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1篇
  19篇
综合类   33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61.
蚯蚓粉作为畜禽养殖业的饲料添加剂,不仅可以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提高畜禽产品的品质,而且还可以提高畜禽的免疫能力,此外利用蚯蚓还可以治疗多种畜禽疾病。因此利用畜禽粪便、垫草等养殖业的固体废弃物饲养蚯蚓,不仅能够降低这些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还能为畜禽养殖业提供优质的动物性蛋白质饲料。  相似文献   
62.
蚯蚓体腔液及粗组分体外抗菌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钢圈法测定蚯蚓体腔液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绿脓杆菌(pseudodomonas aeru ginosa )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抑制作用,并利用微量平板稀释法测定蚯蚓体腔液对绿浓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如下:蚯蚓体腔液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没有抑制作用、对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浓度为0.1g/ml时绿脓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53cm;蚯蚓体腔液对绿脓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6.25mg/mL。体腔液用85%的硫酸铵沉淀、截留分子量为10kDa和1kDa的超滤膜进行超滤,得到分子量分别为大于10kDa、1kDa~10kDa、小于1kDa的三种组分ECP1、ECP2、ECP3。用钢圈法测定了ECPl、ECP2、ECP3对绿脓杆菌的抑制作用,其中ECP3的抑菌作用最强,ECP1、ECP2和ECP3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7.68mm、11.44mm和16.8mm。ECP3对绿脓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018mg/mL。  相似文献   
63.
由于畜牧业规模养殖的不断扩大,养殖场引起的环境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不少养殖场粪便随地堆积,污水任意排放,严重污染周围环境,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养殖场本身的卫生防疫,降低畜产品质量,这不仅影响了畜禽养殖的整体效益,而且对人类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以致成为公害。目前,畜牧业环保已经引起了我国环保部门和农业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4.
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现状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120,自引:15,他引:105  
该文依据中国农业废弃物数量大、品质差、价格低、危害多的污染特点和农业废弃物作为能源、肥料、饲料和材料的资源化利用现状,分析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潜力以及在资源化过程中的限制因素和技术瓶颈,并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提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发展战略思路和战略重点,发展生态农业、走循环经济的对策;提出了依靠政策引导、技术支撑和资金投入,大力发展生物质经济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5.
本文论述了有机畜牧业产生的背景,并明确了有机畜牧业的内涵.通过分析国外有机畜牧业发展历程、认证标准,着重探讨我国发展有机畜牧业的优势和必要性,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66.
畜牧生态工程的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畜牧生态工程(Livestock Eco-engineering,LEE)是把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用于畜牧实践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领域。它吸收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组建成以畜牧业为中心,动物、植物、微生物相匹配的复合畜牧生产体系,形成一个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俱佳、可持续发展的人工农业生态系统。依据陆地、水体及水陆交错带的生物学特性,畜牧生态工程强调资源的合理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本文给出了复合畜牧生态工程的概念、特点和分类体系。论述了畜牧生态工程的设计原理并简要介绍了西安种猪场生态工程模式。  相似文献   
67.
聚丙烯酰胺对蚯蚓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聚丙烯酰胺作为全球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水处理剂,而其排放到环境中可能会对生态环境形成潜在的威胁。该研究在人工土壤条件下,通过急性和亚急性暴露试验研究了聚丙烯酰胺和丙烯酰胺对赤子爱胜蚓存活、生长和繁殖的影响,旨在评价聚丙烯酰胺和丙烯酰胺对蚯蚓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和丙烯酰胺对蚯蚓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大于2000和164.01?mg/kg,聚丙烯酰胺比丙烯酰胺毒性低;在急性和亚急性毒性暴露期内,聚丙烯酰胺对蚯蚓的存活和生长无显著影响;而当丙烯酰胺浓度大于100?mg/kg时即对蚯蚓的存活和生长产生显著的影响(P<0.05)。聚丙烯酰胺和丙烯酰胺均对蚯蚓的繁殖能力有非常显著的影响(P<0.05)。因此残留于污泥中的聚丙烯酰胺对环境有一定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68.
面对新阶段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代表的是一种全新的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既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要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所面临的生产停滞、生态破坏严重和农业资源过于浪费等问题给农村建设带来严峻的挑战。只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才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唯一出路。用生态学的原理指导农业生产,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生态模式,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原理和技术进行农业景观规划,从而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69.
中国蚯蚓资源研究:Ⅰ.名录及分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满足中国蚯蚓分类学、蚯蚓生态学研究和蚯蚓资源开发的需求,本文综述了2005年10月前记录的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陆栖蚯蚓(寡毛纲:后孔寡毛目)的名录及其分布,共9科28属306种(含亚种)。其中1990年后发现的新种(包括台湾地区)有59个种(含亚种)。  相似文献   
70.
以赤子爱胜蚓为生物载体,在蚯蚓饲料中添加亚硒酸钠进行富硒蚯蚓培养试验,利用蚯蚓的生物富集作用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以存活率、硒含量为优化指标,研究5种硒浓度(20、40、60、80、100 mg·kg-1)和4种培养时间(第15、30、45、60 d)对蚯蚓生长和硒含量的影响规律,筛选存活率高、硒含量高、培养时间短的富硒蚯蚓培养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蚯蚓饲料中亚硒酸钠含量越高、培养时间越长,蚯蚓的存活率越低,硒含量越高,且当硒添加量为80 mg·kg-1,培养时间为45 d时,培养条件最优,此时蚯蚓体内硒含量可达33.25 mg·k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