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
红花大金元品种品质特征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研究比较了红花大金元,G28,K326,云烟85等4个品种烟叶的色素、多酚化合物、烟草特有的亚硝胺含量及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等品质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与G28,K326,云烟85的烟叶比较,红花大金元品种的烟叶具有色素和多酚化合物含量高,烟草特有的亚硝胺含量低,化学成分协调,香气质好的品质特征.这些品质特征很可能和红花大金元的栽培和调制特性有关,应根据其栽培和调制特性,研究和确定相应的栽培调制技术,而不应试图改变其栽培调制特性.  相似文献   
12.
张树堂  段玉琪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654-10656
[目的]研究采收成熟度对烤烟糖含量及感官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考察了采收成熟度对烟叶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主要糖分含量的影响及糖分含量与烟叶感官品质的关系,设置了4种采收成熟度处理的田间试验.[结果]试验表明,4种水溶性糖分中,以葡萄糖所占比例最大,为33% ~40%;果糖次之,占32% ~ 38%;蔗糖较低,占20% ~ 27%;麦芽糖最低,占5%~8%;口感及评吸总分与果糖、葡萄糖、蔗糖、总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以下部叶移栽后(70±3)d,中部叶移栽后(90±4)d,上部叶移栽后(125±5)d采收的处理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和感官品质较好.[结论]研究可为烤烟不同部位选择适当的采收成熟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烤烟可溶性糖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4种采收成熟度处理,对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烤烟可溶性糖及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时间的推迟和成熟度的提高,总糖、还原糖及淀粉的含量逐渐增加,达到某一高点后,随着烟叶的衰老及合成能力的下降,总糖、还原糖及淀粉的含量又降低.烟碱含量也是随着采收时间的推迟和成熟度的提高而逐渐增加,特别是当烟叶生长时间过长,成熟度过高时,烟碱有较大幅度增高.在4种水溶性糖分中,葡萄糖占比最大、为33%~40%,果糖次之、占32%~38%,蔗糖较低、占20%~27%,麦芽糖最低、占5%~8%.综合分析烟叶的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及感官评吸质量,可作出如下结论:下部叶栽后70(±3)d,中部叶栽后90(±4)d,上部叶移栽后125(±5)d采收的处理为优;上部5~6片烟叶一次性成熟采收的成熟特征是,顶部l~3片叶面绿黄至淡黄,叶面落黄6~8成,主脉变白2/3以上,叶面黄色程度接近顶4~6叶,栽后120~130 d.  相似文献   
14.
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叶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茂建  李成杰  蔡寒玉  朱卫星  张树堂  李兰周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58-12060,12063
[目的]为进一步改善上部烟叶质量,提高上部烟叶在高端卷烟品牌中的使用率。[方法]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采收方式对顶6片烟叶叶绿素含量、含水率及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顶6片叶一次性采收,烟叶外观质量、中等烟比例和感官评吸效果较分次采收有明显提高,内在化学成分更趋于协调;采收时烟叶叶绿素含量较分次采收有所下降,且烟叶部位越高,下降幅度越大;上等烟比例、产量较分次采收有所下降;采收方式对采收后鲜烟叶含水率及烟叶均价影响不大。[结论]顶6片烟叶一次采收能提高上部烟叶质量,但经济效益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原子吸收法、氟电极法及火焰光度计法,对天津市某牧场病牛的骨骼、尿液、饮水、饲料、饲草及该场的土壤进行了钙、磷、氟、铜、钴等元素的测定;并筛选出生滑石粉对其进行了防治。