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7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集安市位于鸭绿江北岸,因气候较好被称为吉林省的小江南。由于耕地少(七山一水二分田),而且种植粮食作物产量低,从土壤和气候适宜山葡萄生长出发,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工栽培山葡萄,到目前已经发展近2667hm2,为国内最大的山葡萄产区,经济效益较高。主栽培品种有‘双红’‘双优’‘公酿一号’‘北冰红’。  相似文献   
92.
"雪兰红"是以山葡萄品种"左优红"(79-26-18×74-1-326)作母本、"北冰红"作父本杂交育成的酿造干红山葡萄酒新品种,2012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果穗圆锥形,平均单穗重145.2g,最大单穗重1236.1g;果粒圆形,平均粒重1.39g。果皮蓝黑色,果粉厚;果肉绿色,无肉囊;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和单宁含量及出汁率依次为19.50%、13.70g/L、0.398g/L、60.00%;酿造的干红山葡萄酒宝石红色,果香浓郁,具典型山葡萄酒风格,评酒鉴定分数比对照品种"左优红"酿制的干红山葡萄酒高5.6分。  相似文献   
93.
酿造干红葡萄酒新品种‘左优红’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31  
 ‘左优红’由‘79-26-18’与‘74-1-326’杂交育成。在吉林市地区果实9月中旬成熟。果粒圆形、蓝黑色, 单粒1.36 g, 果穗144.8 g。果实含可溶性固形物18.5% ~24.4% , 总酸1.191% ~1.447% , 出汁率66.4%。干红酒质好, 抗寒性强, 产量高, 抗病性强。  相似文献   
94.
1973 ~2005年对我国东北地区山葡萄抗寒的种质资源(品种、品系)进行种内杂交,并与果实高糖低酸、不抗寒的欧亚种酿造葡萄品种进行种间杂交、回交和重复杂交(8种杂交模式),共73个组合,杂种苗成活10 544株。共分离出低酸高糖3 049株,占杂种苗总株数28.9%。8种杂交模式果实总酸含量(低→高)排列顺序是: (山—欧) F2×欧亚种→ (山—欧) F1×欧亚种→山葡萄×欧亚种→ (山—欧) F1× (山—欧) F1→ (山—欧) F2× (山—欧) F2→ (山—欧) F2×山葡萄→ (山—欧) F1×山葡萄→山葡萄×山葡萄。果实糖含量(高→低)排列顺序是: (山—欧) F2×欧亚种→ (山—欧) F1×欧亚种→ (山—欧) F2× (山—欧) F2→ (山—欧) F1× (山—欧) F1→山葡萄×欧亚种→ (山—欧) F1×山葡萄→ (山—欧) F2×山葡萄→山葡萄×山葡萄。遗传规律是:山葡萄种内和种间杂交后代(F1~F4)果实总酸和糖含量性状分离,表现为连续分布,趋向于高酸和低糖亲本,杂交组合中高酸低糖亲本越多,分离出的高酸低糖单株越多,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已从(山—欧) F1×山葡萄、 (山—欧) F1× (山—欧) F1和(山—欧) F2× (山—欧) F2杂交模式中选育出酿造干红山葡萄酒新品种‘左优红’、品系94-7-75、94-8-168、98-17-121和酿造冰红酒新品系2002-1-135。  相似文献   
95.
96.
山葡萄种内杂交F1对霜霉病抗性遗传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宋润刚 《园艺学报》1998,25(2):117-122
通过田间自然鉴定和室内人工接种鉴定,研究了山葡萄种内杂交、自交和自然授粉实生的12个组合2580株杂种苗对霜霉病的抗性及其遗传特征。结果表明,山葡萄有抗霜霉病和不抗霜霉病的类型。后代组合群体的抗病性差异显著,呈连续性分布,表现出数量性状遗传特征,F1代感病级次高于亲中值,抗病类型的品种、品系中存在微效抗病多基因,后代群体抗病性主要由亲本抗病性所决定。已从通化3号×双庆、左山一自然授粉实生组合中选育出抗霜霉病的两性花新品系016、88-100和77-7-64。  相似文献   
97.
山葡萄霜霉病的研究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葡萄霜霉病为山葡萄的主要病害,随着山葡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霜霉病的危害也逐年加重,并直接影响酿酒山葡萄果实的优质和高产。霜霉病在我国山葡萄产区于6月下旬开始发病,8月上旬进入盛发期,目前尚未发现免疫品种或类型,没有一种农药能根除此病。现对目前我国山葡萄产区霜霉病发生、危害和研究现状及防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并对霜霉病的研究和防治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98.
以酿造冰红山葡萄酒新品种"北冰红"及酿造干红葡萄酒优良新品系94-7-75、98-8-1682、001-6-135为试材,进行结果枝不同时期摘心试验。结果表明:摘心时期特别重要,初花期、盛花期和生理落果期摘心,分别比开花前7~10 d摘心坐果率低8.0%、11.4%和15.9%,生理落果率高2.69%、5.26%和6.96%,减产14.9%、25.8%和30.1%。因此,上述4个品种品系适宜的摘心时期在葡萄树开花前7~10 d。  相似文献   
99.
为探讨施肥对山葡萄生产主栽品种双红、双优、左优红和北冰红,品系2001—6—135和98—8—165产量的影响,进行了不同时期施肥和施肥量的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单株产量平均4.2kg、比对照(CK)3.3kg增产27.3%。其中秋施有机肥,植株开花前7-10d亩施尿素45kg+过磷酸钙22.5kg+硫酸钾45kg,施肥5d后出现肥害,是山葡萄施肥量的临界点。秋施有机肥,植株萌芽期亩施尿素15.0kg+过磷酸钙7.5kg+硫酸钾15kg,开花前7-10d亩施尿素20kg+过磷酸钙10kg+硫酸钾20kg,果实着色期施二铵7.5kg和硫酸钾15kg,表现为坐果率高、果穗大,比CK增产63.6%。这个试验处理是山葡萄生产主栽品种双红、双优、左优红和北冰红,品系2001—6—135和98—8—165的较优施肥配比(N、P、K比例1:0.5:1)、施肥时期和施肥量,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0.
‘北冰红’是‘左优红’与‘84-26-53’杂交育成。果实在吉林市地区9月下旬成熟。果粒圆形、蓝黑色,单果1.30g、 果穗159.5ɡ,果实含可溶性固型物18.9~25.8%,总酸1.322%~1.481%,出汁率67.1%。12月上旬采收树上冰冻果实含可溶性固型物35.2%~37.0%、总酸1.341%~1.592%、出汁率22.0%,冰红酒酒质好,抗寒性强,产量高,抗病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