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4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16篇
林业   335篇
农学   155篇
基础科学   160篇
  148篇
综合类   993篇
农作物   152篇
水产渔业   104篇
畜牧兽医   587篇
园艺   155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1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3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 毫秒
101.
富碘蛋研制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碘蛋研制技术总结王哲滨,黄先,李术康世良,周建平,王伟(哈尔滨市综合牧场哈尔滨150069)(东北农业大学)碘是人类必需的微量元素,碘缺乏几乎遍及世界各地,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缺碘国之一,有4亿人生活在缺碘地区.人缺碘导致的典型病是克订病(呆小病)和...  相似文献   
102.
103.
茶树体内主要黄酮类化合物是黄烷—3醇类,这些化合物在未成熟新梢中含有干重的20—30%;儿茶多酚类及其没食子酸酯被认为是特别重要的,因为这些化合物是造成绿茶茶汤收敛性的原因。在茶树和其它高等植物内用同位素示踪试验证实,儿茶多酚类正如其它黄酮类化合物一样,通过莽草酸途径合成的,在微生物体内的莽草酸途径中至少  相似文献   
104.
我国香菇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五十年代以前均采用原木栽培,五十年代后期虽然开展了锯末栽培香菇的研究,也只在阔叶树锯末方面取得成功,而对松、杉等针叶树材的锯末,有些同志认为含有松脂、精油、醚、醇、类萜、类黄酮和芪等成份,会阻碍香菇菌丝的生长繁殖,甚至会使菌  相似文献   
105.
苜蓿皂甙的理化性质及其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虽然苜蓿皂甙作为一种抗营养因子限制了苜蓿在畜牧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但苜蓿皂甙能够降低单胃动物血浆胆固醇,为人类提供安全、保健的畜产品。为此本文对苜蓿皂甙的理化性质、制备及生物学功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6.
康龙江 《蜜蜂杂志》2006,26(1):18-18
双王群出现一侧蜂多,一侧蜂少的现象叫做群势偏集。有偏集就得纠偏,否则,会强则愈强,弱则愈弱,将影响发展和生产。1导致偏集原因蜂王因素:1)老少王同箱,老王产卵力差,蜂群发展慢、群势弱;新王产卵力强,蜂群发展快,群势壮。2)优劣王同箱,优质王产卵快,蜂多群壮;劣质王产卵慢,蜂少群弱。群势因素:春繁一开始群势就不平衡,蜂多的一侧繁蜂速度快,蜂少的一侧越繁蜂越少。季节因素:实践证明,晚秋蜂群偏集尤其突出,哪一侧蜂多,蜜蜂愈是喜欢往哪一侧密集,结果导致蜂多的一侧4框蜂还有余,蜂少的一侧3框蜂也不足。巢门因素:因双王群巢门间距近(8cm左右…  相似文献   
107.
河曲海红果的利用价值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河曲海红果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开发利用价值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8.
高海拔地区蕺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蕺菜别名蕺儿菜、蕺耳根、折耳根、鱼腥草等,属三白草科蕺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野生于潮湿的沟旁田坎及山坡林地.食用部分为地下嫩茎和嫩叶,多以当年生嫩茎或嫩叶凉拌生食,也可作汤、煎炒、包馄饨或腌渍加工等.近年来由于野生采挖的供应量有限,对蕺菜的人工驯化栽培和选择育种工作已广泛开展,很多地区的蕺菜产品已占有一定市场,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9.
康龙江 《蜜蜂杂志》2007,27(7):25-25
每想起大转地放蜂的经历,就使我想到那年去河南驻马店采芝麻蜜的一幕. 2001年夏季,我们在山西晋城采完第一个荆条蜜,有的蜂友继续北上采油菜和葵花.因那年山西西北部干旱,葵花长得差,我们两车蜂在沁水县采完第二个荆条蜜后准备调头回南,到河南驻马店采芝麻蜜.  相似文献   
110.
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以下简称野鸭)是家鸭的祖先,容易人工驯养繁殖。采集野生绿头鸭卵(人工孵化、育雏)或引进大、小活体人工驯养繁殖,选其雄性同家鸭(金定鸭、麻鸭)杂交,育出杂种后代,起名“绿鸭”。同亲本家鸭相比较,增加了一些野性和易于放养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