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10篇
综合类   2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等温吸附法研究了Pb2 在铁锰复合氧化物上的吸附特征,溶液pH 值、离子强度、温度对吸附过程的 影响及反应的热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铁锰复合氧化物对Pb2 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率最大可达 97.56%;等温吸附以Langmuir方程拟合效果最佳,Freundlich方程次之.在相同离子强度、温度条件下,pH 值在 4.0~8.0范围内,随着pH 值的升高,铁锰复合氧化物对Pb2 最大吸附量Qmax增大,吸附力常数K亦呈增加的趋 势.在相同pH 值和温度下,当离子强度从0增加为0.01mol/L时,铁锰复合氧化物对Pb2 吸附量增加;但当离 子强度从0.01mol/L上升为0.1mol/L时,其对Pb2 的吸附量呈减小的趋势.热力学试验表明,随着温度的升 高,Pb2 在铁锰复合氧化物上的吸附量减少,反应是自发进行的放热反应,较低温度有利于反应进行.  相似文献   
22.
龙眼晚熟新品种灵龙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在广西灵山县新墟镇大果广眼龙眼实生树中发现 1棵优良单株 ,经过 10年对该单株鉴定 ,确认具有早结果、丰产、果穗紧凑、品质优、适应性强、晚熟特性。该优良单株于 2 0 0 1年 2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灵龙  相似文献   
23.
24.
美国小麦印度腥黑穗病的发生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印度腥黑穗病,也叫部分黑穗病,是小麦、硬质小麦和黑小麦(小麦与黑麦草的杂交品种)上的一种真菌病害。典型的特征是:麦粒的一部分被侵染,这就是有时该病被称作部分黑穗病的原因。气候条件决定了该病的发生程度,该病同时导致粮食产量和品质下降。一、发生及传播1.发生关于小麦印度腥黑穗病的首次报道在1931年哈里亚纳邦的印度Karnal城附近的小麦生产区,在印度所有的小麦主产区均发现了该病害,同时在巴基斯坦、伊拉克和阿富汗也发现了该病。该病很可能在1970年就传到了墨西哥,1982年以后,该病害在墨西哥西北部…  相似文献   
25.
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设了60台红外相机,获得了209张白鹇的独立有效照片。利用R软件中“overlap”统计包的核密度估计(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和重叠指数(Coefficient of overlap)分析了白鹇的活动节律及其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白鹇的日活动时间集中在05:00—19:00时,全年的日活动节律呈现出明显的昼行性,存在2个活动高峰,分别为在08:00—09:00时和14:00—16:00时。白鹇繁殖期与非繁殖期日活动节律的重叠系数为0.68,日活动节律曲线差异显著(P < 0.01)。繁殖期期间,白鹇的日活动节律存在2个活动高峰,分别为06:00—07:00时和17:00—19:00时。非繁殖期期间,白鹇的日活动节律也表现出明显的昼行性,存在2个高峰,分别为07:00—09:00时和14:00—16:00时。本研究有助于为保护区内白鹇的保护管理提供了基础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6.
张楚 《现代园艺》2023,(3):146-149
校园环境形式多样、功能需求多样,重景观也重生态,因此,必须意识到环境效益不仅取决于绿化覆盖率、绿地率,而且取决于空间结构、绿地类型以及构成绿地的生物群落类型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我国林业科学教育的高等学府,其景观生态结构具有一定的特色性和原理性。就此,逐一对校园中主导因子原理、限制性与耐性定律、能量最低原理和物质循环原则等生态学原理应用进行调查分析,并就一些不足进行探讨,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7.
对余姚市陶家路村的公共健身设施配置及利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目的是了解该村公共健身设施的配置、管理是否符合村民们的健身需求,从而发现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本文主要运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该村60名住户发放纸质问卷,辅以访谈法对不便使用文字的20名住户进行访谈了解使用情况,运用数理统计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同时结合文献资料法。结论:余姚市陶家路村的村民健身意识总体良好,健身设施配套总体能满足村民需求,村民对健身设施的满意度总体较高但仍有不足之处。该村应因地制宜,对健身设施的配置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28.
<正>1重要性和必要性农业要实现增产、增收、增效的目的,需要土、肥、水、种、密、保、工、管等多种因素综合发挥作用。但其中最重要的起带头作用的是种子。种子是作物增产的内因,是其他各项技术的载体,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29.
37个早熟禾品种的花粉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琨  张璐  陈雅君  张楚涵  周阳  李雪 《草地学报》2011,19(1):114-121
为探讨花粉形态特征在早熟禾(Poa L.)品种分类上的意义,用扫描电镜对‘巴林’、‘巴润’、‘肯塔基’等37个早熟禾品种的花粉进行观察,比较不同品种的花粉外壁纹饰、形状、极轴和赤道轴长度、极轴与赤道轴比值、花粉孔径大小等花粉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所有品种的花粉形状均为近球形或圆球形,具有1个萌发孔,但是不同品种的花粉大小和表面纹饰特征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按纹饰特征可将37个品种分为粗糙型、颗粒型、瘤状型和皱波状型4大类型,其演化趋势为粗糙型→颗粒型、瘤状型→皱波状型,皱波状型花粉纹饰品种最进化。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花粉大小进行孢粉学聚类分析,也可将37个早熟禾品种分为4大类群,通过演化趋势分析得知2种分类方法基本一致,可为早熟禾品种分类提供依据,为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0.
四川省土壤水分状况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土壤水分状况(SMR)是确定土壤分类单元的重要依据,也是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证。基于1951—1980年四川省160个气象站的地面气候资料,利用FAO-56 Penman-Monteith公式和FAO-PPP-17 Penman修正公式计算各个站点年/月潜在蒸散量和干燥度(IA),采用地统计学原理与普通Kriging法对年/月IA进行空间插值,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中有关SMR的规定,对四川省可能的SMR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SMR区域差异明显,整体呈现"东湿西干"的空间分布特征;以"湿润"和"半干润"为主,湿润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半干润"主要分布在川西南山地及川西北高山高原地区;"常湿润"分布在宜宾部分区域,川西北德荣南部为"干旱"。本研究为四川省土壤系统分类与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