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42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19篇
  31篇
综合类   266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45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国328个玉米品种(组合)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从育成年份、种植区域角度分析中国328个玉米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在分子水平上分析各适宜种植区域品种的遗传分化特点,为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审定管理以及育种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均匀分布于玉米基因组的40对核心SSR引物,采用10重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对328个代表性育成品种进行基因分型;通过Power-Marker ver.3.25软件评估40对SSR引物多态性,对参试品种按年份、区试组分析遗传多样性情况;利用多变量统计分析软件MVSP ver.3.13对328个品种按区试组进行主坐标分析。【结果】基于328个玉米品种数据,检测到40对SSR引物等位基因变异范围为3-16个,平均8.10个,多态信息指数(PIC)值变化范围为0.18-0.85,平均为0.63。参试品种不同年份间遗传多样性变化不大,PIC值在0.60左右摆动;8个区试组品种的总等位基因和总基因型变异范围为170-262和200-511,京津唐和西南组分别表现出了最低值和最高值,京津唐组PIC值最低为0.51,其余组均接近于0.60,平均杂合度均在0.60左右。8个区试组主坐标分析显示鲜食、极早熟品种遗传分布偏离普通玉米区域,具有明显的种质特异性;青贮玉米由于早期对照品种为普通玉米导致遗传分布向普通玉米延伸,仅有少数品种分布偏离普通玉米;京津唐、西南、东北早熟三组品种遗传分布相对集中;极早熟、京津唐、西南三组之间品种遗传分布几乎无重叠区域;东华北和黄淮海两组参试品种遗传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化但也有部分重叠,原因与对照品种曾经相同、育种同质化有关。【结论】利用SSR标记分析328份玉米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特点,表明近年来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年份间变化不大,除京津唐组之外在其它区试组间差异性也不大。参试品种主坐标分析显示各区试组划分、对照品种设置起到了育种导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
生态家具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生态家具和生态技术的概念入手,分析了生态家具技术范围和结构,合理构建了生态家具技术体系,阐述了生态设计、生态材料、生态制造、生态包装和生态营销等5个方面的技术内容,提出了生态家具技术体系实现需要政府的推力、市场的动力、企业的能力、公众的拉力等多维度的共同努力。其中,企业是合力的支点,为实现家具生态化提供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83.
八个榆黄蘑菌株同功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不同榆黄磨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利用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计算了8个榆黄蘑供试菌株间的Pearson相似系数;并采用类间平均法(Between-groups linkage)进行系统聚类,对供试菌株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菌株在2个同工酶系统中均有共同特征谱带,同时又体现了一定的多态性.菌株pc-5与其他各菌株遗传差异均较大;菌株pc-2与菌株pc-7的遗传差异很小,可能是源于同一种或为亲缘关系很近的变异类型;其余各菌株都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84.
胆汁酸是糖脂代谢中的重要调控物质,具有乳化脂肪、促进营养物质吸收、改善肠道微生物组成、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胆汁酸可以通过调节肠道中的脂肪吸收、胆固醇排泄以及肝脏的胆固醇合成来影响机体的糖脂代谢。此外,胆汁酸还可以影响动物体内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分泌,从而对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产生影响。目前,关于胆汁酸的合成机制以及疾病方面的研究较为完善,但胆汁酸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还较少。胆汁酸除促进脂肪的乳化吸收外,在提高生产性能、保护肠道健康、缓解热应激、保护肝脏等方面也具有显著效果。文章从胆汁酸的合成调控、对糖脂代谢的影响以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胆汁酸的进一步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马铃薯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及相关生理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于2011年在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香坊试验实习基地进行,以4个马铃薯品种为材料,通过盆栽控水试验对马铃薯的叶片水分利用率(LWUE)及与其相关生理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参试品种的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均表现为花期〉蕾期〉苗期〉收获期,且品种间叶片水分利用率差异显著。光合速率、蜡质、可溶性糖含量与LWUE呈极显著正相关。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与LWUE呈显著负相关,气孔导度与LWUE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6.
