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SRI在单季晚稻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体系(SRI)是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马达加斯加的一种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法。该栽培法的核心是:采取幼苗早栽、单本稀植、无水层湿润灌溉、增施有机肥等关键技术措施,强化稻株个体生长环境,强壮根系促进分蘖,充分挖掘个体生产潜力,从而达到大幅度提高产量的目的。2002年组织嘉兴、开化、淳安等地进行大区对比和大田观  相似文献   
12.
水稻好气栽培法的应用效果及增产原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稻好气栽培法是利用自然降水或水稻生理需水时灌水,并应用其它配套技术,使稻田土壤长期处于干湿通气状态的栽培方法。多年试验研究表明,好气法能提高水稻产量,促进根系生长,增加枝梗分化数,分蘖发生早,后期绿叶数多、叶片功能期长,且基部茎节粗短。经示范与推广,水稻好气法栽培技术充分体现了节能环保的生态效应和省工节本的高产高效效应。  相似文献   
13.
水稻甬优6号的种性表现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甬优6号(原名01-E26)是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共同选育而成的籼粳杂交稻组合.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开化县音坑乡试种.表现穗大粒多.产量高、增产潜力大。平均每穗总粒数312.6粒,最大穗579.0粒。耐肥抗倒。基部第1、2伸长节间粗、短.叶鞘紧裹节间。生长清秀、抗逆性强。抗稻瘟病.纹枯病较轻。植株生长势旺、生物产量高。后期绿色叶片数多.叶片宽、长、厚实.叶脉发达.节间数多.茎秆粗壮,植株高大.生物产量高达25.86t/hm^2。绿叶面积大.叶片功能期长,光合作用能力强.后期灌浆能力强.米质优。其栽培技术是培育旱壮秧,小苗移栽.适当稀植.无水层湿润水分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相似文献   
14.
水稻秧苗框式基质旱育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框式基质旱育秧育成的秧苗根系发达、活力强,插后扎根快、无明显返青期,稻苗分蘖速度快、成穗数多、成穗率高、穗大粒多.不同类型基质以混土基质较好,同一类型基质以木屑纯基质、谷壳+木屑复合基质和菌渣+黄泥混土基质较好.水稻框式基质旱育秧关键技术是播种至出苗前的湿润通气水分管理.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试验初步明确通气栽培水稻的最佳密度与施肥处理及其高产机理.在不同种植密度下,以N8施肥量效益最高,为4443.9元/hm2;在不同施肥量下,以C16密度产量和效益最高,分别为9336.1kg/hm2和4520.2元/hm2;以N16C16处理组合为最佳,产量、效益分别为9479.7 kg/hm2和4 283.1元/hm2.每1kg纯N生产能力,以N8施肥量为最高,平均生产稻谷10.55kg.在提高密度和不同施肥水平下,增加穗数和提高穗重是增产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晚稻旱育秧秧苗具有白根多,根系活力强,植株生长势旺,抗逆能力强,病虫害轻、稻苗绿叶数多、叶片光合势强和功能期长;秧龄弹性大,插后不易败苗,返青期短;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等特点,一般每公顷产量7500kg,比常规二段秧增产10%,主要靠大穗大粒增产,穗数也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主要栽培技术:苗床培肥,培育适龄壮秧;每公缅在田需净播种面积600 ̄900m^2,每平方米播杂交晚稻种子15 ̄25g,糯谷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