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25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长期定位施肥小麦田间杂草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小麦苗期田间杂草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田间杂草种类与各杂草相对丰度均发生变化,且各处理间Shannon多样性指数(H′)、Shannon均匀度指数(E)和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MG)均存在差异,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不同施肥造成各处理间土壤养分的不同,各种杂草的生长因而受其不同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52.
湖南省稻田土壤氮素肥力及氮矿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明湖南省稻田土壤氮素肥力及其矿化特征,选择长沙县3种母质类型发育的3种稻作制土壤,采用Waring和Bremner淹水密闭2周培养法(改进法)研究土壤矿化氮量,并预测土壤供氮能力。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分别变化于0.55~1.50 g/kg和84.10~182.70 mg/kg,呈正态分布。土壤矿化氮量的变化范围为24.53~84.61 mg/kg,与土壤全氮和土壤碱解氮含量之间有显著和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467*,r=0.535**)。土壤氮矿化势(N0)的变化范围为65.70~170.09 mg/kg,矿化速率常数(c)在0.0083~0.0386之间。土壤供氮量为112.51~422.10 kg/hm2,供氮率为7.07%~23.53%。3种母质类型,以花岗岩风化物发育的水稻土供氮潜力最高,明显高于第四纪红土母质和河流冲积物发育的水稻土;3种稻作制,以水稻改旱作3~5年后的土壤供氮潜力最低,明显低于水旱轮作和双季稻田土壤。  相似文献   
53.
利用一个长达30年且已进行适当变更的长期定位施肥试验,采用物理方法对团聚体有机碳进行分组,并运用δ13 C自然丰度方法,研究长期施用高量有机肥、常量有机肥、化肥及当其施肥措施改变(化改常、常改高、高改化、常改化)3年后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有机碳组分含量及其分布比例的变化规律,以期为调控稻田土壤肥力及红壤性水稻土有机碳库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施用化肥30年相比,长期施用有机肥显著提高了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总有机碳、粗游离态颗粒有机碳(cfPOC)、细游离态颗粒有机碳(ffPOC)、闭蓄态颗粒有机碳(oPOC)及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mMOC)的含量,其中以游离态颗粒有机碳变幅最大,达67.5%~150.0%,对施肥最敏感,能较好地反映长期施肥下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在后续施肥过程中,增加有机肥施入量(化改常、常改高)团聚体总有机碳、粗游离态颗粒有机碳(cfPOC)、细游离态颗粒有机碳(ffPOC)、闭蓄态颗粒有机碳(oPOC)及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mMOC)含量将分别显著提高5.2%~15.5%,2.8%~40.2%,18.9%~43.9%,2.8%~17.6%,5.1%~8.2%;而减少有机肥施入量(高改化、常改化)则与之相反,分别降低15.8%~20.9%,12.6%~26.9%,24.6%~48.4%,19.9%~23.9%,4.9%~21.9%。在所有施肥处理条件下闭蓄态颗粒有机碳(oPOC)分布比例最低,为11.3%~13.4%;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mMOC)分布比例最高,为50.4%~59.0%,是红壤性水稻土固存有机碳的主要形式。外源新碳施入量越多,大团聚体及其各有机碳组分的新碳含量越高,且45.6%~50.1%进入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组分,34.1%~42.3%进入游离态颗粒有机碳组分,11.8%~18.0%进入闭蓄态颗粒有机碳组分。因此,在我国南方红壤性稻作区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应继续或加大施用有机肥,从而进一步维持或提升土壤不同组分有机碳库。  相似文献   
54.
利用根袋法研究了不同施肥条件下婆婆纳、小花糖芥、离子草三种麦田杂草根际养分状况。结果表明:无论施用N肥与否,婆婆纳比其它两种杂草有着更强地利用非根际土壤中速效N的能力;不施用P肥时,离子草比其它两种杂草有着更强地活化根际土壤中P素养分的能力;无论施用K肥与否,婆婆纳根际土壤速效K水平要明显低于其它两种杂草。因而,三种杂草中,婆婆纳更能适应低N养分土壤,离子草更能适应低P养分土壤,而小花糖芥与离子草则比婆婆纳更能适应低K养分土壤。  相似文献   
55.
不同水分条件和钾肥形态对烤烟生长及含钾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和钾肥形态对烤烟生长及含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施用KNO3,K2SO4与NH4NO3配合施用能显著增加烟株叶片数、最大叶叶面积和干物质重,但烤烟含钾量下降.水分过多不利于烟草钾的积累,干旱有利于提高烤烟含钾量.施用KNO3时土壤K的释放速度先快后慢;施用K2SO4时,在土壤水分条件充足的条件下土壤K的释放速度先慢后快,但在干旱条件下却相反.  相似文献   
56.
施用生物黑炭对烤烟镉吸收的抑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黑炭是适宜在烟田广泛施用的有机物料。以烟秆和玉米秸秆为原料制得生物黑炭,利用室内培养及温室盆栽试验,探讨不同生物黑炭对植烟土壤镉吸附、烟株生长及镉吸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生物黑炭能增强土壤对镉的吸附能力,并促进烟株的生长。在土壤中添加镉后,烟株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但生物黑炭的施入能显著降低烟株的镉吸收量而减轻镉的毒害作用,且随其施用量的增加效果更加显著。两种生物黑炭中,以施用烟秆黑炭的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57.
邹炎  廖超林  杨振宇  程鹏  尹力初 《土壤》2022,54(2):338-343
利用自1981年开始的红壤性水稻土长期定位试验,对耕层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孔隙状况及团聚体进行分析,以探究不同地下水位(20、80 cm)和施肥(高量有机肥、常量有机肥、化肥)管理对红壤性水稻土有机碳活性组分的影响,并分析孔隙状况和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降低地下水位导致高量有机肥和化肥处理的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