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8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5篇
  19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了确定普通差速离心法提取的小麦线粒体DNA(mtDNA)的纯度,以小麦肌动蛋白β亚基(β-Actin)、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大亚基(RabcL)和细胞色素C 氧化酶第三亚基(COXIII)基因的片段作为内参标记,依靠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对提取的mtDNA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普通差速离心法提取的mtDNA中混杂有核DNA和叶绿体DNA(ctDNA).对提取的mtDNA稀释后再进行内参法检测,结果发现,当mtDNA稀释到DNA原液的300~400倍时,混杂其中的核DNA已达不到PCR反应的敏感度,但mtDNA、ctDNA仍能满足作为PCR反应体系模板的要求.此时,提取到的mtDNA可视为无核DNA污染的细胞质基因组DNA.  相似文献   
82.
杂交小麦西杂5号及其亲本mtDNAs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小麦杂种优势组配与父母本线粒体DNA(mtDNA)差异的关系,以及小麦化学杀雄剂诱导小麦雄性不育与mtDNA的关系,利用RAPD技术对强优势杂交小麦新品种西杂5号及其母本FP2和父本MP2的mtDNA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50条引物中,有20条引物在父本和母本之间,6条引物在杂种和母本之间分别扩增出差异带.杂种和母本之间mtDNA的差异,说明线粒体传给子代时,mtDNA受到新的核基因型背景的影响,或者受化学杀雄荆作用发生了一定的变异;父本和母本问mtDNA存在较大的差异,说明它们的线粒体基因组成不同,这很有可能用作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选配的预测指标而加以深入研究或利用.  相似文献   
83.
8个草莓品种(系)果实特征香气成分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8个不同的草莓品种(系)为试材,分析草莓果实香气成分特点和差异,探索影响草莓香气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为品质特性研究和香味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感官分析和浸入式搅拌棒吸附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Imm-SBSE-GC-q MS),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供试草莓品种(系)的香气成分进行检测鉴定和比较分析。【结果】8个草莓品种(系)中共检测出挥发性物质46种,其中共有成分23种,γ-癸内酯在‘京桃香’中相对浓度最高,达259.25。2,5-二甲基-4-甲氧基-3(2H)-呋喃酮(DMMF)和沉香醇是构成‘玫瑰公主’(10-30-47)中香气的主成分。‘白雪公主-15’(w74-15)和‘白雪公主-6’(w74-6)的菠萝香气由独有成分2-甲基丁酸甲酯和特征香气物质丁酸甲酯、乙酸苄酯、丁酸乙酯、己酸甲酯、己酸乙酯、(E)-2-己烯醛、DMMF等共同作用形成。【结论】γ-癸内酯、丁酸甲酯、丁酸乙酯、己酸甲酯、DMMF、沉香醇、(E)-2-己烯醛是供试草莓品种(系)的主要特征香气物质。γ-癸内酯对‘京桃香’桃香味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84.
一例特异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mtDNA特异片段的克隆和测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具有同质同核的二角型小麦花药外露不育系与花药不外露突变不育系为试材,对其mtDNA进行了RAPD分析,筛选出特异片段S32-1582、OPAA16-1753,并进行克隆与测序。结果表明:花药外露型不育系与花药不外露型不育系细胞质内mtDNA存在明显差异,而ctDNA之间不存在差异;二角型花药外露型不育系转化为花药不外露型不育系,很可能是由于mtDNA自发的重排引起的。其差异片段S32-1582、OPAA16-1753序列与核基因组上的序列具有同源性;供试线粒体基因组能够在较短的演化时间内发生变异,从而引起二角型花药外露型不育系向花药不外露型不育系的变异,其特异质核互作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5.
为了更好地了解缅甸橡胶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基本特征,调查了缅甸的47个100 m2橡胶林样方的植物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通过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指数(H)、重要值(IV)、Simpson指数(D)和Sorensen系数(Cs)等方法,分析了橡胶林下植物物种组成以及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缅甸...  相似文献   
86.
在经典木糖醇发酵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布朗运动模拟发酵过程中客观存在的随机干扰因素,且考虑到发酵过程的迟滞性,从而构造了木糖醇发酵的随机延迟微分方程模型并证明了该模型全局正解的存在性、随机最终有界性和渐近性质。应用数值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实际可行性。  相似文献   
87.
孙瑞  孙朋飞  吴永红 《土壤学报》2022,59(1):231-241
周丛生物广泛分布于稻田生态系统淹水环境中,直接影响稻田养分的迁移转化过程及其生物有效性,但其是否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却鲜有报道。通过室内控制试验,利用延边(YB)、鹰潭(YT)和镇江(ZJ)的水稻土培养周丛生物,并研究了三种周丛生物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培养的周丛生物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组成;三种周丛生物的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延边周丛生物(YBP)的物种数和Chao1指数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处理(P <0.05)。皮尔森(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周丛生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与土壤pH、全磷、总有机碳和全锰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 <0.01)。此外,三种周丛生物的碳代谢活性存在显著差异(P <0.05)。其中,延边周丛生物(YBP)在整个检测期内的碳代谢活性最高,鹰潭周丛生物(YTP)的碳代谢活性最低。种子萌发试验结果显示周丛生物的存在显著提高了水稻种子的萌发率(最高18%)和α-淀粉酶活性(P <0.05),同时提高...  相似文献   
88.
基于SWAT模型的南渡江上游流域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评估未来气候变化对热带岛屿性森林流域径流的影响,以海南岛南渡江上游流域为例,构建本地化SWAT模型,基于CMIP6全球气候模式数据提取的气候变化信号,定量辨析了流域径流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南渡江上游流域年平均径流量16.1 m3/s,旱季和雨季径流量分别占年径流量的17%,83%;(2)1961—2020年南渡江上游流域年平均径流减少趋势不显著,其中旱季径流增加4.6%,而雨季径流减少9.9%;(3)流域旱季径流增加量远低于雨季径流减少量致使年平均径流量减少,旱季径流增加由降水增多所致,雨季气温升高引起蒸发加剧是造成径流减少的关键;(4)在CMIP6计划的SSP119,SSP126,SSP434,SSP245,SSP460,SSP370和SSP585路径下,21世纪不同时期研究区径流变化主要受降水变化的影响,而21世纪后期气候变化加剧会引起研究区径流变化幅度加大。研究区径流对降水变化的敏感性高于气温,降水变化主导未来时期南渡江上游流域的径流量变化。  相似文献   
89.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目前存在着互不隶属的林、地、铁3家公安机关,在管辖权划分上,森林公安机关管辖森工公司(林业局)各内部企事业单位及山场施业区,地方公安机关管辖居民区及职工家属大部分人口。由于林区95%以上是林业企事业单位和森林施业区,大部分案件都发生在森林公安机关辖区内,而在侦查破案过程中,森林公安机关却往往还要进入地方公安机关辖区办案和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90.
如今,让果树冬开花、春结果,在山东莱阳市广大农村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情,这种反季种果新技术愈来愈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沐浴店镇青岚口村是一个仅有80多户的村庄,家家户户种樱桃,靠发展反季农业尝到了甜头,全都致了富。广大农民利用大棚调温技术,对棚内温度根据果树生长期合理调节,加快了生长期,使大樱桃较常年提前50多天上市,且售价不菲,最高可达80元/kg。据果农刘克兰介绍,去年她种的两个大棚大樱桃每棚收入6千多元,今年估计纯收入可达2万元。反季樱桃富农家@孙瑞$山东省莱阳和平集团政宣部 @宗贤$山东省莱阳和平集团政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