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19篇
综合类   21篇
畜牧兽医   161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为明确植物根际促生菌Gnyt1菌株的特性及其分类学地位,以菌株Gnyt1为对象,对其促生特性、生物学特性以及对植物的影响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结合表型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RNA基因的序列信息等多种方法确定了Gnyt1的分类地位。结果显示,菌株Gnyt1固氮酶活性为3193.07 nmol C_2H_4·h~(-1)·mL~(-1),能高效溶解无机磷和有机磷,能同时分泌植物生长素(IAA)、赤霉素(GA_3)、玉米素(t-Z)等3种植物激素,对温度和pH的耐受性好,对青霉素、链霉素、罗红霉素、头孢拉定4种抗生素没有耐药性,对青稞、番茄、油菜、当归、苜蓿5种作物均无致病性,促生性状相对稳定,对青稞有明显的促进生长、提高产量的作用。初步确定其分类地位为蕈状芽孢杆菌。研究结果显示Gnyt1菌株综合特性优良,具进一步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2.
我国草地土壤微生物生态研究进展及浅评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从我国草地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数量和生物量研究,人为措施对草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微生物在草地生态系统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中的作用及有益微生物筛选和应用研究等方面对我国草地土壤微生物生态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浅评,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3.
[目的]对白三叶根际解无机磷菌株进行筛选、鉴定及促生效果研究,以期为收集优良溶磷菌菌种资源奠定基础。[方法]对贵州省种植的白三叶根际溶磷菌进行分离筛选,并测定其溶磷、分泌IAA能力及促生效果。[结果]白三叶根际存在数量多且溶磷能力各异的溶磷菌株,其中菌株RW2、RW6和RW18对磷酸钙中磷的溶解能力较强,溶磷量分别为337.39、447.45与462.03μg/ml;菌株溶磷量与分泌有机酸量之间无显著线性关系;分泌IAA量最高的是菌株RW2,为12.69μg/ml,其次为菌株RW18,为12.34μg/ml;16SrDNA序列分析将RW2、RW6和RW18菌株初步鉴定为勒克氏菌属(Leclerciasp.),菌株RW18对白三叶幼苗促生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其株高、根长、根重及地上生物量分别提高110.98%、89.17%、346.17%和242.22%,具有作为促生菌利用开发的潜力。[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研发溶磷菌和复合接种剂提供了菌种和科学依据,同时也为缓解贵州地区贫瘠土地磷素供给、节约磷矿等资源、降低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以及保障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4.
采用PKO无机培养基,从地八角根际分离具有溶磷能力的菌株,通过溶磷圈法筛选出7株解磷能力较强的菌株进行深入研究。利用钼蓝比色法对菌株在液体培养条件下的溶磷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筛选的菌株分解磷酸钙的能力差异不大,溶磷量在123.37~135.23μg/mL之间,各菌株的溶磷量与分泌有机酸量、培养介质pH值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各菌株均具有分泌IAA能力,大多数菌落呈淡黄色或乳白色、不规则、不透明、扁平、无色素;除1株菌表现为中性外,其他6株表现为产碱性;所有菌株在以甘露醇、蔗糖、1/2甘露醇+1/2蔗糖、葡萄糖、木糖、麦芽糖取代蛋白胨的碳源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其中,DBR2菌株经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肠杆菌。  相似文献   
135.
高寒生态脆弱区不同扰动类型草地植被群落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实地调查及实验室方法测定天祝高寒生态脆弱区5种扰动生境(一年生草地、多年生草地、围栏草地、牧道草地及"黑土滩"草地)的植被群落状况。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组成在一年生草地中99%为燕麦、多年生草地中80%为垂穗披碱草和无芒雀麦、3种天然草地中以嵩草、苔草、针茅、珠芽蓼、棘豆、委陵菜为主。群落高度、植被盖度及地上生物量在一年生草地中都相对较大,是人为因素(如农耕)干扰最强,其优势度随时间推移而上升,生境内植物种类多样性下降;而优势度在"黑土滩"草地中呈现低水平,是自然环境压力包括生物因素(如鼠类)干扰最强,原始植被破坏程度高,需要进行大量植被恢复工作,其群落高度、植被盖度及地上生物量也相对较低;其他生境的优势度随着放牧程度的增加而减小。由此可见,放牧和鼠害仍然是高寒草甸生态破坏的一个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6.
PGPR微生物肥代替部分化肥对豌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前期从植物根际分离的促生菌(PGPR)进一步测定,筛选出5株优良溶磷菌株和1株根瘤菌株,并利用其制成PGPR微生物肥,研究其替代20%~30%化肥对豌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LM4-3、LH12-3、Lx191、Jm92、LHS11与GDB27互不产生拮抗,可制成PGPR微生物肥,研制的PGPR微生物肥替代20%化肥可使豌豆株高增加6.3%,经济产量提高3.2%,减少可购买性投入220.00~358.00元/hm2。  相似文献   
137.
采集甘肃省通渭县华家岭燕麦主产区燕麦根腐病病株,用组织分离法分离致病菌,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病原菌,以明确引起甘肃省燕麦根腐病病原菌种类,为该病害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结果 表明:从燕麦病根分离并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5株真菌,Y2为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Y5为禾谷镰刀菌(F.gramineae)、Y13为串珠赤霉菌(Gibberella moniliformi)、Y18为G.acuminata、Y31为燕麦镰刀菌(F.avenaceum).致病性测定表明5株真菌均为燕麦根腐病的致病菌,以禾谷镰刀菌致病力最强,茄病镰刀菌致病力最弱,病情指数分别为79.69与47.00.其中茄病镰刀菌、G.acuminata、串珠赤霉菌引起燕麦根腐病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38.
成都高尔夫球场草坪草主要病害病原鉴定及防治对策初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四川成都国际高尔夫俱乐部球场草坪草病害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鉴定出病原真菌28种,其中主要病原真菌有11种,对主要病原的特征作了描述。同时对该高尔夫球场草坪草病害管理提出了具体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39.
促进植物生长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11,他引:19  
从禾本科等植物根际分离具有固氮、溶磷、产生植物激素及分泌抗生素等功能的PGPR菌株研究成为微生物学研究及生物-生态肥料开发的一个重要领域和热点。介绍了PGPR菌的含义、特征及主要种类以及PGPR菌在农牧业中的应用现状,同时对其研究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作了简评。  相似文献   
140.
由西班牙著名植物生态学家Pugnaire,F .I .等多位专家编写的《功能植物生态学手册》(Handbookoffunction alplantecology)一书已于 1999年出版。该书阐述了功能植物生态学的诸多方面 ,共 90 0多页 ,五篇二十四章。第一章简介了生态学的历史、目的及功能方法的潜力。功能植物生态学是一门专门研究整体植物因环境因素变化引起的植物功能反应的科学。书的第一篇 (4章 )即植物结构及生长型 ,包括地下、地上生长、光合有机体 (单细胞藻类、地衣、苔藓和更苏植物 )适应干化的能力等章节 ;第二篇 (3章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