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6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35篇
林业   290篇
农学   302篇
基础科学   136篇
  153篇
综合类   1508篇
农作物   195篇
水产渔业   110篇
畜牧兽医   786篇
园艺   327篇
植物保护   13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278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51.
为研究荚膜在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基因敲除技术构建禽P.multocida C48-3株荚膜多糖输出蛋白基因hexABC的缺失突变株,并以小鼠为动物模型检测荚膜缺陷对细菌毒力的影响。PCR、RT-PCR和DNA测序结果均表明253 bp的hexC基因下游序列、798 bp的hexB基因全序列和290 bp的hexA基因上游序列完全被四环素抗性基因替代,表明构建了基因敲除突变株C48-3ΔhexABC。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突变株荚膜合成能力缺失,对小鼠的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突变株毒力基本丧失。本研究获得的无荚膜突变株为进一步研究禽P.multocida的致病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52.
研究了杂种披碱草-圆柱披碱草×披碱草(简称Y×P)和披碱草×肥披碱草(简称P×F)及亲本-披碱草,肥披碱草和圆柱披碱草的产量和品质特性。结果表明:Y×P的干草产量为9168.75kg/hm2,比亲本提高46.8%~52.0%,P×F的干草产量为8223.15kg/hm2,比亲本提高18.3~40.7%;两个杂种披碱草叶量较为丰富,茎叶比均显著低于母本。杂种Y×P的营养成分均不同程度的高于其亲本。杂种披碱草在产量和品质特性方面均表现出较高的杂种优势,其中Y×P的杂种优势高于P×F。  相似文献   
953.
采用盆栽法,测定连续水分胁迫下芨芨草、印度落芒草、克氏针茅3种牧草苗期的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丙二醛含量5个抗旱生理指标,以综合评价3种牧草的抗旱性。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在连续水分胁迫下,叶片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都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针茅族这3种牧草的苗期杭旱性按照从强到弱依次为:芨芨草〉印度落芒草〉克氏针茅。  相似文献   
954.
~(60)Co γ射线辐照对海雀稗愈伤组织植株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海雀稗品种Adalay(Paspalum vaginatum Sw.cv.Adalay)的颗粒状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研究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对愈伤组织绿苗分化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显示,辐照剂量在20~50Gy时,辐照处理的愈伤组织分化绿苗的频率从94%左右降至85%;剂量在60~80Gy时,愈伤组织的绿苗分化率从76%左右降至30%左右,相对植株再生率从44.5%降至8.7%。60Gy为辐照处理海雀稗颗粒状愈伤组织的适宜剂量,辐照处理的愈伤组织在附加BAP2.0mg/L的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上,绿苗分化率在76%左右,分化的绿苗转到附加NAA0.5mg/L的生根培养基上,相对植株再生率为44.5%。SRAP分子标记测定结果显示,特异性SRAP标记与体细胞辐照诱变突变体相关。本研究建立起海雀稗体细胞60Coγ射线辐照诱变技术,为在细胞水平上开展海雀稗辐照诱变育种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955.
黄河三角洲垦利县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依据垦利县生态环境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生态环境敏感性理论,选取了植被覆盖度、地下水矿化度、潜水埋藏深度、土壤质地,地貌类型5个生态敏感性因子。在GIS技术支持下,对垦利县生态敏感性进行了单因子评价,采用专家打分法获取各指标权重,指数和法计算评价单元环境敏感度。结果表明,垦利县敏感性程度的面积与空间分布规律为:极度敏感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和一般敏感区,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7.4%,25.7%,26.0%和10.9%。在总体分布上从西南向东北,随着黄河向渤海的延伸,敏感性程度逐渐增加。评价结果可为垦利县生态环境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6.
以橡胶树树叶为试验材料,用0 (CK)、0.01、0.02、0.04、0.08g/L浓度的钼酸铵连续喷施叶面3d,探究橡胶树乳胶中过氧化氢(H2O2)含量、树叶中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 表明:0.01g/L钼酸铵处理时,乳胶中H2O2含量、树叶中H2O2和MDA含量均处于最低值,且低于CK...  相似文献   
957.
6种杀虫剂对葡萄透翅蛾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用2%阿维菌素乳油具有最佳的防治效果,速效性好,药后第1天的相对防效为85.45%,持效期也较长,药后第7天的相对防效仍维持在90%以上,其次施用55%氯氰·毒死蜱乳油防效较好,能有效防止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对徐州地区葡萄生产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58.
分别采用离体叶片菌丝块接种和盆栽百合孢子液喷雾方法测定了3个杂交系的8个百合品种对灰霉病的抗病性.离体菌丝块接种试验表明:供试的8个百合品种中无免疫品种,都受灰霉病菌的侵染,在同等发病条件下亚洲百合杂交系的3个品种发病均较快,其中以底特律品种发病最快;粉红珍珠、素雅、蒙娜丽莎品种的病害发展较为缓慢.8个百合品种对百合灰霉病的抗病性存在显著差异,底特律品种为高感品种,橘色小精灵品种为中感品种,其他品种均属于中抗品种.活体盆栽试验的鉴定结果与离体试验不一致,在活体盆栽试验条件下,底特律品种被鉴定为中抗品种,粉红珍珠品种为高感品种,橘色小精灵、亚洲丁和素雅品种为中感和中抗品种,蒙娜丽莎、御马和全星品种为高抗品种.  相似文献   
959.
科尔沁差巴嘎蒿根系分布规律与土壤水分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生长在科尔沁大青沟两侧台面上的差巴嘎蒿为研究对象,采用整株挖掘的方法,研究差巴嘎蒿根系分布的规律。结果表明:差巴嘎蒿根系垂直分布深度为0~90㎝,其中0~30㎝的土层中根系分布最多,占根系总长度的85.74%,水平方向上表现为近密远疏的趋势;整体上根系呈主根型分布,形态上呈"伞"型分布。差巴嘎蒿根系分布与土壤水分密切相关。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大,但根系长度、生物量及密度均逐渐降低,两者呈负相关关系,其中根长平均变化率-12.61%、根生物量平均变化率-29.07%,均大于土壤含水量平均变化率7.92%,但比根长却与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关系,且比根长平均变化率7.58%与土壤含水量平均变化率7.92%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960.
19%氟酮磺草胺SC防除机插秧稻田杂草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氟酮磺草胺SC对机插秧水稻安全,对禾本科杂草稗,阔叶杂草鳢肠、丁香蓼,莎草科异型莎草均有很好的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