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1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栽培稻抗旱种质资源利用浅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国淡水资源匮乏 ,北方稻区春旱发生的机率为60 %~ 80 % ,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在水浸地和低洼地实行水稻旱作 ,是 2 1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而发展旱稻其首要条件是拥有耐旱性较强的旱稻品种。从栽培稻的起源与演变过程以及对其遗传和生理的研究结果看 ,通过对现有水稻遗传资源的改良利用 ,可以满足这一条件[9] 。1 从进化的角度分析栽培稻抗旱种质资源栽培稻 (OryzasativaL .)已具备在水旱条件下生长的潜能。栽培稻起源于沼泽地区 ,水稻是基本型 ,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 ,引向山地成为陆稻和旱稻。因此 …  相似文献   
22.
为从农学的角度出发,找到与水分胁迫下产量关系密切的生理生化指标鉴定水稻品种的抗旱笥,在水稻的孕穗用减数分裂期分别对水、旱两处理各种类型稻做了8项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与分析。并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将8项生理生化与旱作时产量进行分析,结果为孕穗期以失水速率入选方程,减数分理解期以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入选方各 以认为,在水分胁迫下,孕穗期叶片的失水速率指标减数分裂期叶片蛋白质含量指标其产量的关系密切,这两个生理指  相似文献   
23.
水稻新品种辽农9911由辽宁省农科院原栽培所系统选育而成。1991年夏,做杂交组合8411/合川一号,同年冬在海南加代,与S81—675杂交,后经系统选育而成。经沈阳、海南两地繁殖、定向选育,1996年各种主要农艺性状表现稳定。2002年1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4.
25.
以辽宁省最新育成的水稻品种(品系)为试材,把参试品种分为高产品种、中产品种和低产品种三类,分析了不同产量水平水稻品种穗部性状及其结实特性,结果表明,高产品种具有较高的每穗粒数、二次枝梗粒数、一次枝梗粒数、以及较高的二次枝梗粒率,具有较高的结实率、二次枝梗结实率、一次枝梗结实率,具有较高的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使穗粒结构得到较大程度的协调,以致其产量处于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26.
北方杂交粳稻亲本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辽宁省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有代表性的杂交水稻及亲本,采用多种统计方法.重点研究了北方杂交粳稻亲本主要产量性状、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在F1代的遗传表达。结果表明:(1)杂交水稻的结实率主要受母本控制,呈正相关关系,接近显水平,与父本关系不大,且呈负相关关系。杂交水稻的千粒重主要受父本影响。(2)杂交水稻剑叶的叶周长和叶长主要与恢复系相关,叶宽和长宽比主要与不育系相关。倒二叶的叶周长、叶长、叶面积主要与恢复系相关.长宽比与父母本相关均显。倒三叶叶面积、叶长、叶周长与恢复系楣关显,叶宽与不育系相关显。在杂交水稻组合选育过程中,应注重对不育系的穗长和经济系数进行选择.而对恢复系更应注意株高和穗长两性状。(3)对恢复系应重点选择籽粒外部形状、糊化温度和垩白米率,对不育系应重点选择粗蛋白含量和垩白米率,其他性状父母本应平衡协调选择。  相似文献   
27.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稻瘟病是一种真菌性水稻病害.它与白叶枯病和纹枯病并列为水稻三大主要病害.稻瘟病分布十分广泛,全球80余个国家均有发生,一般流行年份可造成10%~20%的减产,严重发生时损失可达40%~50%.90年代以来,我国稻瘟病的年发生面积均在380万hm^2以上,每年损失稻谷达数亿公斤。  相似文献   
28.
介绍了水稻恢复系853及杂交稻新组合辽优853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增产效果,并指出栽培技术要点、制种技术要求和该组合的适种地区。  相似文献   
29.
北方杂交粳稻亲本遗传背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北方杂交粳稻亲本的遗传背景,利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对北方杂交粳稻亲本及其高代后续材料进行了遗传差异鉴定和籼性程度分析。26对SSR引物共扩增出71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73个。用非加权类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供试材料在相似系数0.66处可分成5组,各组间材料的遗传差异相对较大;64个恢复系材料的籼性程度参数值(ADi)的变幅为0.056~0.684;24个不育系材料ADi的变幅为0.087~0.381。分析表明,强优势杂交粳稻组合双亲之间遗传距离应在0.30~0.60,恢复系的ADi应在0.26~0.50,不育系的ADi不应高于0.20,杂交组合的ADi应在0.20~0.40,同时杂交粳稻组合优势受母本的遗传背景的影响较大,母本自身应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30.
通过测定灰飞虱在12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上的取食选择性和稻株的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及粗纤维含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稻叶片和茎杆的结构及硅化细胞分布,从养分组成和显微结构两个方面研究灰飞虱对寄主的选择性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在植株的养分组成中,对灰飞虱取食选择性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粗纤维含量,它与虫口密度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达-0.96;而蛋白质含量和含水量均与虫口密度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9和0.89,植株可溶性糖含量对灰飞虱取食选择性影响不显著.在显微结构方面,植株硅化细胞体积和密度大、叶脉间距小、叶脉宽的水稻品种对灰飞虱的非选择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