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9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242篇
林业   461篇
农学   354篇
基础科学   167篇
  253篇
综合类   2342篇
农作物   252篇
水产渔业   153篇
畜牧兽医   1058篇
园艺   433篇
植物保护   152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231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295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331篇
  2011年   317篇
  2010年   324篇
  2009年   248篇
  2008年   289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7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近滨海盐碱地暗管排水条件下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田暗管排水工程是近滨海地区盐碱地防御涝渍害、降低土壤盐分和促进作物生长的重要措施。本文应用DRAINMOD模型对河北沧州近滨海暗管排水排盐试验区(暗管埋深1.2 m,间距30 m),2011年6—9月的地下水埋深进行了模拟,并对不同控制性排水方案(无强制排水,地下水埋深控制在50 cm、80 cm和100 cm)下地下水埋深的变化进行了预测。模型所需参数(气象数据、作物数据、土壤参数和排水数据)由室内试验、田间试验和实地观测得到。研究结果表明:DRAINMOD在该地区的模拟值与观测值拟合较好,效率系数为0.67,相对误差系数为6.15%,反映出模型良好的模拟性能;农田暗管排水系统能明显降低涝渍害的发生,即使发生强降水,也能在2 d内将地下水埋深控制在60 cm以下,而若无强制排水地下水埋深需在15 d后降至60 cm;对不同排水方案模拟效果的比较表明,试验区在夏季控制性排水中,将地下水埋深控制在80 cm左右较为合适。综上,DRAINMOD模型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地下水埋深变化的预测中。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近滨海盐碱区可以通过DRAINMOD模型模拟地下水埋深变化,从而为农田排水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为暗管排水管理制度的建立提供科学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992.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滴灌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为研究对象,分析在滴灌和沟灌条件下,不同灌溉量与施肥量对葡萄品质和生物特性以及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的沙土土质种植区滴灌更加有利于葡萄对水分和养分的利用,且灌溉水主要集中在40 cm×40 cm土体内,对于干旱区酿酒葡萄产量与品质,水分影响的程度更大;由于滴灌灌溉更有利于土壤盐分积累在葡萄根层范围内,应注意防止滴灌时的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生;相对于沟灌条件下,滴灌更有助于葡萄品质与产量的提高;葡萄生育期滴灌灌溉量在4 500 m3/hm2时,产量和品质相对较好;考虑水资源缺乏时,可以选择4 050 m3/hm2.  相似文献   
993.
季春梅  史伟 《江西棉花》2007,29(3):24-25
上世纪50年代研制的棉花营养钵温床育苗,是我国棉花栽培技术的重大突破,在我国粮棉双增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至今其应用面积仍占江苏省植棉面积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994.
湖南棉业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新品种选育、高产高效栽培、棉种产业化推广3个方面分析了湖南棉花产业化现状,并从种质资源、遗传育种、生物技术以及棉种产业化推广4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湖南棉花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5.
晋阳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以MP1251作母本,JD101作父本杂交组配育成的杂交种.该品种在太原地区春播生育期88~90 d,山西北部特早熟区春播生育期121 d.高产稳产,一般产量7 977kg/hm2,最高可达11 092.5 kg/hm2.具有商品品质优、结实率高、植株矮、穗位低、淀粉含量高等特点.适宜于山西北部、内蒙以及与其类似的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996.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淹水条件下施用锌肥(ZnSO4.7H2O)与含巯基废弃物(蒜皮)对污染土壤中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锌肥(0.2 g kg-1)后水稻增产25%(P<0.05),在淹水平衡7 d时土壤中有效硫和有效锌含量显著提高,增幅分别为267.9%和684.4%,而土壤中有效态镉含量降幅达61.3%(P<0.05);水稻移栽30 d和60 d时,土壤中有效硫和有效锌含量仍显著高于对照,有效态镉显著低于对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均呈下降趋势,水稻根系和糙米镉含量较对照降低了31.0%(P<0.05)和38.9%(P<0.05)。与对照相比,施用蒜皮(1 g kg-1)的土壤有效硫随时间的推移呈上升趋势,同时有效态镉含量下降,水稻根系和糙米中镉含量降低,但差异均不显著。锌肥与蒜皮配合施用的效果优于两者单施。因此,淹水还原条件下施用适量含硫锌肥可有效降低污染土壤中镉的活性,减少水稻的镉累积,而本试验条件下施用富含巯基的蒜皮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7.
