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8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01.
党的十七大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地位,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新的路线要求。如何发展现代农业,农技推广部门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现代农业,为现代农业服务,现结合安康实际,提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2.
通过 1 996~ 1 999年在 4 0个检疫性斑潜蝇监测点的调查研究 ,摸清了南美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在贵州的发生分布 ,并结合其发生为害情况和地理环境等 ,将南美斑潜蝇的发生为害划分为 4个发生区 ,即黔西南、黔南、黔中重发生区 ;黔中、黔东南中等发生区 ;黔北、黔东轻发生区 ;黔西北零星发生区。将美洲斑潜蝇的发生为害划分为 3个发生区 ,即黔中重发生区 ;黔北、黔东、黔南及黔西南中等发生区 ;黔西、黔西北轻发生区。为检疫性斑潜蝇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3.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由真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侵染马铃薯引起的毁灭性病害,是马铃薯最严重的病害之一。马铃薯晚疫病在贵州省马铃薯种植地区均有发生,在多雨、气候冷湿、适于疫病发生和流行的地区和年份,发生较重,受害马铃薯提前枯死,一般减产20%~40%。为了寻找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高效低毒药剂。  相似文献   
104.
关于加强安康蔬菜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忠民 《长江蔬菜》2010,(19):49-52
蔬菜是人民日常生活必需品,它不仪是市长负责制“菜篮子”工程,也是农村经济增长点和农民稳定增收的重要途径。加强蔬菜产业建设既是丰富市民“菜篮子”,稳定市场菜价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5.
一、建立健全检验组织,提高检验人员素质种子检验是一项政策性、时间性强,技术要求严格的工作,必须建立一个人员素质较高,人员趋于稳定又有权威的组织机构。才能保证种子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各级种子部门可根据各自的职责范围及权限分设检验机构。一是县种子管理站设检验股,配备专职人员代表政府执行质量管理工作。二是各县  相似文献   
106.
黄姜茎基腐病是黄姜生产的主要病害 ,若不及时防治 ,减产达 5 0 %左右 ,在发病初期 (5~ 6月 )用 2 .5 %适乐时 5 0 0倍液 ,5 %绿亨杀菌王 1 0 0 0倍液灌根 ,对茎基腐病有较高的防治效果 ,可控制茎基腐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7.
稻水象甲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害虫,在贵州稻区为害面积逐年加大,局部地区暴发成灾。防治稻水象甲重点在于越冬代成虫的防治。为明确越冬代成虫的卵巢发育进度,进而确定田间的最佳防治时期,从2015年4月13日开始,针对迁入水稻秧田期的越冬代成虫采用定期解剖卵巢的方法,确定卵巢的发育程度和产卵期。结果表明,4月20日100%的稻水象甲进入产卵期。建议在此之前开展田间防控。  相似文献   
108.
安康地区玉米粗缩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5月下旬白河县首次发生玉米粗缩病,并暴发成灾,发生面积之大,危害之重,为安康地区历史上所罕见,给玉米生产造成很大损失.据调查全区有8个县市发生,面积达6 667hm\+2,病株率高达20%~95%,减产 10%~30%,部分地块绝收.  相似文献   
109.
110.
为明确水稻害虫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的取食习性,系统调查了稻水象甲在贵州省中部地区的取食植物种类,并测定了越冬成虫取食起始温度,分析了取食斑大小和取食斑数量与根部幼虫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稻水象甲成虫可取食66种植物,其中禾本科48种、莎草科13种、黑三棱科1种、美人蕉科1种、百合科2种、天南星科1种;根据稻水象甲的取食和生活习性,将这些植物划分为寄主植物、喜食植物和可取食植物,分别有4种、51种和11种。在全黑暗和全光照的条件下,稻水象甲越冬成虫取食虫数均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升高,其50%越冬成虫开始取食的温度分别是15.3℃和11.9℃。不同地点的稻水象甲越冬成虫的单个取食斑长度、宽度和面积均无显著差异。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取食斑数量与取食斑长度之间以及取食斑长度与取食面积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取食斑数量与根部幼虫数量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