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1篇
综合类   25篇
畜牧兽医   5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试验旨在研究牛大力多糖对育肥期海南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体重(68.11±1.20) kg、健康、阉割的育肥期海南猪32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猪饲喂基础日粮,牛大力多糖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牛大力多糖。预试期7 d,试验期7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牛大力多糖组海南猪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降低(P<0.05);猪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M (IgM)、免疫球蛋白A (IgA)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牛大力多糖组Chao1物种的丰富度显著降低(P<0.05);在门水平上,脱硫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在科水平上,普雷沃菌科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Muribaculaceae、肠杆菌科、脱硫弧菌科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22.
23.
为研究日粮粗纤维水平对定安鹅生产性能及器官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遗传背景一致、体重相近[(1384.33±0.76)g]的28d定安鹅120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分别饲喂粗纤维水平为4.29%、5.29%和6.29%的日粮。试验期为35d。结果表明:(1)5.29%粗纤维组末重和日增重较6.29%粗纤维组分别提高13.57%和27.95%(P<0.05);5.29%粗纤维组采食量比4.29%和6.29%粗纤维组提高5.72%和7.95%(P<0.05);5.29%粗纤维组料重比较6.29%粗纤维组降低16.05%(P<0.05)。(2)5.29%粗纤维组屠宰率、半净膛率、腿肌率和胸肌率分别比4.29%和6.29%粗纤维组分别提高1.64%和2.28%、0.38%和1.03%、0.51%和9.45%、4.31%和6.84%(P>0.05)。腹脂率随着粗纤维水平的提高有下降的趋势(P>0.05)。(3)与4.29%和6.29%粗纤维组相比,5.29%粗纤维组心、肝、胃、肌胃及脾脏指数分别提高5.31%和2.43%、6.15%和5.03%、10.45%和7.29%、11.45%和7.94%、1.65%和2.50%(P>0.05)。综合认为,5.29%粗纤维可使35~70d定安鹅获得较优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4.
为研究复合酶对菌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共设2个处理组,试验组:菌草+400 g/t复合酶制剂;对照组:菌草。结果表明:(1)试验组粗蛋白质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乳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pH、丁酸和氨态氮浓度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分析得出,添加复合酶制剂可明显改善菌草青贮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25.
为了鉴定和分析海南黑山羊与其F1代杂交羊(努比亚山羊公羊与海南黑山羊母羊杂交)背最长肌中差异表达的mRNA和lncRNA,试验以6月龄海南黑山羊及其F1代杂交羊公羊为试验动物,逐头采集背最长肌样品,采用RNA-Seq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两种山羊背最长肌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运用DESeq软件鉴定两种山羊背最长肌组织间差异表达的mRNA和lncRNA,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同时对差异表达的lnc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海南黑山羊及其F1代杂交羊背最长肌间存在276个差异表达的mRNA,其中1个mRNA只在海南黑山羊背最长肌中表达,2个mRNA只在F1代杂交羊背最长肌中表达;在273个共同表达的mRNA中,根据差异倍数大小,排名前10位的分别是NDUFB5、TMEM237、LOC102170968、TXLNB、GPR63、OSBPL1A、KERA、LOC108638040、BMF、HSP70.1。存在145个差异表达的lncRNA,其中16个只在海南黑山羊背最长肌中表达,7个只在F1代杂交羊背最长肌中表达。276个差异表达基因共富集在50个G...  相似文献   
26.
海南五指山猪生长发育性能测定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1月龄五指山猪30头、按照体重接近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饲喂精粗比例为1∶3白勺饲料,试验期为30个月,结果表明,五指山猪的6月龄体重仅8.41 kg,30月龄体重为24.88 kg,生长速度和体尺指标明显低于我国的其它小型猪种,也明显低于异地保种的测定结果,分析认为五指山猪达到体成熟的时间应在24月龄以上.  相似文献   
27.
采用 PCR–SSCP、PCR–RFLP 技术,对海南五指山猪封闭群及其近交系、海南黑猪2个品系(临高猪、屯昌猪)的 POU1F1基因外显子4、外显子5、外显子6、内含子3的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猪 POU1F1基因外显子5、外显子6不存在多态性,内含子3、外显子4存在2个等位基因和3种基因型;在外显子4基因座上,五指山猪、临高猪、屯昌猪呈 Hardy–Weinberg 平衡状态,五指山猪近交系呈不平衡状态,4个猪种群的遗传多态性均处于中度多态(0.250.5);利用 SPSS 软件分析五指山猪 POUIF1基因内含子3和外显子4基因的多态性与其3个生长阶段体质量的相关性,发现引物 P1与 P4不同基因型个体体质量的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28.
为了鉴定和分析五指山猪背部和腹部皮下脂肪组织中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和信使RNA(messenger RNA, mRNA),采用RNA-Seq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五指山猪皮下脂肪组织中的lncRNA和mRNA进行分析筛选,运用DESeq鉴定背部和腹部皮下脂肪组织中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RNA,并对差异表达的lnc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分析。结果显示:在五指山猪皮下脂肪组织中共鉴定出12 875个lncRNA,其中正义型10 155个、反义型278个、内含子型246个、基因间型2 196个;在背部与腹部皮下脂肪间,存在184个差异表达的mRNA,其中前十位分别是ZIC1、ZIC4、HAND2、CCBE1、RPH3A、ISM1、ANXA8、SLITRK4、DSG2、EVPL,存在45个差异表达的lncRNA,其中6个只在背部皮下脂肪中表达、18个只在腹部皮下脂肪中表达;获得差异表达lncRNA的靶基因共109个,包括顺式作用的靶基因和反式作用的靶基因。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lncRNA和mRNA调控猪皮下脂肪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9.
采用常规方法对3~12月龄原产地五指山小型猪两个品系的部分血液进行16项生理和12项生化指标测定和分析,并与其他小型猪的同类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五指山小型猪品系内绝大多数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性别间差异不显著,仅生理指标中的血小板和粒细胞分类计数和生化指标中的甘油三酯差异显著(P<0.05),在品系间,五指山猪黑系与白系在血小板计数(PLT)、嗜酸性粒细胞(EO)、嗜碱性粒细胞(BASO)3个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球蛋白(GLB)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0.
孙瑞萍  王峰  魏立民  晁哲 《中国猪业》2013,(Z1):130-131
1品种保护1.1资源的整理与保种核心群的扩建以海南五指山猪原种场现有种猪为基础,课题组成员在过去产地调查基础上,扩大调查范围,进入交通不便或没有引入过其他品种的山区(保亭、三亚、五指山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和挑选。凡基本符合五指山猪标准的猪均列为候选猪并登记下来,尽可能多地收集了一些无血缘关系的公母猪,尤其是公猪。随后改核心群为开放式,不管何时、何地,只要发现符合条件的猪就可选进核心群。根据调查的结果,经进一步鉴定后,共30头五指山猪引进饲养基地,其中公猪2头、母猪8头进入核心群饲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