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3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利用与市场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利用、抗虫性与抗虫效果、经济性状、产量构成、纤维品质等进行了分析,在特征特性、经济效益、现实意义等方面与常规棉进行了比较,展望了转基因抗虫棉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
为了以点带面,把测土配方施肥的效果更为直观地展示给棉农,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迅速推广,于2012年在湖北省公安县开展5处理3次重复的棉花测土配方施肥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复混肥处理的籽棉产量为4272.4kg/hm2,比测土配方单质肥处理,习惯施复合肥处理、习惯施单质肥处理和空白对照分别增产14.3%、4.1%、16.3%和67.2%;测土配方复混肥处理的产投比达7.6,比其他处理高2.3~2.5。  相似文献   
23.
麦后移栽棉生产现状及技术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时湖北省有代表性的三市五县(市区)十乡镇18户农户麦后移栽棉生产情况的调查研究,摸清了麦后移栽棉的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与技术成因;针对麦后移栽棉生产的关键技术难题,在近两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24.
本研究以黄萎病抗性差异显著的海岛棉品种海7124(H)和陆地棉品种Hm-40(L)为材料,进行海岛棉与陆地棉的相互嫁接,获得4种嫁接组合:海岛棉做砧木的海陆嫁接组合(LH),海岛棉自嫁接组合(HH),陆地棉为砧木的海陆嫁接组合(HL)和陆地棉自嫁接组合(LL)。通过黄萎病菌诱导后,观察4种嫁接组合棉苗对黄萎病菌的抗性及生理指标变化。结果显示,4种嫁接组合对黄萎病抗性依次是LH>HH>HL>LL,各嫁接组合棉苗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但抗病性越强SOD活性越高即LH>HH>HL>LL;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但抗病性越强升高速度越快且峰值越高即LH>HH>HL>LL;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且抗病性越强,CAT活性升高越快且活性越高即LH>HH>HL>LL;丙二醛(MDA)含量升高,且抗病性越强MDA含量越低即LH相似文献   
25.
在江汉平原棉区对13个抗虫杂交棉品种进行了产量鉴定试验,从结铃性、铃重、衣分和产量等几方面进行评价,初步筛选出产量优势明显的抗虫杂交棉品种6个。  相似文献   
26.
湖北省棉花产业链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论述了湖北省棉花产业链的发展现状、技术基础、产品与技术需求变化,分析了湖北省棉花产业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棉花产业链发展的技术重点和今后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7.
移栽地膜棉生态生物学效应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移栽地膜棉的增产机理是“增温、增光、保肥、调墒”,重点是利用好增温、增光的有利条件,延长有效开花结铃期。其生长发育特点是“生育早、发棵快、果节多、有效开花结铃期长、容易早衰”,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移栽地膜棉可增产1~2成,是继80年代直播改移栽以来的又一次重大的栽培技术改革,显示了大幅度增产的潜力。本文总结了移栽地膜棉的生态生物学效应及相应的栽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28.
本文在简要分析了在当前析花生产形势和移栽地膜棉发展前景的基础上,概括了发展移栽地膜棉应注意的七个技术策略,表明在新形势下,只要抓住棉花生产的主要环节,合理间套,科学管理,完全可以实现棉田高产优质高效,棉农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29.
2003年湖北省棉花生产景气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80户棉农的生产景气调查表明,和2002年相比,2003年棉花种植面积增加14.77%,单产下降17.90%,总产基本持平,成铃数的减少对单产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单铃重的下降,衣分率的影响较小。棉花价格上涨68.42%,每公顷棉田经济效益增加4 196.29元;异常的灾害性气候导致棉花单产和生产品质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0.
我国转基因棉花育种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我国转基因棉花育种技术 ,包括农杆菌介导法和花粉管通道法 ;概述了选育的转Bt基因抗虫棉、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及转基因抗病虫棉的优系材料 ;对转基因抗虫棉的特征特性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展望了转基因棉花育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