二甲基二硫熏蒸对保护地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保护地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的连年栽培, 土传病害问题愈发突出, 熏蒸剂也因此得以更广泛的应用。但鉴于熏蒸剂的广谱性, 在杀死有害生物的同时, 不可避免地对非靶标生物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明确溴甲烷替代药剂二甲基二硫(dimethyl disulfide, 简称DMDS)熏蒸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本研究在室内条件下采用BIOLOG 方法, 测定不同浓度DMDS 熏蒸对保护地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浓度DMDS(170.00 mg·kg-1、85.20 mg·kg-1、42.50 mg·kg-1、21.30 mg·kg-1 和10.62 mg·kg-1)熏蒸处理对镰孢菌属(Fusarium spp.)和疫霉菌属(Phytophthora spp.)的LC50(抑制中浓度)分别为42.08 mg·kg-1 和115.15 mg·kg-1。DMDS 熏蒸后恢复培养0 d 取样, 温育120 h 时, 170.00 mg·kg-1、42.50 mg·kg-1 和10.62 mg·kg-1 的DMDS 处理土壤的AWCD 值(平均每孔颜色变化率, average well-color development, AWCD)分别比空白对照升高8.46%、6.02%、19.31%, 表明DMDS 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生长。恢复培养14 d 后, 各处理土壤微生物的AWCD 值恢复至对照水平。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 DMDS 熏蒸后恢复培养0 d 时,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 指数、Simpson指数均高于空白对照, McIntosh 指数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 恢复培养7 d 后, Shannon 指数与Simpson 指数恢复至对照水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 DMDS 熏蒸后恢复培养0 d 时, 各处理间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方式差异显著, 恢复培养14 d 后, DMDS 对微生物碳源利用方式的影响逐渐减弱, 恢复至对照水平。结果表明, DMDS 熏蒸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影响了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方式, 但在恢复培养14 d 后, 被干扰的土壤微生物逐渐恢复至对照水平。DMDS 熏蒸处理在有效防控土传病原真菌的同时, 不会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产生明显的扰动影响, 对环境较安全。  相似文献   
998.
研究了云南香石竹不同生产基地的健康植株、始发病植株及枯死病植株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类群及其比值关系。结果表明:香石竹从健康向发病至枯死的变化过程,根际土壤细菌随着植株病害的加重而降低,而真菌、放线菌的变化则随着植株病害的加重而增加;根际土壤细菌与真菌比值(B/F)、细菌与放线菌比值(B/A)及好氧性细菌与厌氧性细菌的比值(Ae/An),可以作为评价香石竹栽培土壤健康状况及病害防治预报的参考指标。若B/F及B/A比值小于健康土壤数值,或Ae/An比值大于健康土壤数值,则预警该区域香石竹种植土壤存在发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99.
碳纳米管掺杂Fe(Ⅱ)-Zn催化剂催化合成生物柴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多壁碳纳米管(CNTs)掺杂制备的Fe(Ⅱ)-Zn双金属氰化物(DMC)固体酸催化剂,用其催化菜籽油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实验发现,添加少量的碳纳米管对催化剂的活性有很大很高,其中添加质量百分数为5%碳纳米管的DMC催化剂活性最高,在醇油摩尔比16∶1,反应温度160℃,催化剂加入量为2 wt%的条件下,反应7 h,脂肪酸甲酯收率达到95.8%(质量百分数)。碳纳米管引入对催化剂的组成没有影响,但使得催化剂更加分散,颗粒度更小,更多的大孔道结构,有利于催化剂和反应物接触,从而提高了催化剂活性。  相似文献   
1000.
再生稻潜伏芽生育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