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牛尾菜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褐变现象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幼嫩叶片、顶芽及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外植体、消毒时间、抗氧化剂预处理、褐化剂以及不同培养基组合等对外植体褐变控制的效果.结果表明,嫩叶、顶芽及茎段的褐化率均随着0.1%升汞溶液消毒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而诱导率和污染率不断降低,最佳外植体为顶芽,消毒时间为10 min,诱导率达70.0%.采用3种抗氧化剂预处理20min,均可抑制顶芽褐化,强弱表现为PVP>Vc>Na2S2O3,Vc溶液可以加快侧芽的萌动及生长.3种抗褐化剂对茎段褐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以0.3%AC抗褐化效果最佳,茎段未发生褐化,侧芽生长最好.在不同激素配比培养基中,随着6-BA和NAA浓度的提高,外植体发生褐化时间呈现提前的趋势,以MS+6-BA 2.0 mg/L+NAA 0.2 mg/L培养基中的外植体诱导率最高,为63.4%.此外,相对于基本培养基MS、1/2MS,在低无机盐离子浓度WPM基本培养基中,外植体褐化的时间有所推迟,可减缓外植体褐化程度.因此,适宜的外植体、消毒时间、抗氧化剂、抗褐化剂、激素组合配比和基本培养基,可以有效控制牛尾菜的褐化,提高诱导率.  相似文献   
32.
铁皮石斛组培苗规模化栽培成功的关键环节即其驯化问题。研究表明,通过采用高架种植畦采驯化铁皮石斛组培苗,从驯化前的准备工作、驯化季节和方法、驯化管理、驯化苗的移栽4个方面进行操作管理,可以获得95%以上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33.
综述了铁皮石斛新品种桂斛1号的生物学特性、产量、品质和抗病性等,并从基质选择、种植密度、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等方面介绍其栽培管理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施用不同形态外源硒对铁皮石斛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半年生、一年生和二年生的铁皮石斛苗为试材,采用施用外源硒肥的方法,每隔1个月采样1次后再进行喷施,连续喷施6次,在半年时间测定各处理铁皮石斛鲜条的总硒值.研究了不同形态外源硒(液态硒肥SA和SJ、固态硒肥SD)在不同的硒肥浓度下对铁皮石斛棚栽苗的硒富集能力的影响.以期为广西铁皮石斛富硒标准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施用外源硒肥可明显提高铁皮石斛鲜条的硒含量,且铁皮石斛苗龄越小,其吸收外源硒的能力也越强.  相似文献   
35.
广西青蒿资源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青蒿是我国传统中药,常用于消暑、明目、止汗等,其提取物青蒿素还可有效地治疗脑型疟疾。青蒿是一年生菊花科草本喜光植物,主要分布在海拔400m以下地区。广西青蒿资源丰富,全区40余个县市均有分布,为中国青蒿生产地的主要省份;2005年广西种植青蒿约670公顷,靖西县就达340公顷,且该地的青蒿提取物青蒿素含量可达1.2%。近年来,通过对青蒿野生资源的收集、筛选、生物学特性、组织培养、繁殖及栽培技术的深入研究,为建立稳定高产的青蒿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促进了广西青蒿产业的发展。今后在青蒿生产过程中,实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保护其生物资源多样性,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可确保青蒿生产达到高产、优质、安全和标准化,获得更多优质的青蒿,从而满足市场对青蒿素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