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5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林业   144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246篇
  91篇
综合类   807篇
农作物   64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326篇
园艺   65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98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21.
为了探究内源乙烯与蓖麻性别的关系,以蓖麻雌性自交系 YC2-S 及其姊妹两性自交系 YC2-F 为材料,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时期叶片内源乙烯释放率的变化。 结果表明院从三叶期到开花期,雌性系内源乙烯释放率呈 倒野S冶型变化,即从三叶期的 137. 9 滋L/ kg 窑 h下降到五叶期的 17. 5 滋L/ kg 窑 h,然后缓慢上升,现蕾期达到 40. 9 滋L/ kg 窑 h,开 花期再降至 26. 9 滋L/ kg 窑 h;两性系呈野U冶型变化,即从三叶期的 149. 8 滋L/ kg 窑 h下降到五叶期的 18. 4 滋L/ kg 窑 h,然后持 续上升,到开花期达到 226. 3 滋L/ kg 窑 h。 二者在六叶期以前没有差异,六叶期后,前者先升后降,后者持续上升,现蕾期 差异显著、开花期差异极显著。 证明乙烯是蓖麻性型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2.
探索了光照和土壤盐分条件对金叶接骨木和紫叶风箱果叶色变化的影响,分析了这两种植物叶片中叶 绿素( chl ) 及类胡萝卜素( car ) 含量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院遮光处理下,金叶接骨木在 20 d后叶色转绿,chl (a+b)与 car 含量的比值为 3. 1颐1,远高于处理第 1 d 的比值 1. 2颐1;紫叶风箱果在 50 d 后叶片呈现绿色,chl (a+b)与 car含量的比 值为 3. 4颐1,远高于 6月的比值 2. 3颐1,表明遮光处理均会影响金叶接骨木和紫叶风箱果的叶色表达。 在正常园林管 理、中盐土壤、高盐土壤这 3 个不同盐分的处理下,金叶接骨木 chl a含量随着盐分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叶色呈金黄 色;紫叶风箱果在中盐处理与正常园林管理下的各色素值变化趋势一致,而经过高盐处理后,chl a明显增加,部分叶 片枯萎呈黑色。  相似文献   
123.
苦楝种源间种子发芽变异的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8 个省份 36个种源的苦楝种子进行场圃发芽试验,观测苦楝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并分析其地理变 异规律。 结果表明,发芽率和发芽势在种源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36 个种源平均发芽率为 59. 5% ,平均发芽势为 40. 3% 。 发芽性状表现较好的种源是江西赣州、于都、遂川,云南麻栗坡和西畴,福建漳平以及广东恩平;表现较差的 是海南、云南勐腊和罗平,贵州兴义以及福建永安等种源。 发芽率、发芽势随采种点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逐渐增加,且 发芽时间相对集中。 聚类分析将 36个种源聚为 5类,相同或相邻物候区的种源大多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124.
检测血中钙、磷以及羟脯氨酸的含量对于奶牛骨营养不良症的发病机理和防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河北北部围产期奶牛血清钙、血清磷以及血清游离羟脯氨酸变化规律的监测、揭示围产期奶牛血清游离羟脯 氨酸监测对骨营养调控作用机理、探讨骨营养不良症的早期诊断的新途径、在骨未发生变形和临床无明显可观症状 之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为防治奶牛围产期营养不良症的预防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5.
为了解早期分级筛选对加州鲈和乌斑的生长及水质影响、用网箱将加州鲈(3. 15 依 0. 12 cm)和乌斑鱼苗 (1. 59 依 0. 08 cm)3次分级培养、每次分级将试验鱼按规格大小分成 3个密度培养 7 d。 结果发现、经过 21 d的分级培 养、两种鱼体质量和全长随密度增加而降低、但差异不显著;乌斑成活率随着分级培养显著提高。 加州鲈和乌斑的整 齐度随分级显著提高、体长变异系数平均值却随分级下降、并且差异显著。 经过分级培育、饲养水体中氨氮、总氮和 亚硝酸水平显著升高、总磷指标也随分级升高、并且差异显著。 结果表明、早期分级培养有助于提高加州鲈和乌斑鱼 体规格齐整性、并让乌斑的成活率提高 21. 92% 、但对加州鲈的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6.
油菜小麦兼用型气力式精量排种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长江流域油菜与小麦播种期相邻,为提高播种机具的利用率,设计了一种油菜小麦兼用型气力式精量排种器,提出了一种小麦排种盘内表面嵌入导种条以提高充种率的新型结构。确定了该排种器的工作原理及其主要结构与性能参数,试验研究了排种性能指标与排种盘转速、吸种区负压、投种区正压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该排种器能满足油菜和小麦兼用排种的功能;在小麦排种盘内表面嵌入导种条可使平均合格指数相对提高27.31%,平均漏播指数相对降低25.86%;当排种器转速、吸种区负压、投种区正压分别为18 r/min、-2 200 Pa、400 Pa时,油菜精量播种合格指数为90.02%,漏播指数为2.59%;当排种器转速、吸种区负压分别为15 r/min、-2 300 Pa时,小麦精量播种合格指数为90.62%,漏播指数为2.96%。田间试验表明:该排种器播种精度高,可满足油菜和小麦种植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27.
根据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原则、对东江源头区野猪-沼-果-鱼冶系统开展了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为目标 的分析研究、明确了系统各环节控源、减排、净化的技术要求、制定了技术规范、以期为在南方丘陵地区大力推广 野猪-沼-果-鱼冶生产系统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8.
基于 VSM 的农机作业精益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机作业正向社会化服务迈进、农机作业组织呈现数量增长快、服务方式多、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 提高的特点;但也存在由于服务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不规范等因素造成的服务水平低、服务收益波动大等问题。 为 了规范农机作业过程管理、提高作业绩效、应用基于活性系统模型(VSM )的组织设计方法、将多种精益管理手段和 方法引入农机作业服务管理中、构建了面向农机作业服务精益管理的活性系统模型。 案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 用于指导我国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实施精益管理的组织结构设计和运作诊断。  相似文献   
129.
130.
根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1998年12月发布的《被引文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中,《福建林学院学报》在全国4000多种科技期刊中被引频次位居第232位,在全国数10种林业科技期刊中名列第4名,在全国11种林业高校学报中名列第2名;在“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