结果表明:该场奶牛患有慢性氟中毒病,用生滑石粉进行防治,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白肋烟KY171和TR Model自然凉制过程中电导率、水分活性、叶片重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2个品种变化规律相同。电导率在采收后的 0~ 2 1d逐渐升高 ;2 1d达到最高值 ,其后趋于平稳KY171的叶片水分电导率在各阶段都高于TR Model。水分活性在采收后的 0~ 7d变化不大 ;采收后的 7~ 2 1d ,KY171和TR Model中脉水分活性下降较小 ,而叶片水分活性有显著降低 ;采收后 2 1~ 3 5d ,二者的中脉水分活性逐渐下降。叶片重量在采收后 0~ 2 1d呈现逐渐下降趋势 ,随后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烤烟调制过程中果糖含量的变化规律,采用不同的调制工艺对烤烟下部、中部和上部适熟烟叶进行调制,比较不同部位烟叶果糖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探索不同调制工艺对烟叶果糖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叶果糖含量在调制前较低,调制后升高;不同部位烟叶间果糖含量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随着调制进程的推进,烟叶果糖含量逐渐增加,在调制36~84 h(即变黄后期—定色期)不同部位烟叶增幅不同,差异较大;在当地调制工艺的基础上,变黄期延长12 h有利于烟叶果糖含量的增加,定色期和干筋期延长12 h的影响较小;烤后烟叶果糖含量越高,其评吸质量表现越好,越利于卷烟原料需求。因此,建议适当延长变黄期调制时间,使烟叶中的果糖更进一步转化,以提高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不同烘烤设备及其配套烘烤工艺对烟叶淀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用云南主要的两种烘烤设备及其配套烘烤工艺,烘烤红大和K326品种的上、中、下3个部位同质烟叶,测定烤前、烤中、烤后的烟叶淀粉含量,并对初烤烟叶进行评吸鉴定。结果表明,云烟2000型烤房及其配套烘烤工艺比普通立式炉烤房及其配套烘烤工艺极显著地降低了烟叶的淀粉含量,从整体上一定程度改善了烟叶的评吸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不同电机功率和风机风量对密集烤房主要性能和烟叶烘烤质量的影响,探索适宜云南密集烤房的风机风量及其电机功率,设置了处理1:电机功率0.85kW,风量9000m3/h,全压60Pa,转速960r/min;处理2:电机功率1.2kW,风量12000m3/h,全压140Pa,转速1440r/min;处理3:电机功率1.5kW,风量为19000m3/h,全压200Pa,转速1440r/min3种循环风机处理。进行3种不同循环风机处理的密集烘烤对比试验,测定不同处理密集烤房的温差、风速与风量分布、烘烤时数、耗煤耗电量;烤后烟叶的上、中等烟比例、均价、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结果表明:随风机功率和风量的增加,烤房底层和顶层的平面温差及平均垂直温差逐渐减小,烤房后部和前部的风速和风量差异减小;烘烤时间为处理3(183h)>处理1(181h)>处理2(173h);平均耗煤量和耗电量也随着电机功率和风机风量的增加而增加;3种风机处理的烤后烟叶,以处理2的上等烟比例最大,均价最高,经济效益最好,评吸质量也是处理2最好。综合分析,目前云南推广使用的密集烤房,以处理2的风机为宜。  相似文献   
20.
一次性采收上部烟叶的成熟度及成熟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验证上部烟叶一次性采烤对提高上部烟叶成熟度和品质的作用,确定适合云南省实际的一次性采收上部烟叶的成熟度特征和标准,设置了移栽后105±5 d、115±5 d、125±5 d、130±5 d等4种一次性采收上部烟叶的成熟度处理,进行一次性采烤上部烟叶成熟度及成熟特征与提高上部烟叶成熟度和品质关系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顶部1~3叶叶面绿黄至淡黄,叶面落黄60%~80%,主脉变白2/3以上,叶面黄色程度接近顶4~6叶,栽后120~130 d,叶绿素相对含量值(SPAD值)为20~30,而且顶2叶和顶5叶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值(SPAD值)没有显著差异时,就是云南一次性采收上部烟叶最佳的田间成熟度和成熟特征。此时采烤的烟叶,外观质量好,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感官评吸质量改善,工业可用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