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3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84篇
林业   59篇
农学   96篇
基础科学   58篇
  76篇
综合类   403篇
农作物   67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286篇
园艺   54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31.
露天煤矿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单元类型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水土保持、土地复垦及环境保护的综合角度考虑,采用“五级指标逐级推断法”,即岩土污染程度、重塑地形坡度、地表物质组成、有效覆土厚度和土体容重五级分类指标逐级推断,确定露天煤矿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单元类型为:(1)厚层覆土平台;(2)薄层覆土斜坡;(3)岩土混排斜坡;(4)混岩、页岩碎砾坡;(5)砂岩石砾坡。  相似文献   
132.
<正>兰花是被子植物中最大的科之一,有800多属3万~4万种,占被子植物物种数量的近10%,但就是这样有着极高物种数量,分布还十分广泛的植物,由于其巨大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野生资源长期遭到破坏,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全世界所有的野生兰科植物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保护范围。为了保护兰花的野生资源,同时让在我国有着悠久栽培历史的兰花依然能在千家万户中绽放神韵,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副教授汤久杨等人组成了兰花科技特派团,就兰花的种质资源创新等进行了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133.
以大麦品种白青稞C2-2为材料,通过树脂切片观察大麦胚乳淀粉体发育的结构特征,同时提取成熟大麦籽粒的淀粉,测定其形态、结构、功能等理化性质,研究大麦强、弱势粒胚乳淀粉体发育及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大麦强势粒胚乳中淀粉体的发育较弱势粒好,胚乳淀粉的充实度更高;强、弱势粒淀粉的形态和晶体类型基本相似,但淀粉结构存在一定差异;强势粒淀粉的相对结晶度显著高于弱势粒,但1 022/995 cm-1吸收峰强度的比值却显著低于弱势粒;大麦强势粒淀粉的峰值黏度、低谷黏度和最终黏度均显著高于弱势粒,表现出较好的糊化特性。  相似文献   
134.
在线旅行商以app为切入点和连接点,打造智慧旅游系统,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以在线旅行商app用户的使用行为为切入点,通过对用户app使用行为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对影响用户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感知易用性对有用性感知有显著正向影响;有用性感知对使用态度有正向影响;相对优势感知对使用态度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5.
为验证微卫星标记技术在思茅松亲权鉴定中的可行性,选取了1对思茅松亲本以及其31个子代作为实验组,5个半同胞子代和5个与亲本无亲缘关系的子代作为对照组,采用微卫星亲权鉴定的方法,通过亲缘关系Cervus 3.0分析软件对选择的16个微卫星位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期望杂合度为0.024~0.500,平均值为0.391;观测杂合度为0.023~1.000,平均值为0.472。微卫星位点的累积非亲权排除概率为0.987,子代基因型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模拟鉴定及实际鉴定结果表明:在80%≤置信度≤95%的情况下,亲权鉴定率为97%;在置信度>95%的情况下,亲权鉴定率为97%。研究结果证明微卫星标记在思茅松亲权鉴定中的可行性,该方法为思茅松育种过程中亲本的识别以及家系的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6.
为实现设施番茄准确有效施肥管理,以改良金棚8号番茄为试验材料,常规基质栽培番茄营养液管理方式为对照(CK),将番茄结果时期与营养液滴灌频率2因子完全交互耦合,番茄结果期划分为结果前期(第3穗果坐果~第1穗果成熟)和结果后期(第1穗果成熟~第5穗果成熟),各结果期滴灌频率均设置1、3、5次/d共3个频率(供应营养液总量相同),共10个处理,研究不同耦合处理对番茄不同层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法、隶属函数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4种单一综合评价方法对番茄多层果实进行品质-产量单一算法综合评价,对通过事前一致性检验(Kendall-W)的单一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模糊Borda组合评价,确定最优营养液滴灌频率方案。结果表明,耦合处理能显著增加番茄产量,不同层果实品质指标最优时,对应的耦合处理不同。4种单一综合评价方法的排序结果存在差异,Kendall-W一致性检验的协和系数为0.920,满足模糊Borda组合评价条件。主成分分析法与模糊Borda法的排序结果相关系数最高,为0.988。基于模糊Borda组合评价方法得出,结果前期1次/d、结果后期3次/d的滴灌频率可兼顾番茄获得较高产量和多层果实品质较优,为最优的营养液滴灌管理方案。本研究结果为设施番茄生产营养液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7.
