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13篇
综合类   2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无角间性综合征(PIS)是指在山羊中发现的随着无角山羊的增多而间性山羊也随之增多的现象。山羊的无角性状是常染色体显性性状,间性性状是常染色体隐性性状,而且两种性状是连锁的,受到同一区域(PIS区)的调控,故PIS区完全缺失会导致无角和间性性状同时出现;PIS区位于山羊1q43,是一个转录调控区,对FOXL2、PISRT1以及PFOXic等基因转录起调控作用。文章从无角间性山羊的形态学、解剖学特征、核型分析、PIS区域结构与功能以及检测等方面进行阐述,并综述筛选PIS山羊的方法,以期促进养羊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2.
朊蛋白基因家族包括4个基因:PRNP(PrP的编码基因),PRND(Doppel的编码基因),PRNT(Prt的编码基因)和SPRN(Shadoo的编码基因)。其中,PRNP,PRND和PRNT3个基因位于同一个55kb的区域内(PRNP-20kb-PRND-3kb-PRNT),而SPRN基因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这4个基因被称为"朊蛋白基因复合体"(Prion gene complex),在不同种属之间相当保守。传染性海绵样脑病(TSEs)的发生不仅受到PRNP基因的调控,朊蛋白基因家族的其它3个基因在定位、结构、表达及其编码产物上与PRNP基因存在很多相似性,提示其它3个基因很可能作为TSEs研究的候选基因。文章从朊蛋白基因家族的结构特征、编码产物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朊蛋白基因家族在TSEs中发挥的作用等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TSEs致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3.
我国绒山羊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羊在动物学分类上属于偶蹄目、牛科(洞角科)、羊亚科、山羊属,具有适应性强、品种丰富、分布广泛的特点。作为山羊的重要组成类型之一,绒山羊是我国独特的生物资源,在经过了长期的科研选育后,我国拥有了世界上产绒量高和绒纤维品质好的品种。绒山羊产业是我国畜牧业中的一项重要产业,其主要产品山羊绒和山羊肉可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绒山羊遗传育种研究的推进,绒山羊在产绒、繁殖、生长等多个重要经济性状上得到不断地改进和提升。再加上我国相关政策的扶持及国民对优质畜产品的迫切需要,使得绒山羊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此,本文应用大数据和数据库分析等方法对绒山羊产业的现状,品种分布,产业概述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74.
为探讨角蛋白关联蛋白6.2(keratin-associated protein 6.2, KAP6.2)基因遗传多态性与内蒙古绒山羊生长性状和绒细度性状的相关性,以期为内蒙古绒山羊遗传育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集598只雌性内蒙古绒山羊耳组织,提取基因组DNA并进行PCR扩增,检测KAP6.2基因的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 InDel)突变,分析突变位点与生长性状和绒细度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育成羊中,该突变位点与胸围和十字部显著相关(P<0.05),与体长、胸宽和胸深极显著相关(P<0.01);在成年羊中,该突变位点与胸宽显著相关(P<0.05),与胸围、十字部高和胸深极显著相关(P<0.01);在育成羊和成年羊全部群体中,该突变位点与体长、胸围、十字部高、胸深和胸宽极显著相关(P<0.01),与绒细度显著相关(P<0.05)。上述结果提示,KAP6.2基因外显子区24 bp InDel突变位点与内蒙古绒山羊部分生长性状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与绒细度显著相关,可作为内蒙古绒山羊部分生长性状和绒细度性状选育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75.
[方法]本文以1992年到2019年间,收录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数中的“牦牛”(yak or Bosgrunniens)为主题词的1659篇文献为数据来源,对论文发表数量、国家、机构、作者、期刊、研究方向、引用频次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印度和美国是牦牛研究领域发文量前三的国家,印度在1992年-2009年牦牛研究领域论文发表的数量位居全球第一,中国牦牛研究在进入2010年后,牦牛产业开始飞速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且文量位居第一。其中,发文量前三的机构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和甘肃农业大学,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农业、兽医科学、食品科学技术等,与国际的热门学科相一致。[结论]目前,中国牦牛领域的研究在国际上有明显的优势,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高质量本土期刊相对匮乏,因此中国应鼓励开发和提升本土期刊质量。[目的]以期提供更多高水平高质量的文章,来推动全球牦牛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6.
77.
《动物遗传学》是农林高校生命科学和动物科学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更是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背景课程。进一步提高《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效果,进一步发挥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课程的全面育人职能是农林院校《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而进行课程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之一。本文从《动物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出发,利用一系列教学改革手段探索如何提高《动物遗传学》教学质量,以期为相关院校课程教学建设提供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78.
牦牛是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牧区畜牧业发展中最重要的畜种.作为当前遗传育种的热点,分子标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牦牛分子育种研究中.为此,本文以影响牦牛生长发育、肉品质、繁殖和泌乳相关的基因为切入点,结合现代DNA标记与起源进化分析,就牦牛分子标记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9.
脂肪特异性磷脂酶A2基因(adipose-specific phospholipase A2,A dPLA)在脂肪组织甘油三酯水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为了构建黄牛AdPLA基因原核表达系统,本研究通过Overlap PCR方法从黄牛(Bos taurus)基因组DNA中得到了AdPLA基因编码区全长,将其克隆到pGM-T载体上,阳性克隆经测序表明,与NCBI公布的序列(GenBank No.NM_001075280)完全一致.阳性质粒经BamH Ⅰ和HindⅢ双酶切后,将其定向重组到pET28a(+)原核表达载体上,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 (DE3)中,用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SDS-PAGE电泳表明,融合蛋白His-AdPLA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证明成功构建了AdPLA基因原核表达系统,为进一步研究黄牛AdPLA基因的功能和AdPLA蛋白产品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0.
IGFBP3基因多态性与鲁西牛和晋南牛部分屠宰性状的相关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PCR-RFLP技术对24头鲁西牛和19头晋南牛的IGFBP3基因多态性及与屠宰性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鲁西牛和晋南牛IGFBP3基因存在多态性,但只有AA、AB 2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875/0.125和0.895/0.105,等位基因A/B的频率分别为0.938/ 0.062和0.948/0.052。对IGFBP3基因座基因型与19个屠宰性状进行了分析,在鲁西牛群体中,除胴体深、日增重、净肉率、屠宰率4个指标外,其它指标AB型均好于AA型,但差异不显著;在晋南牛群体中,除屠宰率、骨重、膘度、胴体胸深、后腿围、后腿宽、后腿长、腰部肉厚这8个指标外,其它指标AA型均好于AB型,差异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