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0篇
  1篇
综合类   37篇
园艺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几种林分类型火险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几种林分类型火险状况的研究王得祥,张景群,朱德兰,杨万平(西北林学院)林分火险实际上由时间和空间火灾危险水平构成,前者与环境因子变化有关,而后者则与森林特性、立地条件有关。为了明确任一林分本身所具备的火灾危险性大小,许多学者围绕可燃物类型划分,可燃物...  相似文献   
62.
63.
一、引言化学灭火剂用于森林防火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有关化学灭火剂灭火作用的机制研究,在国外已做了大量工作。如George和Susott用硫酸铵和磷酸铵处理纤维素,从热解和燃烧两个方面来研究,Batorewicz和Hughes用氧指数测定仪对作用机制的研究。特别是Sein——Satonako和Masatoshi Wada在热分解反应的流动系统中,对纯的磷酸氢二铵和硫酸铵进行差热分析,得出了磷酸氢二铵和硫酸铵的热解反应途径,为研究这两种化学灭火剂的灭火机制提供了可靠依据。六十年代以来,从事森林化学灭火药剂研究的专家和学者,对化学灭火药剂的化学作用机制研究较多,并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各种作用途径,然而,详细地探讨药剂的哪些成份对可燃物的哪些组分起作用报导甚少。为了提高化学灭火药  相似文献   
64.
针对凤凰山现状及城市绿地发展需要,应用园林与生态景观规划原理和方法,以延安特有的红色文化为指导,对凤凰山城市山地公园进行分区规划布局研究。根据研究地块现状及功能需求将其划分为生态治理区、景观建设区、观光游览区、科普自然教育区、休闲游憩区5个区域。在文化造园、系统保护、因地制宜、功能多样的基础上,力求将凤凰山城市山地公园打造成为具有延安特色的绿色景观窗口与城市绿肺。  相似文献   
65.
黄土高原两种人工林幼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定量评价黄土高原侧柏、刺槐人工幼林碳汇能力,对黄土高原8年生人工侧柏林和刺槐林林地土壤、生物量和有机碳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并与对照荒地比较,结果表明:8年生侧柏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49.312t.hm-2,其中土壤为41.510t.hm-2、乔木层为4.782t.hm-2、灌木层为0.350t.hm-2、草本层为1.520t.hm-2、凋落物层为1.150t.hm-2,其碳库空间分布序列为土壤乔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灌木层;8年生刺槐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62.917t.hm-2,其中土壤为43.610t.hm-2、乔木层为16.417t.hm-2、灌木层为1.360t.hm-2、草本层为0.690t.hm-2、凋落物层为0.840t.hm-2,其碳库空间分布序列为土壤乔木层灌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与对照荒地相比,侧柏林和刺槐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增加0.222t.hm-2和13.827t.hm-2,总碳增汇率分别为0.45%和28.17%。  相似文献   
66.
黄土高原刺槐人工中龄林土壤碳汇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黄土高原26年生人工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为对象,在调查了5个样地和测定125个碳含量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林后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变化特征与造林对土壤碳增汇的效应。结果表明:在研究的0~80cm土层范围内,26年生刺槐林林地土壤有机碳密度(4.093 kg.m-2)与荒地(4.533 kg.m-2)相比,减少了0.440 kg.m-2,说明黄土高原荒地刺槐造林不能提高土壤有机碳密度。对土壤分层研究表明:荒山刺槐造林明显改变了原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表现为:在0~10 cm土层范围,有机碳密度显著提高(33.4%);在10~30 cm土层范围内,有机碳密度则明显降低(45.5%)。通过土壤层中总有机碳密度的研究显示,由于根系有机碳不断积累,林地总有机碳密度(5.214 kg.m-2)比荒地(4.688 kg.m-2)明显增加,土壤中总碳增汇率为11.2%,说明黄土高原刺槐造林具有显著的碳汇能力。  相似文献   
67.
兴平沿渭农业生态旅游开发SWOT分析及开发构想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SWOT方法,对兴平沿渭农业生态旅游开发进行调查和分析.表明兴平沿渭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优势明显,但也存在一定的劣势,机遇和挑战并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该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合理建议,旨在为兴平沿渭农业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开发、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兴平沿渭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旅游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8.
40种乔木8种灌木燃烧性的R-Ⅲ方程计算与分类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应用包含发热量、含水率、燃点和水分蒸发力4个因子的R-Ⅲ方程,对40种乔木,8种灌木鲜可燃物完全燃烧的净放热量进行计算并分类表明,燃烧性强(净放热量>5822 kJ)的植物有16种,燃烧性中等(净放热量为3590~5822 kJ)的有19种,燃烧性差(净放热量>3590 kJ的有13种。燃烧性差的植物是山杨(P.davidiana),青榨槭(A.davidii),光皮桦(B.luminfera),青NFDA3(P.wilsonii),漆树(R.verniciflua),旱柳(S.matsudana),化香(P.strobilacea),毛白杨(P.tomentosa),山楂(C.prinnatifida),山桐子(I.polycarpa),核桃(J.regia),白玉兰(M.denudata),女贞(L.lucidum),以上树种可作为防火林带的备选树种。  相似文献   
69.
木本植物燃烧过程的热能平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森林可燃物预引燃气需最小能量的基础上,经进一步对燃烧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木本植物燃烧的热能平衡方程。并对14种木本植物试样在同一标准下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燃烧过程的热能平衡方程可应用于植物燃烧性评判;各森林类型的火级评定以总体平均含水率,细小可燃物总载量为优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