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29篇
  25篇
综合类   92篇
农作物   103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少免耕栽培晚稻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及活度的动态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为探明农业技术措施对土壤生物学特征的影响,以制定合理的耕作制度,保障土壤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1/3稻草覆盖少免耕对晚稻土壤微生物区系及活度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几类微生物的数量在晚稻不同生育期都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并且在晚稻分蘖盛期最高.好气性细菌、放线菌、真菌及微生物活度从高到低为少耕土壤、翻耕土壤、免耕土壤,而厌气性细菌数量从高到低为翻耕土壤、少耕土壤、免耕土壤.通过对土壤微生物分析评价发现,在提高土壤质量和利于作物生长方面,少量秸秆还田少耕要优于少壤特秆还田翻耕和免耕。  相似文献   
82.
种衣剂是一种用于作物或其他植物种子包衣的,具备成膜特性的特殊药物剂型。种子包衣是指将种衣剂与种子按一定比例混匀后均匀包裹于种子表面形成包衣种子。按包衣方法不同可分为种子包膜和种子丸化两类。种子包膜是利用成膜剂,将杀菌剂、杀虫剂、微肥、染料等物质包裹于种子表面,形成一层薄膜,经包膜后形状、大小和重量与原种子基本一致;种子丸化是利用粘着剂,将杀菌剂、杀虫剂、微肥、染料、填充剂等物质粘着在种子表面,经丸化后种子体积和重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83.
烤烟不同烘烤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烤烟双低烘烤法、三段式烘烤法、"两长一短"烘烤法、菲莫烘烤工艺、四段式烘烤法、五段式烘烤法、七段式烘烤法各自的特点;针对不同部位的烟叶的特点,探讨采用不同的烘烤方法,提高各部位烟叶的上等烟比例和上中等烟比例,使其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更为协调,以求达到更好的烘烤效果;在实际烘烤过程中,提出了提高烟农对烟叶烘烤过程的认识,突出了定色期的烤烟特有香气形成的关键时间段,试着提出一种更为理想的烤烟烘烤方法。  相似文献   
84.
低能重离子注入生物学也称离子束生物工程学,是现代生命科学领域中一门极具前景的新兴学科。综述了低能重离子注入生物学的作用原理、特点及生物学效应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5.
湖南烤烟质量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对湖南5个烤烟主产县(市)35份烟叶样品的的化学成分、评吸得分与烟样产地的33项主要气象数据进行了相关及回归分析,阐述了烟叶化学成分中的总糖、还原糖、烟碱、钾、总氯、糖氯比、糖碱比和烟叶评吸质量中的香气质得分、香气量得分、浓度得分、刺激性得分与烟叶产地烟季中的温度、日照、降水量、蒸发量、相对湿度等气候因子的关系.其中表现为极显著关系的指标有温度因素中的采烤期70 d积温、烟季≥35℃天数;光照因素中的烟季第2,3,5月日照百分率和日照时数、采烤期日照百分率和烟季日照总时数、日照百分率等因素.  相似文献   
86.
从再生稻源库特性的影响因素,再生稻和头季稻源库的差别,以及不同再生稻源库的差别和再生稻源库的生理特点等方面对近年来再生稻源库特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7.
88.
综述了烟草的根系形态建成和分布规律及栽培密度和深度、大田覆盖方式、灌溉与排水、中耕培土与打顶抹杈等农艺措施对烟草根系生长的影响,并对今后烟草根系研究的重点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9.
留桩高度对再生稻根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培矮64S/E32为材料,设10,15,20,25,30,35,40 cm等7个留桩高度处理,研究了留桩高度对头季根系进入再生季后的活力恢复与维持、再生根的发生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根主要由低位再生苗产生;再生稻齐穗期,随留桩高度的降低,再生根根量及再生根根量占再生稻总根量的比例增大,而头季根根量减小;高留桩有利于头季根系活力的恢复与维持,而低留桩有利于再生根的发生.综合考虑根量、根系活力与吸收面积等因素,各留桩高度下,头季根仍是再生稻根系的主体.  相似文献   
90.
冷浸田水稻少免耕畦作再生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冷浸田特点,探索了冷浸田少免耕畦作蓄留再生稻的技术应用效果,并提出了少免耕畦作再生高产栽培技术,即从种好头季稻入手,采用少免耕畦作栽培,配之以高产高再生力杂交组合、旱育小苗早插、稀植、少本、宽行窄株、重施促芽肥和壮苗肥、化学除草、综合防治病虫害、适留高桩、合理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料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