献   
24.
小麦品种在西藏的抗条锈性变异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小麦品种在西藏的抗锈性表现,于2009-2011年在西藏林芝西藏农牧学院实习农场,对来自全国小麦条锈病菌变异观察圃的46份已知抗性基因小麦品种、45份生产及后备品种和由西藏农牧学院保存的26份西藏小麦种质资源(包括生产品种、引进抗源品种及区试材料)进行了田间自然诱发抗条锈病鉴定。结果表明,在小麦条锈病菌变异观察圃中,46份已知基因品种中33份表现为抗病,3份表现为感病,10份抗性不稳定;45份生产及后备品种中20份表现为抗病,12份表现为感病,13份抗性不稳定;26份西藏种质中,22份表现为抗病,3份表现为感病,1份抗性不稳定。调查表明,大部分材料表现出较稳定的抗病性,但目前在西藏高原麦作区实际生产中应用却较少。为减轻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危害,应进一步加强抗病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相似文献   
25.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人工灌水及雨水对西藏河谷农区高产青稞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试验材料为西藏青稞品种 ‘藏青 25’ , 水分处理 8个: 全生育期正常水分、 轻度水分胁迫、 中度水分胁迫和重度水分胁迫理, 以及灌浆前正常水分、 轻度水分胁迫、 中度水分胁迫和重度水分胁迫处理后灌浆期以后雨水灌溉。试验结果表明, 土壤含水量越大, 青稞耗水量越大, 拔节期及灌浆期是青稞耗水量最大的时期。全生育期土壤水分胁迫会降低青稞的生物量及产量, 轻度水分胁迫、 中度水分胁迫、 重度水分胁迫与正常水分处理相比生物量下降了 29.9%、 41.7%、 47.6%, 单株产量下降了 15.8%、 43.7%、 57.2%。但前期水分胁迫灌浆期后雨水灌溉对青稞的生长受到促进, 生物量和产量增大, 与长期水分胁迫相比生物量增长了 13%、 75.8%、 128.1%、 157.8%, 产量增长了 42.8%、 84%、 201.6%和 269.5%。雨水灌溉在后期对青稞进行了补偿生长, 水分利用率也相应提高。因此, 在适当的水分胁迫 (50%~65%土壤田间持水量) 下, 利用雨水补充灌溉, 可以提高西藏高产青稞 ‘藏青25’ 的水分利用率, 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26.
以藏青27和QTB13 2个品种(系)为供试材料,运用Logistic方程拟合的方法,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春青稞籽粒增质量动态及特性。结果表明,在90 kg/hm~2(F_1)施肥水平处理下,QTB13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T_(max))最长,到达最大灌浆速率时积累量(W_(max))、理论最大千粒质量(K)、渐增阶段积累量(W_1)、快增阶段持续时间(T_2)、积累量(W_2)、千粒质量均最大。在对照0 kg/hm~2(F_0)处理下,藏青27最大灌浆速率(R_(max))、到达最大灌浆速率时积累量(W_(max))、理论最大千粒质量(K)、各阶段灌浆速率和积累量、快增阶段持续时间(T_2)、千粒质量均最大。逐步回归分析灌浆参数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表明,影响青稞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灌浆持续时间,且灌浆持续时间越长,产量越大。影响青稞穗粒数的主要因素是起始灌浆势和灌浆持续时间,同时还有渐增阶段的灌浆持续时间和缓增阶段的积累量;对千粒质量起主要作用的是到达最大灌浆速率时积累量以及缓增阶段灌浆平均速率、渐增阶段的灌浆持续时间和快增阶段积累量。  相似文献   
27.
1959年的民主改革,彻底推翻了落后、残酷的农奴制度,开辟了西藏社会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五十年闻全区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种植业生产的巨大进步与成就。可以帮助我们深刻认识保持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28.
西藏小麦品种资源HMW-GS组成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为了给小麦品质改良提供基础材料,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分析了西藏地方品种、西藏主要育成品种和近几年从国内外引进品种(系)等805份小麦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WM-GS)组成。结果表明,Glu-1位点共有24种等位基因,其中Glu-A1位点4种、Glu-B1位点10种、Glu-D1位点10种;亚基N、7 8和2 12在各自位点的频率最高,分别为66.70%、40.25%和59.88%;另外,在Glu-D1位点,还发现有了稀有亚基2.2 12,其频率为0.62%。引进品种的2^*、14 15、17 18和5 10等优质亚基出现的频率较西藏主要育成品种高,西藏主要育成品种中优质亚基5 10的频率仅为0.24%,西藏品种亚基组合类型主要为N,7 8,2 12。  相似文献   
29.
西藏青稞育种的发展历史与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自治区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是青藏高原的主体,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面积约占西藏地表面积的77.7%,主要农区分布在海拔3000—4100米之间、这里集中了约70%左右的可耕地。由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气温较低等,可种植作物种类十分有限。青稞是西藏的第一大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近200万亩,占全自治区农作物总面积的60%以上;青稞育种是西藏最早开展的科研项目,前后已达五十余年。  相似文献   
30.
生育进程和气候条件与秋播小麦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2001年,用3个小麦品种在北京进行了3年的秋播试验,以探讨生育进程和气候条件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一些品质性状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而年度间有差异。播种至成熟天数和籽粒硬度呈负相关。抽穗至成熟天数与籽粒湿面筋含量呈负相关。播种至成熟天数与降落值也呈负相关。抽穗至成熟期间的昼夜温差与NIR蛋白含量呈正相关;高温条件下,灌浆过程中的日均温与籽粒湿面筋含量有正相关趋势;此期间日均温与降落值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