不同品种羽衣甘蓝生长期色素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对彩叶植物羽衣甘蓝彩色形成机理的探索,以12个羽衣甘蓝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内叶(变色叶)、外叶(非变色叶)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苷含量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外叶的叶绿素a、b及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在整个生长期内均呈现由高到低的变化规律。观赏期外叶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至抽薹期‘名古屋红’叶绿素总量仅占幼苗期的65.7%。内叶叶绿素总量下降幅度大于外叶,降幅最大的是‘名古屋白’,观赏期含量比幼苗期降低了96.1%。内叶类胡萝卜素含量呈上升的变化趋势。内叶的叶绿素a/b比值和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比值均高于外叶。品种间色素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幼苗期和观赏期,‘名古屋红’的外叶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粉鹤’最低。幼苗期品种间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不大,而其他时期则存在显著差异。所有羽衣甘蓝品种在幼苗期均未检测到花青苷,观赏期和抽薹期只有紫色品种的内叶检测到花青苷。花青苷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红鹤’、‘大阪红’、‘桃鹤’、‘名古屋红’、‘红寿’、‘红鸥’、‘粉鹤’。  相似文献   
87.
大丽菊花瓣衰老期差异表达蛋白质组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瓣衰老过程是植物生命周期中的最后发育阶段,表现出花色改变、花瓣萎蔫或脱落等特征[1].有关植物花瓣衰老的机理比较复杂,迄今已有营养亏缺理论、植物激素调控理论、自由基学说、衰老基因调控学说及气孔调控学说等多种假说[2],但对大丽菊花瓣衰老相关的生理生化及分子机理的研究迄今尚少有报道.为此,本研究应用双向电泳及质谱分析技术,以单瓣型大丽菊(Dahlia pinnata Car.)花瓣为材料,对不同发育阶段的蛋白质差异表达进行分析与鉴定,以期为深入研究大丽菊花瓣衰老的分子机理提供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88.
苜蓿叶象啮小蜂寿命及产卵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通过对苜蓿叶象啮小蜂Tetrastichus incertus(Ratzeburg)寿命、产卵量的研究发现,苜蓿叶象啮小蜂有较高的产卵量和寄生能力;在不喂食的条件下,苜蓿叶象啮小蜂产卵量最高,单头雌蜂的产卵范围为45粒~209粒,平均117粒,最高日产卵量为31粒;其寿命可达18d,最多可寄生37头寄主;苜蓿叶象啮小蜂与寄主在1:5的情况下寄生率达56.00%,并随着寄主密度的增大,苜蓿叶象啮小蜂的产卵量也有逐渐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89.
引进木薯优良新品种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过2年的木薯品种适应性比较研究,新选048表现出极高的鲜薯产量,达51.79t/hm2,较对照增幅57.95%,但其淀粉含量最低,仅28.5%,比对照减幅19.03%,由于其产量优势,淀粉产量达14.76t/hm2,较对照增幅27.90%;惠丰60性状较好,鲜薯产量达37.74t/hm2,较对照增幅15.1%,淀粉含量38.6%,淀粉产量达14.57t/hm2,较对照增幅26.26%。新选048和惠丰60均属高位分枝,且分枝角度小,种植可适当密植,能迎合崇左薯农的密植栽培习惯,适合在当地推广种植。华南8号属矮分枝,且分枝角度大,种植时不可过密,其鲜薯产量为37.44t/hm2,较对照增幅14.17%,但淀粉含量略低于片照,为35.1%,降幅0.28%,其淀粉产量达13.14t/hm2,较对照增幅13.87%,也适合在当地推广;GR891为高淀粉品种,植后8个月可收获,是目前淀粉含量最高和最早熟品种之一,其鲜薯产量与对照相当,但其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均高于对照,亦适合在当地推广。  相似文献   
90.
HPLC法测定饲料中的炔雌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制定中国适用于饲料中炔雌醇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的标准方法。本研究通过添加回收方法,以三大类饲料基质(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料)的代表样品为研究对象,建立了HPLC法测定饲料中炔雌醇的方法,即以乙腈-0.025%磷酸(1:1,v/v)组成混合提取液,超声辅助提取,经液液萃取和C18固相萃取净化后,以反相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线性范围0.05~5 mg/L,线性相关系数0.9992;检出限浓度0.04 mg/kg(添加剂预混料为0.06 mg/kg),定量限浓度0.1 mg/kg(添加剂预混料为0.2 mg/kg);配合饲料在0.05、0.25、0.5 mg/kg添加水平的回收率和精密度分别为83%~87%和5.9%~7.0%;三大类饲料平均回收率在81%-86%,相对标准偏差(RSDs)实验室内为3.3%~9.6%,实验室间为5.7%~6.6%。该方法操作简单、环保、灵敏,适用于各类饲料样品中炔雌醇的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