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文章通过对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论坛发言稿的翻译实践,分析出农业文本中常见的多义词的词义翻译不精准、长句句式杂糅、语序和搭配错乱等机器翻译错误,并总结归纳出检查多义词的词义选择、重视长句的断句、运用翻译技巧调整语序和搭配等译后编辑策略.对机器翻译的农业文本进行译后编辑策略的归纳总结,可以帮助广大译员和农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农业文本中机器翻译容易出错的地方,更快地进行编辑和加工,提高翻译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22.
漳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重要举措之一,湖北省漳河灌区通过持续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项目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灌区内工程设施得到改善,抗灾减灾效益突出,节水效益显著增加,输配水能力和用水效率大幅度提高,供用水管理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水价改革稳步推进,灌区末级渠系试点建设积极开展,灌区环境得到美化,工业、生活供水安全得到切实保障,灌区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工程建设与管理明显规范,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本灌区开展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灌区建设与管理新思路,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3.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重要举措之一,湖北省漳河灌区通过持续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项目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灌区内工程设施得到改善,抗灾减灾效益突出,节水效益显著增加,输配水能力和用水效率大幅度提高,供用水管理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水价改革稳步推进,灌区末级渠系试点建设积极开展,灌区环境得到美化,工业、生活供水安全得到切实保障,灌区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工程建设与管理明显规范,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本灌区开展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灌区建设与管理新思路,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4.
25.
26.
应用目前市场上销售的6种农药,分别在原州区的清河镇大堡村和头营镇徐河村内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科研基地两个点进行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甲霜灵锰锌对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效果最好,在两个试验点的产量均为第一,分别比对照增产55.3%和20.4%,方差分析达到极显著水平。代森锰锌和克露对晚疫病的防治也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27.
马铃薯淀粉含量指标是马铃薯重要的加工品质之一。试验研究依马铃薯块茎大小、分段取样测量淀粉含量,采用相关回归分析法对马铃薯块茎大小与淀粉含量之间的关系做了初步的分析探讨。结果表明:无论是早熟品种、中熟品种还是晚熟品种。其块茎大小与淀粉含量协变关系的趋势极其相似:依块茎大小与淀粉含量之间的协变关系。可将其分为协变趋势明显不同的两个区段;当块茎大小在125g以下时.块茎大小与淀粉含量存在程度较高的正相关关系,即随着块茎的增大,淀粉含量亦随之增加,直线回归方程分剐为Y=7.47+0.0332X(早熟品种),Y=12.5+0.0244X(中熟品种),Y=7.87+0.056X(晚熟品种);当块茎大小在125g以上时,淀粉含量不随块茎大小而变化.仅由品种特征特性而决定。  相似文献   
28.
宁夏马铃薯原原种种薯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普遍推广,有效的控制其退化,特别是脱毒种薯在生产上的应用,不但减轻了病害,而且提高了产量,改善品质,为了提高原原种的产量和质量,节本增效,开展了多项生产技术研究即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原原种种薯生产的影响、试管苗和扦插苗生产原原种比较和生产马铃薯原原种蛭石铺覆厚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长调节剂(膨大素、矮壮素、多效唑三种)对马铃薯原原种种薯生产的影响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植株徒长,并起到增加产量和提高质量的作用,但施用多效唑的效果最佳;试管苗和扦插苗生产原原种比较试验表明,扦插苗单薯重比试管苗高36.27%,而试管苗的单株结薯数、单位面积结薯数、单位面积产量分别比扦插苗提高;蛭石铺覆厚度试验表明,合理的蛭石厚度对原原种的数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基础厚度6cm为界,低于6cm时在薯苗生长过程中,匍匐茎窜箭问题严重,高于6cm时匍匐茎窜箭问题有很大程度的改善,但在数量上却无明显提高,反而增大了投入,因此,基础蛭石厚度应以6cm为最佳。  相似文献   
29.
对种植密度和播期对马铃薯生产种种薯微型化生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增加密度、延迟播期,可使马铃薯单薯重降低,但不能使单株结薯数明显增加;在宁夏南部山区,进行生产种种薯微型化生产技术时,播期可推迟至5月中旬至6月上旬,种植密度可增至9.75万~12.00万株/hm2。  相似文献   
30.
旱地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以系统工程“黑箱”原理为依据,采用了四因素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方法,研究旱地马铃薯密肥最佳组合方案。结果表明:旱地影响马铃薯产量的因素依次是:氮肥〉磷肥〉氮磷肥配合〉农家肥〉密度。要想获得1500kg/667m。以上产量,密肥最优方案是:施氮肥5.42-5.85kg/667m^2,磷肥5.31~5.82kg/667m^2,农家肥1589-1896kg,种植密度3818-3959株/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