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5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76篇
林业   449篇
农学   246篇
基础科学   318篇
  350篇
综合类   1911篇
农作物   279篇
水产渔业   157篇
畜牧兽医   753篇
园艺   258篇
植物保护   127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4篇
  1959年   6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研究了不同浓度萘乙酸(NAA)对黄瓜根、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萘乙酸对黄瓜根、芽的生长影响不同,与对照相比,萘乙酸在0.000 1~0.01 mg/L浓度范围内促进黄瓜根、芽生长,最佳浓度为0.000 1 mg/L.当浓度超过1 mg/L时,萘乙酸则明显抑制黄瓜根、芽生长,当浓度为10 mg/L时,黄瓜幼苗出现烂根现象.  相似文献   
992.
蔗扁蛾是近年来随巴西木的大量进口而从国外传入我国的 1种危害性极大的突发性检疫害虫 ,该虫原产非洲 ,后陆续扩散到欧洲、拉丁美洲和西印度 ,2 0世纪 80年代传入美国佛罗里达和夏威夷 ,欧洲和地中海区域植保组织 (EPPO)、亚太地区植保组织 (AP PO)和北美地区植保组织 (NAPPO)先后将其列入检疫害虫加以控制 ,希腊、丹麦、法国等国曾有发生后被铲除。而我国自程桂芳等1 997年首次报道在北京发现蔗扁蛾以来 ,短短 3年时间 ,广东、海南、福建、河南、新疆、四川、上海、江苏等省相继发现该虫危害 ,目前已成为北方地区温室花卉生…  相似文献   
993.
姚建民 《植物保护》1992,18(5):31-32
全蚀病是禾顶囊壳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Sace.)Arx et Olivier)引起的根部土传病害,危害多种禾本科作物和牧草,但主要危害麦类作物,特别是小麦。Smith(1884)首先在英国报道了小麦全蚀病。本世纪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产麦国家均造成严重危害。我国自1963年以来,山东、宁夏、内蒙、甘肃等20个省市均有小麦全蚀病发生的报道,其中山东、甘肃受害尤重。玉米是禾顶囊壳菌的转株寄主,这是早有记载的,人工接种可轻度感染,一般不表现症状。多年来仍将玉米做为小麦的轮作作物,以控制小麦全蚀病。1986年,辽宁省首先发现禾顶囊壳菌严  相似文献   
994.
本文系统综述了我国寄生杂草研究的新进展。首先试分了寄生杂草的类型和划分方法,对种类与分布进行了概述;其次从种子萌发与休眠、寄生习性、繁殖与传播等方面概述了寄生杂草的生物学特性;着重阐明了不同寄生型质体的发育与退化、结构与功能、吸器的发育、结构与功能以及二者之间的补偿关系,强调了寄生杂草的危害性,总结了防除方法,最后还综述了寄生杂草的开发利用,变害为利。  相似文献   
995.
无根藤(Cassytha filiformis L.)属樟科(Lauraccae)无根藤属,是该科唯一的寄生性植物。无根藤与菟丝子(Cuscuta spp.)有本质的区别。前者的藤茎因含叶绿素而呈绿色或褐绿色;花属穗状花序,白色,果实属浆果,内含种子1枚。后者属旋花科(Covolulaceae)菟丝于属;藤茎呈白色或紫红色;花属球状花序,白色、黄色或粉红色;果实属蒴果,内含种子2—4枚。  相似文献   
996.
正为了切实做好北流市主要动物疫病免疫工作,确保全年动物防疫工作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广西北流市制定了实施动物疫病免疫工作的规范及要求。1总体要求及进度对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和小反刍兽疫等5种动物疫病实施了强制免疫,群体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0%以上,其中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抗体总体合格率保持在70%以上。对狂犬病实施全面免疫,年末免疫密度达90%  相似文献   
997.
动物免疫抗体监测是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的关键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推动免疫抗体监测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998.
为了评价苯氧威在甘蓝和土壤中的安全性,指导其在甘蓝上规范使用,2014年在山东烟台、江苏南京、天津等地进行了苯氧威在甘蓝、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试验和最终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苯氧威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分别为1.6~1.9d和1.9~2.3d;苯氧威有效成分剂量为90g·hm~(-2),分别分2次和3次喷施,最后一次施药后3、7、14、21d的甘蓝和土壤中均未检出苯氧威(0.02mg·kg~(-1)),因此建议苯氧威在甘蓝上施用的安全间隔期为3d。  相似文献   
999.
以盆栽1年生毛籽金花茶、凹脉金花茶和平果金花茶3种金花茶实生苗为试材,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环境的方法对其叶片进行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其电解质外渗率,结合Logistic方程得出3种金花茶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并测定不同温度下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3种金花茶叶片相对电导率随温度降低呈"S"型上升,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4.25、-13.25、-12.62℃,耐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毛籽金花茶凹脉金花茶平果金花茶。  相似文献   
1000.
乡镇畜禽品种改良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有的畜牧禽类进行改良,可以优化畜禽质量,得到更加优良的品种,推动对我国畜牧业发展进步有着重要意义,是我国畜牧养殖业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文章通过分析我国乡镇畜禽品种改良工作现状,找出了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实际经验提出了对解决问题而言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