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大豆是我国基础农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重大贡献。但是,近年来,大豆食心虫的灾害不断,导致大豆大量减产,影响大豆质量。文章对大豆食心虫的发生、测报及绿色防治技术深入分析,旨在为合理控制大豆食心虫灾害,提高大豆产量及质量,给豆农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沾化区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为切入点,阐述了对水生态文明建设核心要义的理解,介绍了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最后总结了创建工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陕西关中平原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施肥现状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调查和分析陕西关中平原农户施肥现状,为指导农民合理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于2011-10-2012-03,在陕西省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选择有代表性的10个县(区)(岐山、陈仓、扶风、泾阳、武功、兴平、杨凌、蒲城、富平、临渭),在每个县(区)选择代表性乡镇4~18个,每乡镇选择代表性村3~10个,每村选择4~5家农户,采用实地问卷调查形式,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及田间管理和施肥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关中平原小麦纯N、P2O5和K2O平均用量分别为(210±106),(183±121)和(25±49)kg/hm2,小麦平均产量为(6.5±1.0)t/hm2;夏玉米纯N、P2O5和K2O平均用量分别为(288±113),(45±88)和(12±30)kg/hm2,玉米平均产量为(6.2±1.2)t/hm2。冬小麦施氮量适中的农户占33.6%,施氮量很低的农户占3.5%,偏低的占7.6%,偏高的占16.8%,很高的占38.5%。夏玉米施氮量适中的农户占11.2%,施氮量很低的占4.4%,偏低的占6.2%,偏高的占13.5%,很高的占64.7%。冬小麦N、P2O5和K2O主要以基肥方式施入,其中基施的N肥占总氮投入量的90%以上;夏玉米氮肥主要以拔节期追肥方式施入,基施氮肥约占总氮量的10%。冬小麦N、P2O5和K2O平均偏生产力分别为31.0,35.5,260.0kg/kg;夏玉米分别为21.5,137.8,516.7kg/kg。【结论】在关中平原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氮肥施用过量严重,且前期投入偏多、后期投入偏少;磷肥偏高是目前该体系养分资源投入中的另一个问题,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培训,使其科学合理施肥。  相似文献   
14.
山药,又名淮山药,是薯蓣科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其块茎可药、食兼用,在无霜期180天以上气候条件下的地区广为种植。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获,由于其块茎肥大,土壤应选择土层深厚的轻壤或沙壤土质。养分的充足供应是山药高产的物质基础,氮能促进地上藤蔓和叶片的生长,但过多氮营养会降低山药产量和品质。山药在氮素形态  相似文献   
15.
鸡腿菇不同培养料配方栽培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棉子壳、玉米秸、麦秸、豆秸、玉米芯为主料,对鸡腿菇栽培上常用的5个培养料配方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用玉米芯为主料,菌丝生长发育、品质均最好,感杂率、畸形菇率最低;就产量而言,5个配方产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棉子壳、豆秸、玉米芯、玉米秆和麦秸。  相似文献   
16.
利用平菇菌糠栽培鸡腿菇培养料配方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设置5个不同配方,研究了平菇菌糠栽培鸡腿菇的有关情况,结果表明:菌糠添加量在20%~60%时,可缩短发菌天数,添加量达84%时,发菌天数则相应延长,但现蕾时间均随着菌糠添加量的增加而延长;就产量、采收潮次、生物学效率而言均随着菌糠添加量的增加而相应降低。菌糠添加量在40%~60%时,产量虽降低11%~24%,但成本仅降低29%~43%。  相似文献   
17.
18.
结合田间试验与文献资料,分析了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小麦收获指数降低的原因。结果表明,虽然大多数资料显示秸秆覆盖能够增加小麦产量,但是覆盖较常规耕作小麦收获指数下降最高达20%,这个现象不容忽视。其原因可能是:(1)小麦生育前期旺长消耗大量土壤水分,造成小麦后期严重的水分胁迫,影响籽粒灌浆。(2)小麦后期水分 胁迫可能引起冠层温度升高,导致热胁迫对籽粒灌浆不利;(3)旱地小麦氮肥播前一次施用方式有可能引起小麦后期氮营养不足,加速叶片衰老,影响花后光合产物形成,也不利于籽粒灌浆。  相似文献   
19.
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联大128、大民3307、农科大8号等3个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株高、穗位高适宜,抗倒伏性强,株型半紧凑,综合性状良好,折算成公顷产量分别为11 340、13 335、12 285 kg。密植型玉米以大民3307、农科大8号产量较高,可作为水地示范推广的首先品种。稀植型玉米以联大128产量最高,可作为旱地示范推广的首推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