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园艺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糙米食品及其加工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崟  孙健  陶娜  周展明 《粮食储藏》2006,35(3):46-50
糙米的营养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为了充分利用糙米中的营养物质和改变糙米可食性差的缺点,开发了各种各样的糙米食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开发或正在研究开发的10种糙米食品,为研究开发糙米食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本文着重分析了春小麦叶面积系数对产量的影响,并探讨提高叶面积系数以提高群体净光合效率的措施。通过不同密度的比较试验,测定了小麦各个发育阶段的叶面积系数和不同群  相似文献   
23.
为了明确抗生素对鸡肉风味的影响,试验以固始鸡为材料,采用放养和笼养2种模式比较了添加抗生素(有抗组)与不添加养殖的鸡肉中挥发性风味组分的差异。结果表明:2种饲养模式得到的鸡肉风味物中含量较高的均为酮类和醛类;放养模式下,有抗组和无抗阻鸡肉中醛类物质的含量差异不显著,而酮类和呋喃类显著差异;而笼养模式下,有抗组和无抗阻鸡肉中醇类及醛类物质含量显著差异;同时,无抗饲养时,放养组所含挥发性化合物的总量为(88.768±1.846)%,比笼养组提高了30.6%。  相似文献   
24.
为了准确检测肉的pH值和正确判断肉的品质,以兔肉和羊肉为原料,分析了样品处理方法对其pH值测定结果的影响。通过比较绞碎和不绞碎兔肉和羊肉的pH值,发现绞碎兔肉和羊肉的pH值均显著(p<0.05)低于未绞碎兔肉和羊肉。绞碎羊肉的pH值显著(p<0.05)低于绞碎兔肉,但未绞碎羊肉的pH值显著(p<0.05)高于未绞碎兔肉。为了使肉的pH值更准确,应明确样品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5.
以2种不同大小的草莓茎尖分生组织为试材,进行组织培养,分别获得再生小植株并进行病毒检测,利用上述脱毒母株和农家自留种苗分别繁育匍匐茎子苗,研究了2种子苗的病毒发生率与果实品质,以期通过草莓脱毒试验为脱毒苗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草莓品种的病毒含量有差异,并且病毒外壳蛋白表达量与其核酸转录量一致。切取草莓匍匐茎约5 mm茎尖分生组织进行第一次脱毒,其部分再生小植株仍然携带了低浓度病毒。与之相比,再切取试管苗约0.5 mm茎尖组织进行第二次脱毒,其再生率虽然仅为31%,但是二次脱毒株均为无毒苗。利用已鉴定的脱毒母株和农家自留种苗分别繁育匍匐茎子苗,经过定植后发现2种子苗的病毒病发生率差异极显著。二次脱毒母株繁育的子苗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农家自留种苗(P<0.05),而可溶性总糖等品质参数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以0.5 mm茎尖分生组织为外植体进行草莓组织培养,可以获得优质的脱毒母株,相关研究成果有助于未来草莓良繁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6.
生产实习是食品专业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阐述了食品专业生产实习教学的重要性与意义,分析当前食品专业生产实习教学现状及当前生产实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对食品专业生产实习的改革与实践意见,以期为食品专业生产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大学生生产实习是普通高校验证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达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基于OBE工程教育模式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以成都大学为例分析了传统生产实习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从生产实习的组织到实习过程的监管,及成果检验等整个实习过程一系列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8.
食品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在防疫期间,做好食品安全抽检工作尤为重要。面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给食品安全抽样工作带来的严峻挑战,为了保障抽样工作人员健康安全,确保食品安全抽样工作的科学、有序、安全、畅通,本文分别从抽样方案制定、前期工作准备、实施抽样、样品流转等几个关键环节,梳理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疫对策,以期为疫情防控期间战斗在食品安全抽样工作一线的抽样人员,提供安全防护参考。  相似文献   
29.
我国的小龙虾养殖量逐年增加,2018年养殖量剧增至160万t。小龙虾的可食部分仅占体重的30%,食用小龙虾会产生大量虾壳等副产物。这些副产物具有较好的潜在利用价值。为了更好地综合利用小龙虾消费产生的大量副产物,本文以虾壳为例,主要对利用虾壳制备甲壳素的方法(酸碱法、微生物发酵法、离子液体提取法,以及几种新兴的预处理提取方法)进行了综合比较,并分析了小龙虾壳制备甲壳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我国小龙虾虾壳制备甲壳素工业化生产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小龙虾消费产生的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为有效控制食品安全事故和为政府决策提供借鉴,总结了2000-2010年媒体曝光的我国的"问题食品",并分析了其规律性,结果发现3类食品(乳制品、水产制品、肉制品)出现的安全问题最多;化学性因素是导致"问题食品"出现的主要原因;我国2010年发生的"问题食品"呈上升趋势;在浙江、上海等省(市)出现"问题食品"的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