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1.
植物原色浸制标本制作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浸制标本制作多为单色保存法,通过对以往植物原色浸制标本制作方法的对比分析,找出1种可保存多种植物颜色的新型植物多色浸制保存液(AB液),其中A液为固定液,B液为保存液。研究发现,与常规配方相比,此保存液制作的植物标本可较好地保存各种植物颜色,且可避免使用有毒物质甲醛,而改用大蒜汁替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揭示不同植被下土壤腐殖质与镉(Cd)形态的关系,为控制复垦土壤中Cd的活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淮南市大通区煤矸石充填复垦区3种典型植被恢复模式下(模式A丁香+刺槐、模式B石楠+小巢菜、模式C臭椿+小巢菜)人工恢复7a的土壤,用tessier五步提取法和腐殖质修改法测定其Cd的化学形态及腐殖质组分,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讨复垦土壤中腐殖质与Cd的有效态间的相互作用。[结果](1)矿区复垦地C(臭椿+小巢菜)植被配置模式的土壤腐殖化程度较A,B模式高;(2)矿区复垦地C植被配置模式下Cd的可交换态含量显著低于其他2种配置模式;(3)矿区复垦区土壤中Cd的有效态与富里酸(FA)的含量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通过适宜的植被模式C(臭椿+小巢菜)调节复垦土壤腐殖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进而控制土壤镉的潜在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林下秸秆覆盖种植大球盖菇与坡面改造结合的方式对林坡地清水产流及持水保肥影响,为水源涵养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经济林下,利用秸秆覆盖种植大球盖菇技术,将其与按照坡度差异结合不同设定的坡面改造措施相结合,并在大球盖菇生长周期内对试验区的水质及土壤性质影响进行采样分析.[结果]小顺坡大横坡+秸秆覆...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给中国农业带来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国加入WTO后农业所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 ,提出了应采取的六条对策 :①树立与WTO规则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②面向国际市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③注重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④全面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 ;⑤加快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⑥深化改革现行农业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5.
绵羊铜缺乏症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践中,特别是在传统饲养羊时,经常发现饲料内缺铜,继则羊体内也缺乏铜,从而导致机体内物质代谢紊乱,消化过程和对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强度降低,生长发育停滞,生殖系统紊乱、出现不育、少胎、出生的羔羊衰弱、无生命力等病症。铜缺乏症又称低铜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缺铜是因饲料中铜含量太少,铜摄入不足,又称为单纯性缺铜症。主要表现为含铜酶活性下降及相关症状。继发性缺铜症是因饲料中可干扰铜吸收利用的物质如钼、硫等含量太多,即使铜含量正常,仍可造成铜摄入量不足,铜排泄过多,引起铜缺乏症。临床上以拉稀、神经脱髓鞘为主…  相似文献   
16.
绵羊铜缺乏症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践中,特别是在传统饲养羊时,经常发现饲料内缺铜,继则羊体内也缺乏铜,从而导致机体内物质代谢紊乱,消化过程和对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强度降低,生长发育停滞,生殖系统紊乱、出现不育、少胎、出生的羔羊衰弱、无生命力等病症。  相似文献   
17.
苦驴河上游小流域土壤侵蚀及其养分流失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定量分析苦驴河上游小流域土壤侵蚀及其养分流失特征,为巢湖上游小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遥感技术(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利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定量评估研究区土壤侵蚀及其养分流失状况,分析土壤侵蚀强度与坡度、高程和土地利用等因子的关系。[结果]①2018年研究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394.45 t/(km~2·a),主要为微度和轻度侵蚀。②土壤侵蚀强度与坡度呈明显的正相关,且随着坡度增加,强度及以上侵蚀的面积比例逐渐增加。同一高程范围内不同土地利用对土壤侵蚀程度影响不同,以各土地利用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表示为:未利用地[1 022.55 t/(km~2·a)]林地[655.04 t/(km~2·a)]旱地[285.78 t/(km~2·a)]水田[139.80 t/(km~2·a)]。③土壤养分流失与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趋势一致,土壤有机碳(SOC)、总氮(TN)、总磷(TP)平均流失量分别为3.66,0.27,0.07 t/(km~2·a)。[结论]苦驴河上游小流域土壤侵蚀及其养分流失受地形地貌影响显著,南高北低,南部丘陵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山林地和坡耕地是该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给中国种业带来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中国加入WTO之后种业所面临的形势,存在的主要问题,机遇及挑战,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稻—鸭—虾"生态种养模式水体中氮磷浓度及藻类生物量的变化进行研究,为控制稻田排水中氮磷引起的农业面源污染,改善稻田生态环境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对比"稻—鸭—虾"生态种养模式与常规种植模式,分析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差异及优越性,重点研究"稻—鸭—虾"的内在协同作用对水体中氮磷及藻类的变化影响。[结果]①相比于常规种植,"稻—鸭—虾"生态种养稻田水体中总氮(TN)、总磷(TP)含量分别减少32.43%和19.35%,且对初始灌溉水中TN,TP的去除率可达到38.7%和26.9%。②"稻—鸭—虾"生态种养可改变稻田水体中氮磷的形态,在水稻全生育期内,可溶性磷(DTP)和颗粒态磷(PP)比例更加稳定,而在水稻后期,稻田水体中有机氮(ON)比例显著提高。③"稻—鸭—虾"生态种养改善了水体中藻类植物群落结构,稻田排水中藻类生物多样性指数提高到2.34。④相比于常规种植,"稻—鸭—虾"生态种养中水稻的有效穗、穗粒数和结实率分别提高了4.83%,5.28%和2.84%,稻米中蛋白质含量增加了8.15%,显著提高经济效益。[结论]相比于常规种植,"稻—鸭—虾"生态种养既能有效减少稻田水体中N,P含量,增加水体稳定性,又能提高水稻的有效穗、穗粒数和结实率,增加了经济效益,且并未带来重金属污染风险,是值得推广的大田种养技术。  相似文献   
20.
2021年9月,济南市章丘区发现一例人皮肤炭疽病例。为给炭疽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通过现况调查和实验检测,展开了畜间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致病因素。结果显示:患者饲养羊群未出现羊只异常死亡现象,对全区牛羊养殖场户、屠宰加工场点和来源养殖场进行累积排查,均未发现疑似病例;利用荧光PCR检出核心区4份炭疽核酸阳性环境样品,其余血样及其他环境样品全部为阴性。调查结果表明,本次暴发是一起自然疫源引发的人间皮肤炭疽疫情,患者割草时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是感染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议加强历史疫源地人兽共患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