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9篇
  9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黄牛是我国家牛的统称,黄牛数量及品种多,分布广,东到沿海各省,西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起台湾省、海南岛,北到黑龙江省均有饲养。我国的黄牛依产地和体型大小、品种特征的不同,分为中原黄牛、北方黄牛和南方黄牛三大类。南阳牛、秦川牛、鲁西牛、晋南牛和延边牛是我国五大良种黄牛品种。近  相似文献   
92.
杨树溃疡病及其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杨树溃疡病是杨树的主要病害,概述了杨树溃疡病的特征、发病规律,介绍了该病的主要类型和特点,提出了综合治理的策略,即坚持适地适树、加强病情监测、强化抚育管理、有效预防和除治。  相似文献   
93.
饲用酶制剂使用价值的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酶是由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等构成的活性蛋白质,广泛地分布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在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代谢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抗营养因子的分解反应都是依靠酶的催化作用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4.
甘肃干旱区樟子松引种栽培及造林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樟子松在甘肃干旱区的引种现状、适应性、育苗和造林技术作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樟子松在甘肃干旱区育苗的"9适宜"技术要点和可借鉴的"一保,四改,两提倡"造林技术,指出了樟子松在甘肃的应用前景和推广范围。  相似文献   
95.
[目的]为了摸清纯种郏县红牛的现状。[方法]本研究在郏县红牛主产区对92头良种繁育场的纯种郏县红牛和197头农户散养的纯种郏县红牛进行了体尺测定。[结果]表明,纯种郏县红牛的体尺与历史记录差异不大,说明郏县红牛在核心主产区仍保持着较为纯正的血统。但是繁育场中的郏县红牛的体尺要大于农户散养的郏县红牛,说明在郏县红牛的选育中要进一步加强饲养管理。[结论]我们建议要控制合适的外血比例以保持郏县红牛自身的特色,同时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建议在今后的育种实践中应该将常规育种和分子育种相结合,以提高郏县红牛向肉用方向选育的进度。  相似文献   
96.
[目的]在保持郏县红牛优良特性的前提下,为了增大郏县红牛体格,提高载肉量和商品率.[方法]遵照以本品种选育为主,适当导入外血(1/2~1/4)杂交改良的选育方向,从2010年开始在河南农业大学大学相关专家的指导下,由平顶山市畜牧局和郏县畜牧局等相关部门相互协作,在平顶山市郏县红牛良种繁育中心引进红安格斯牛对当地饲养的郏县红牛进行杂交改良.[结果]表明安郏F1公牛初生重平均为31.65 kg,母牛为29.03 kg,比郏县红牛初生重分别提高了13.09 kg和10.65 kg;6月龄安郏F1公母牛比同龄郏县红牛的体重分别提高13.52 kg和20.48 kg;12月龄安郏F1公母牛比同龄郏县红牛的体重分别提高46.92 kg和6.90 kg;安郏F1公母牛比同龄郏县红牛的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也有较大提高,6月龄安郏F1郏县红牛的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分别提高5.91,5.93 cm,12.75,1.37和1.73,5.45,15.67,0.81 cm;12月龄安郏F1公母牛比同龄郏县红牛的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分别提高2.93,2.54,13.21,2.07和13.49,3.84,21.14,1.78 cm.[结论]说明利用红安格斯牛改良郏县红牛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97.
科技创新能力与绩效的耦合协调共进,可以有效推动科技创新的高质量发展。依据山西省2008—2018年科技创新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评价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再利用超效率DEA评价山西省科技创新绩效,并对二者进行耦合协调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处于"滞后型"水平,科技绩效处于"赶超型"水平,但借助于科技绩效水平优于科技创新能力水平,促进了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由轻度失调向初级协调迈进。最后提出建立绩效驱动下的科技创新发展模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98.
氮磷钾肥对迟直播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10号(ZS10)和中油杂5号(ZYZ5)为材料,研究迟直播条件下氮、磷、钾的"3414"肥料效应,确定最佳施肥量以减少迟直播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对总生育期和苗期各指标影响不大。ZS10的主花序长、总角果数、千粒重与氮肥显著相关;ZYZ5的实际产量与氮肥显著相关。磷肥与各性状间关系不显著;钾肥与ZS10的每角果粒数、ZYZ5的实际产量达到显著相关。随着氮肥增加,菜籽含油量下降而蛋白质增加;磷肥对菜籽蛋白质含量和含油量影响不大;适量的钾肥有利于含油量的增加但对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9.
留茬高度对骆驼刺生长发育和产草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留茬高度对单株和不同分布密度的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灌丛地上部生长动态的影响,初步探讨了骆驼刺在极端环境条件下的合理刈割方式。结果表明:齐地面刈割后株高、冠幅及地上部鲜重在不同月份均高于留茬-5cm,尤其在地表基本裸露的5月。此外,齐地面刈割使骆驼刺新生枝条的萌动生长时间提前,对其再生性能有明显促进作用。留茬高度对骆驼刺产草量的影响因灌丛分布密度而异,密度在0.44~46和0.36~0.38株·m-2时以齐地面以下5cm刈割时产草量较高,在0.41~0.42和0.33~0.34株·m-2时以齐地面刈割时较高。此外,骆驼刺的生长季(5-9月)和起沙风的频发期相耦合,因此兼顾骆驼刺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推荐在9月份以后对骆驼刺进行齐地面刈割。  相似文献   
100.
本文详细介绍了涂装烘干过程中蒸汽加热系统和疏水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对各元件功能及作用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在农业装备领域实际应用中的完善和改进措施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