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3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3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沙葱总黄酮在体外条件下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红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在筛选建立红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时所需的最适H2O2浓度和作用时间及沙葱总黄酮安全浓度范围的基础上,将试验分为空白对照组、H2O2损伤组、不同浓度沙葱总黄酮组(沙葱总黄酮在细胞悬液中的终浓度分别为30、130、260、390和520μg/mL),每组9个重复,评价沙葱总黄酮对红细胞溶血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沙葱总黄酮能显著抑制H2O2损伤引起的红细胞溶血(P0.05),且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与H2O2损伤组相比,130、260和520μg/mL沙葱总黄酮能显著降低红细胞中M DA的含量(P0.05),并提高红细胞中SOD、CAT和GSH-Px的活性(P0.05)。由此可见,沙葱总黄酮通过抑制H2O2氧化损伤引起的溶血、降低过氧化产物的产生及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从而保护红细胞免受氧化应激引起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沙葱粉或复合益生菌制剂对杜寒杂交羊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液菌群多样性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杜寒杂交羊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各组饲喂饲粮如下:对照组,基础饲粮;沙葱组,基础饲粮+沙葱粉(沙葱粉添加量为饲粮干物质的0.46%);复合益生菌组,基础饲粮+复合益生菌制剂(复合益生菌制剂添加量为饲粮干物质的4.35%)。饲喂90 d后,随机从每组羊群中选取体重相近的试验羊4只,屠宰后采集瘤胃液,检测瘤胃发酵参数,并运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瘤胃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复合益生菌组瘤胃液乙酸浓度显著提高(P0.05),沙葱组瘤胃液乙丙比下降(P0.05),复合益生菌组瘤胃液乙丙比则升高(P0.05)。2)复合益生菌组瘤胃液香农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沙葱组瘤胃液香农指数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 0.05)。3)在前10种菌门中,沙葱组各菌门相对丰度与对照组存在差异,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复合益生菌组拟杆菌门、疣微菌门和互养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科水平上,沙葱组和复合益生菌组氨基酸球菌科的相对丰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饲粮中添加沙葱粉或复合益生菌制剂均可以改变瘤胃发酵类型,并可不同程度地丰富瘤胃液菌群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在泌乳奶牛饲养技术中,利用瘤胃保护技术可有效缓解日粮不饱和脂肪酸对瘤胃发酵功能的负面影响,同时可以提高不饱和脂肪酸的过瘤胃率,从而提高不饱和脂肪酸利用率。根据不同的营养机理和加工原理,作者对包被油脂和脂肪酸化合物等两类不饱和脂肪酸的过瘤胃保护技术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烟酸与动物体内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密切相关,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起着重要作用。作者综述了烟酸在反刍动物体内的吸收代谢、影响因素及其烟酸对瘤胃微生物、血液酮体及生产性能等方面的影响,以期为生产实践中科学合理的利用烟酸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畜牧业的发展。本文对我国目前畜牧兽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泌乳奶牛十二指肠灌注游离亚麻酸(LNA)对干物质采食量、养分表观消化率和乳成分的影响,选用4头安装有十二指肠和瘤胃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用灌注游离α-亚麻酸(LNA)处理和空白对照交叉试验设计,每期试验持续5周;期间2头牛进行LNA增量灌注(0、30、60、90和120g/d),每个剂量灌注1周,另外2头奶牛只灌注乳化载体。结果表明:灌注LNA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养分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随LNA灌注剂量的增加(0、30、60、90和120g/d)乳产量趋于降低(18.54、17.17、16.94、15.93和16.28kg/d(P=0.08));但4%(质量分数)脂肪校正乳产量无降低趋势;乳脂肪含量随LNA灌注剂量的增加呈线性升高趋势(4.01、4.12、3.96、4.32和4.41g/100g(P=0.09)),乳脂产量无变化;乳糖含量(4.56、4.60、4.68、4.59和4.57g/100g)和乳产量(0.85、0.79、0.79、0.73和0.74kg/d)随LNA灌注量的增加呈现二次式降低(P<0.05),乳蛋白含量和产量无变化。结果显示,增加泌乳奶牛小肠游离亚麻酸的供给量...  相似文献   
17.
2008-2009年反刍动物营养研究进展Ⅳ.脂肪营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反刍动物产品是膳食的重要组成,其脂肪品质及脂肪酸组成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笔者综述了2009年在ADSA-ASAS大会、ASAS-CAAV大会和CNKI、PubMed等数据库中与反刍动物脂类营养相关的文献。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添加油脂对产品中脂肪组成的调控作用、日粮脂肪在瘤胃的代谢作用、乳腺脂肪酸代谢机制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燕麦饲料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燕麦作物具有产量高、适口性好、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其燕麦青(干)草、青贮燕麦及燕麦籽实对畜禽生产均有利用价值,作者就其在饲喂畜禽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以推广其饲用价值,促进畜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十二指肠灌注18碳脂肪酸对泌乳奶牛机体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十二指肠回撤灌注试验,研究4种不同18碳脂肪酸(C18∶0、C18∶1、C18∶2和C18∶3)对泌乳奶牛机体免疫力的影响。测定了奶牛血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含量、外周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血液中白细胞计数和体温变化。结果表明,灌注18碳脂肪酸对奶牛血液中Ig含量和体温影响差异不显著,C18∶2的灌注有增加CD4+ T细胞百分数的趋势,C18∶3和C18∶2的灌注显著降低血液中白细胞数量,C18∶1的灌注有增加血液中单核细胞的趋势。C18∶3和C18∶2的十二指肠灌注具有增强和调节泌乳奶牛免疫力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现有的解剖学资料和教材中,对绵羊的生殖系统的描述十分简单,且没有关于生殖器官的详细数据,蒙古绵羊方面的资料尤少。鉴于此,笔者用大体解剖学方法,观察研究了8例蒙古母绵羊的卵巢、输卵管、子宫的形态结构,并对5只未孕和3只怀孕绵羊的上述器官进行了比较,为合理培育良种以及进行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