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7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5篇
  2篇
综合类   92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318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71.
在当前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由布氏杆菌引发的布鲁氏菌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在影响牛群生长的同时也严重损害养殖户的切身利益,给社会的健康发展造成巨大阻碍,本文主要基于牛布鲁氏菌病的发生机制,对其综合防治措施展开系统化剖析,以此来确保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72.
目的:对玛可河兰科植物的调查,可以详细的了解玛可河兰科植物的种类、生境、分布及药用功效,从而为玛可河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文献研究、查资料等方法,对该区兰科植物的种属、分布及药用功效进行研究。结果:1、此次调查结果发现了该区共有兰科植物九属九种。2、玛可河兰科植物入药部位主要以全草和根类为主。结论:加强对兰科植物的保护,实现兰科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  相似文献   
473.
474.
苜蓿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豆科牧草,内蒙古的苜蓿商品草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但近年来,苜蓿锈病发生日趋严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内蒙古苜蓿产业的发展.2018年—2020年,笔者建立了基于RNA水平的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技术体系,对内蒙古苜蓿主产区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包...  相似文献   
475.
476.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和逆境响应等过程。本研究通过构建蒺藜苜蓿miR167c的海绵载体,探究miR167c及其靶基因对拟南芥生长发育的影响。靶基因预测结果显示,生长素响应因子6/8(Auxin response factor 6/8,ARF6/8)、类受体蛋白激酶家族蛋白(Receptor-like protein kinase-related family protein, RPK)和IAA-氨基酸水解酶(IAA-Alanine resistant 3,IAR3)基因为拟南芥miR167c的靶基因。实时荧光定量分析表明,转基因拟南芥植株中At-miR167c表达量较野生型显著降低,而上述4个靶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上调。转基因拟南芥的花期提前,花序紧凑,花苞数量增多;莲座叶数量和鲜重显著增加;株高、分枝数和果荚数明显增加。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miR167调控植物生长和花器官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77.
梳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相关文献对深化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农村发展战略演变为主线回顾金融支持农村发展的历程,梳理了金融在助力产业发展、深化脱贫攻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乡村振兴战略的难点与短板上的研究成果,同时发现相关研究还存在视野过窄、方法单一缺乏融合以及创新性不足等问题,未来的研究应当朝向视角更广阔、主体更微观、方法与思维更创新的方向拓展。  相似文献   
478.
高原鼠兔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备受关注,而多年鼠类防控对高原鼠兔种群数量与植物群落结构影响的研究鲜见。本研究通过对青海省河南县鼠类种群密度较高的高寒草甸进行了连续九年、每年三次的鼠类防控和监测,研究多年鼠类防控对高原鼠兔种群数量及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前四年连续的鼠类防控显著地降低了高原鼠兔种群密度,而后五年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下降趋势并不明显;随着鼠类防控年份的增加,植物群落盖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均显著增加,且它们与鼠兔种群密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一定程度上说明高密度的鼠兔种群数量不利于植物盖度和地上生物量的维持;气候因子比鼠兔种群大小更能解释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变化,其对鼠兔种群密度的影响也大于持续鼠类防控的影响。因此,对于鼠害严重的高寒草甸,鼠类防控协同气候因子共同影响着高原鼠兔种群大小和植物群落结构及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