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9篇
  1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19篇
园艺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玉米联合收获机结构复杂。运动部件多且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对所有摩擦部位进行及时、仔细、正确的润滑保养很重要,不仅可以提高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可靠性,减少摩擦力及功率的消耗,还可以提高机械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2.
设施农业以目光温室及塑料日光大棚为主,种植优质高产的果蔬、花卉等反季节农产品。  相似文献   
23.
山西南部是山西棉花的主要产区,占全省棉花面积的90%以上,种植面积约为10万hm2,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之一,也是全国优质棉基地之一.但近两年来棉花产量锐减,多数棉田子棉单产在3000 kg·hm-2左右,皮棉单产1125 kg·hm-2左右,棉农总投入不少,但总收益不高.  相似文献   
24.
25.
以早熟的苏联棕棉为母本,高产抗逆性强的晋棉25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3年参加山西省南部中熟棉品种区域试验,2004年参加山西省南部中熟彩色棉新品种生产试验。2005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生长势较强,植株筒形,铃较大,吐絮畅,较白色棉烂铃少,纤维棕色,较深,子皮棉均色调柔和美观。生育期126天,结铃性强,单株成铃17.9个,铃重5.2 g,衣分33.9%~37.0%;出苗快,出苗齐,对棉铃虫棉蚜都有一定的耐性。2产量表现2003年区域试验中,平均每公顷子棉产量3064.5 kg,皮棉939.0 kg,为对照晋棉31号的84.3%,2004年生产试验,平…  相似文献   
26.
谈种子企业的发展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加强科技创新力度、做好宣传与示范工作、提升品牌形象、建立与完善营销网络及售后服务体系等方面对种子企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做好种子工作、促进种子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运彩N3738"是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绿色棉新品种,2007年2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晋审棉2007003),适宜黄淮流域棉区及新疆中早熟棉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28.
1995~2000年山西棉花所承担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棉花早熟种质材料创新研究.(1)选育特早熟棉花种质材料,要求生育期在黄淮棉区夏直播条件下100天以内,产量达到推广品种80%以上,纤维品质符合纺织工业纺纱(中支纱)要求,绒长27mm以上,比强度19 cN@tex,麦克隆值3.8~3.9,抗枯萎耐黄萎.(2)适应我国新形势的需要,提高短季棉的优质育种,选育高强纤维的早熟材料,比强度25 cN@tex-1,麦克隆值3.7~4.2.经过攻关,选育的短季棉品系有两个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29.
利用远缘杂交与半配合法选育抗蚜棉花新品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栽培种陆地棉晋棉6号(G hirsutnm,2n=52)作母本、野生种异常棉(G anomalum,2n=26)作父本,采用对杂交铃喷(滴)GA3(45 mg/L),NAA(50 mg/L)和离体培养杂交当代幼胚技术,对F1幼苗进行染色体加倍,以克服杂交当代不亲和性及其后代不育性。F2~F3连续用晋棉6号作父本回交转育,以抗蚜虫、抗枯萎、抗黄萎、早熟、高产为目标,自F4连续11代定向选择与鉴定,应用棉花半配合育种技术快速稳定远缘杂交后代,克服了远缘杂种后代各种性状长期疯狂分离的现象,育成了特早熟抗蚜棉花新品种晋棉51号。  相似文献   
30.
1品种来源 棉花新品种晋棉52号(原品系汾选339)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1998年以丰产、优质材料BD 111-1为母本,抗病、早熟材料抗124作父本进行杂交,2002年从F4中选出优异单株;2003年进行株行试验,表现比对照品种晋棉21号增产20%;2004年参加品鉴试验,2005-2006年参加品比试验,2007-2008年参加山西省特早熟棉花生产试验。2009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