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65篇
  免费   304篇
  国内免费   533篇
林业   1349篇
农学   823篇
基础科学   1261篇
  721篇
综合类   5369篇
农作物   690篇
水产渔业   543篇
畜牧兽医   4122篇
园艺   1141篇
植物保护   483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87篇
  2022年   303篇
  2021年   259篇
  2020年   311篇
  2019年   496篇
  2018年   463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588篇
  2015年   561篇
  2014年   895篇
  2013年   653篇
  2012年   635篇
  2011年   736篇
  2010年   657篇
  2009年   670篇
  2008年   629篇
  2007年   685篇
  2006年   588篇
  2005年   572篇
  2004年   437篇
  2003年   426篇
  2002年   367篇
  2001年   605篇
  2000年   565篇
  1999年   494篇
  1998年   360篇
  1997年   399篇
  1996年   337篇
  1995年   278篇
  1994年   308篇
  1993年   263篇
  1992年   248篇
  1991年   225篇
  1990年   166篇
  1989年   190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70篇
  1985年   64篇
  1984年   65篇
  1983年   63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42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7篇
  1963年   9篇
  1960年   6篇
  195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4 毫秒
991.
文章以青铜峡市小坝村600 m^3沼气工程进为例行监测,通过监测其越冬运行状况和技术关键,评价分析了工程在供农户用气过程中的效益状况,并分析了工程对农业、农村环境的影响,以期探讨北方地区沼气工程持续运行的技术关键及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992.
三年桐、千年桐感染枯萎病病原菌后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枯萎病是油桐毁灭性病害。中国广泛种植的油桐有三年桐和千年桐,三年桐易感枯萎病,千年桐抗枯萎病。为探讨三年桐与千年桐在枯萎病应答过程中的差异,在对油桐枯萎病灾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并进一步探讨三年桐、千年桐接种枯萎病病原菌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油桐枯萎病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接种试验显示千年桐在接种尖孢镰刀菌后SOD、POD、CAT较三年桐均呈现较高活性,在接种后SOD、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CAT活性升高并维持高活性,MDA含量变化不明显;三年桐SOD活性和MDA含量均先升高后降低,POD活性先降低再升高,CAT活性先降低后升高又降低。千年桐作为抗病种,其抗病性可能与其本身具有较高的SOD、POD、CAT活性有关,并且和病原菌感染后酶活上升有关;三年桐为易感病种,接种后SOD、POD、CAT活性有变化,但仍不能抵御病原菌的危害。  相似文献   
993.
Leak Detection and Repair(LDAR)技术是对工业生产活动中工艺装置泄漏现象进行发现和维修的一种技术。以国内某炼油装置设备管阀件泄漏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为例,应用LDAR技术开展炼油装置泄漏检测并统计数据,计算VOCs泄漏损失量。结果表明:泄漏部位主要是阀门盘根,法兰、丝堵、接头等连接件,泵轴密封,排凝、放空等开口管道;通过泄漏损失量计算可知,该原油加工能力为500×104 t/a的炼油企业,每年泄漏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约400 t/a,其中泄漏检测结果不低于10 000μmol/mol的泄漏源在炼油装置泄漏损失评估中起主要作用,是设备泄漏造成损失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企业泄漏维修效果进行了评估,该企业炼油装置可以降低50%以上的VOCs泄漏损失量。(图6,表2,参8)  相似文献   
994.
滨海重盐碱地园林绿化用柽柳良种‘海柽1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柽1号’是对滨海地区中华柽柳筛选的优良变异单株选育得到的良种。该品种枝叶浓密,生长期长,开花少,干性强,生长迅速,景观效果优良,同时该品种高耐盐,耐干旱和水淹,且易扦插繁殖,成林技术简单,是滨海重盐碱地景观绿化的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995.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卖难买贵"现象的频频出现,农产品销售问题越来越受到政策层和农产品生产企业的重视。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面临着众多的发展瓶颈,新型的农业电商模式的各个环节正处于完善过程中。通过分析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存在的问题和正在崛起的电商销售模式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构筑"三网合一"平台、建立基于一定契约关系的农产品消费群体、制定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可追溯体系、研究和实施农产品销售的体验机制等推动农产品电商销售新模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明确新疆小麦材料中慢锈基因Lr34/Yr18、矮秆基因Rht-B1b、Rht-D1b及Rht8基因的等位变异组成和分布,以帮助小麦育种者进行慢病性品种选育和株高改良奠定基础。【方法】使用csLV34、NHBF.2与WR1.2、NH-BF.2与MR1、DF与MR2、Xgwm261标记,对新疆小麦材料中慢锈基因Lr34/Yr18和矮秆基因Rht-B1b、Rht-D1b和Rht8的分布情况进行分子标记鉴定。【结果】在鉴定335个品种(系)中,含Lr34/Yr18的材料占总数的9.25%,可见含Lr34/Yr18慢病基因在新疆小麦育种材料中比较匮乏;有129个材料携带Rht-B1b基因,占总数的38.51%。221份携带Rht-D1b基因,占总数的65.97%;检测Rht8基因,有61份材料扩增出192 bp片段,占总数的18.21%。对于矮杆基团,同时扩出Rht-B1b/Rht-D1b/Rht8基因的材料有11份,占3.28%,扩出Rht-B1b/Rht-D1b基因的有70份,占20.9%,扩出Rht-B1b/Rht8基因的材料有8份,占2.39%。扩出Rht-D1b/Rht8基因的材料有22份,占6.57%。新疆育种材料中以Rht-B1b/Rht-D1b基因占主导地位。【结论】csLV34、NH-BF.2与WR1.2、NH-BF.2与MR1、DF与MR2、Xgwm261标记可以方便、快速、准确地检测Lr34/Yr18、Rht-B1b、Rht-D1b与Rht8基因,能作为小麦材料慢锈基因与矮秆基因鉴定的有效工具,直接利用此标记进行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997.
白冠长尾雉     
<正>不愧名字中有"长尾"两字,白冠长尾雉雄鸟超长的尾羽曾被用来制作京剧演员的头饰,是所有鸟类中尾羽最长的,也是雉科长尾雉属中的佼佼者。白冠长尾雉为中国特有种,随着栖息地的丧失和破碎化,在野外已不多见。世界雉类协会、国际鸟类保护联盟和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均将其列为易危物种。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将白冠长尾雉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建议将其提升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尾羽最长的鸟白冠长尾雉雄鸟头顶、颌部、颈及颈后均为洁白色,面部为一带状黑色区域,且延伸至脑后形成一道环绕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对川西亚高山云杉低效林不同大小林窗(面积50 m2、100 m2、150 m2)改造,以未处理作为对照,采用氯仿熏蒸浸提法研究了林窗改造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及其垂直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林窗改造,林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具有显著提升,其中,林窗面积越大,提升效果越显著。各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均表现为:150 m2(L3)100 m2(L2)50 m2(L1)对照(CK);3种大小面积林窗和对照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均表现为上层(0~5 cm)中层(5 cm~10 cm)下层(10 cm~15 cm);且林窗改造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表层富集特性,林窗面积越大,上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所占比例越低。  相似文献   
999.
对沐川县青钱柳资源分布和生长特性进行了调查,并制定出了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施肥对春小麦籽粒中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磷酸二铵提高了籽粒中蛋白质、P和Zn的含量;喷施锌肥提高了籽粒中Cu和Zn的含量,降低了Ca和Mg的含量;喷施硒肥能显著提高籽粒中Se的含量;喷施锌硒混合肥提高了籽粒中Se的含量,降低了P、Mg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