李杨  李礼佳  和铭钰  杨浩冬  孔洋  滕飞 《农业机械学报》2022,53(7):395-403,434
采用大豆亲脂蛋白(Soybean lipophilic protein, LP)和甲基纤维素(Methyl cellulose, MC)的复合物作为亲水性乳化剂形成W/O/W乳液外水相,以聚蓖麻酸甘油酯(Polyglycerol polyricinoleate, PGPR)为亲脂性乳化剂,橄榄油为油相,并以维生素B12为指示剂,按两步法制备W/O/W型双层乳液。通过对微观结构、储藏稳定性、粒径、电位、乳液粘弹性等指标的测定,探究不同外水相比例及复合物中LP与MC的不同比例对W/O/W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LP与MC质量比为3∶1,外水相质量分数为70%时,W/O/W乳液液滴间的作用力最强、粒径最小、Zeta-电位绝对值最大、对活性物质的保护作用最强、28 d储藏稳定性指数较高,流变学性质较好。  相似文献   
138.
为改善大豆分离蛋白/海藻酸钠复合膜的耐水性,通过添加不同添加量(0、2%、4%、6%、8%、10%)硬脂酸制备大豆分离蛋白/海藻酸钠/硬脂酸三元复合膜,探究硬脂酸对大豆分离蛋白/海藻酸钠复合膜的机械性能、阻水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最终明确不同硬脂酸添加量对耐水性变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大豆分离蛋白/海藻酸钠二元复合膜相比,添加6%和8%硬脂酸后,复合膜的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透过率显著下降,并且对其含水率及水溶性也有显著影响。当硬脂酸添加量为8%时,三元复合膜的水蒸气渗透性最低,水蒸气透过系数为(2.95±0.49) g·mm/(m2·h·kPa),接触角最大,为91.68°±9.02°。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可知,大豆分离蛋白和海藻酸钠通过共价交联形成网络结构,加入的硬脂酸则分布在网络结构的缝隙中,当硬脂酸添加量为8%时,膜的表面较为光滑平整,内部结构致密,能够形成良好的网络结构,键与键之间结合较强,能有效提高复合膜的阻水性能。  相似文献   
139.
研究了强壮藻钩虾Am pithoe valida的食性及其对温度、盐度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强壮藻钩虾消化道内含物组成主要可分为有机物碎屑和大型藻类.2)强壮藻钩虾消化道中蛋白酶活力最高,脂肪酶活力次之,淀粉酶活力最低.3)使用不同饵料(对虾人工配合饲料、硬毛藻、小球藻、生物絮团和蛤蜊肉)饲养强壮藻钩虾,发现对虾人工配合饲料为其生长的最佳饵料.4)成体强壮藻钩虾比幼体强壮藻钩虾耐高温,且耐温能力与其生活水温有关,生活水温相对较高情况下耐温能力也相应提高.5)强壮藻钩虾为广盐种,在盐度4~40范围内均可正常存活.  相似文献   
140.
为了明确西南地区鲜食玉米鲜食大豆带状间作的高产与利于机械化实现高效的田间配置技术,以2个株高差异较大的鲜食玉米品种为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综合分析2种带宽(高产带宽2 m和宜机械化高效带宽2.4 m)与玉米种植密度(37,500、45,000、52,500和60,000株hm-2)对鲜食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系统中群体产量、商品品质及种植效益的影响,明确了高产高效最优田间配置。结果表明,鲜食玉米产量受玉米密度的影响更显著,而鲜食大豆产量主要受带宽的影响。带宽和玉米密度显著影响鲜食玉米商品品质,随着带宽增加,矮秆玉米品种一级果穗率2年平均降低25.78%,秃尖长2年平均增加9.55%,高秆玉米品种则一级果穗率降低11.76%,秃尖长增加17.54%;随着玉米密度增加, 2种带宽下矮秆和高秆玉米品种一级果穗率均显著降低,秃尖长均显著增加, 2019年2 m带宽下矮秆和高秆玉米种植密度从52,500株hm-2增至60,000株hm-2,一级果穗率分别降低46.16%、27.78%,秃尖长分别增加19.44%、14.1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