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46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20篇
  43篇
综合类   260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87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以脱水速率慢的玉米自交系郑58与脱水速率快的自交系KW1A139为亲本,构建了含有650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s)群体,对籽粒脱水速率、穗轴含水量、籽粒含水量3个性状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籽粒含水量和穗轴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籽粒脱水速率与穗轴含水量和籽粒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ILs群体各性状分离明显,且基本符合正态分布,表现为数量性状遗传特点,是较为理想的作图群体。  相似文献   
522.
装配加温除湿系统的轻简装配式日光温室设计及性能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中国传统日光温室土地利用率低、建设成本高、墙体构造各异及温度和湿度环境难以调控等突出问题,该研究设计出一种轻简装配式日光温室,并配套了基于温室主动蓄放热原理的冬季夜晚加温和除湿系统,其温室骨架可与主动蓄放热系统结合为一体。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砖墙日光温室,轻简装配式温室冬季夜晚温度提高4.5℃以上;采用基于主动蓄放热系统热能的除湿系统,可将温室夜间相对湿度降低14%,相对湿度控制在80%以下;该温室可实现整体式装配安装,大大减少了施工时间和安装成本,温室后墙厚度为166 mm,与后墙为600 mm厚的砖墙温室相比,墙体占地面积减少72%,显著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523.
李果实在高温下贮藏性及品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立平  周波 《果树科学》1996,13(3):187-188
  相似文献   
524.
<正> 伊犁鹅分布于新疆西北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及博尔塔蒙古自治州一带。估计约有6~8万只,其主要产区为伊犁州直属县(市),约占总数的70%左右。  相似文献   
525.
植物乳杆菌和布氏乳杆菌对甘蔗尾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AP)和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LAB)对甘蔗尾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以新鲜甘蔗尾为原料于聚乙烯薄膜袋中真空青贮,共设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取新鲜甘蔗尾500 g,避光室温青贮发酵。试验组Ⅰ在甘蔗尾中添加20 mL LAP菌剂(6.00×1010 CFU/mL)及30 mL生理盐水;试验组Ⅱ添加20 mL LAB菌剂(8.80×109 CFU/mL)及30 mL生理盐水;对照组只添加50 mL的生理盐水。45 d后测定各组青贮常规营养成分含量、pH、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LAP的试验组Ⅰ或添加LAB的试验组Ⅱ甘蔗尾青贮pH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Ⅰ乳酸含量和试验组Ⅱ乙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丁酸含量较高,而在两个试验组中均未检测到丁酸(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Ⅰ氨态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质(CP)含量也有一定程度升高(P=0.071);两个试验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Ⅰ、Ⅱ的有氧稳定性分别提高了34.29%和42.86%(P<0.05)。综合以上结果,添加LAP 或LAB 均能有效提高甘蔗尾青贮的品质和有氧稳定性,其中LAP对提高甘蔗尾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526.
青饲玉米品种白顶一号是广西科研单位引进, 2002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春播表现突出,夏播也有较好表现,属于粗蛋白含量高的青饲玉米品种.我市 1998年引进试种, 2004年发展到 0 2万公顷,随着都市农业的推进和奶牛业的迅猛发展,现已成为无锡地区青饲玉米的主栽品种. 2001- 2002年惠山区种子站观察记载,取得了理想的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527.
菠菜是泰安市主要栽培蔬菜之一。近年来,随着菠菜出口量的逐渐增加,泰安市出口菠菜的有机栽培面积也越来越大。据统计,2004年全市菠菜有机栽培面积达4000hm^2,平均每666.7m^2收入6O00多元。为了更好地指导菜农搞好出口菠菜的有机栽培,我们总结制定出一套出口菠菜的有机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528.
为探讨不同月龄沙乌头公、母猪体尺性能及其生长规律的差异,本研究对江苏省海门沙乌头原种场2月龄、4月龄、6月龄、12月龄等4个阶段的去势阉公猪和未去势母猪共72头的沙乌头猪体尺生长指标进行了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1)性别对2月龄沙乌头猪的体长有显著影响,母猪体长极显著长于公猪(P0.01),但对2月龄的其它体尺性状和其它时间段的所有体尺性状均无显著影响。(2)不同性别沙乌头猪不同阶段体尺性能生长规律不同,其中沙乌头公猪4~6月龄体高、胸围、胸深的生长速度快于母猪,6~12月龄体长、腿围的生长速度快于母猪,4~12月龄腹围、管围的生长速度快于母猪。而沙乌头母猪只有2~4月龄、6~12月龄胸围生长速度快于公猪和6~12月龄胸深生长速度快于公猪。(3)相同性别沙乌头猪不同阶段体尺性能生长规律不同,除了胸宽,沙乌头公、母猪4~6月龄的体尺性能与其它时间段相比,生长均变缓。(4)此次测定的沙乌头6月龄公、母猪体长、体高均比1991年测定的相比有所减小,不排除因群体数量减少导致性能有所退化的原因,因此应加强对沙乌头猪的保护、扩群与选育提高。  相似文献   
529.
瘤背石磺滩涂生态繁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06年6~10月,在长江口北支崇明沿岸的芦苇滩涂上进行了瘤背石磺生态繁殖的实验,观察了瘤背石磺繁殖期的性腺发育、交配与产卵、生殖性能、胚胎与幼体发育和繁殖期的其它生态习性。结果表明:(1)瘤背石磺的性腺发育可以初步分为四期,7~8月份亲本石磺的性腺发育主要处于Ⅲ期和Ⅳ期,9~10月份亲本石磺的性腺主要处于Ⅱ期和Ⅲ期,5g以下的当年繁殖个体性腺发育均处于Ⅰ期;(2)实验区的瘤背石磺多为两个体间的交配,夜间和白天均可见交配个体,7~8月初为交配盛期,9月中旬后很少见交配个体。实验区的瘤背石磺有3个产卵高峰期,最后一个产卵高峰期的产卵量(8月28~29日)远低于前两个产卵高峰期,单只瘤背石磺每次所产卵块面积为10~40 cm2之间,平均每次产卵量为(10.14±3.56)×104cell/只亲本石磺,单个受精卵湿重为(8.95±0.55)μg,受精卵的孵化率为(92.50±3.63)%;(3)实验区瘤背石磺胚胎发育时间为4~10 d,孵化的面盘幼虫10 d后可以顺利发育到匍匐幼虫阶段,匍匐幼虫经过15 d左右可以发育成0.2 g左右的幼体石磺,但是成活率极低,其变态过程和变态条件不详。  相似文献   
530.
利用ChiF/ChiR引物组合在普通小麦品种中国春中扩增几丁质酶基因,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然后利用中国春缺四体材料对不同的几丁质酶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并对定位成功的亚基进行原核表达以及诱导纯化,最后通过进化树分析小麦几丁质酶与其他物种几丁质酶之间的进化关系。结果表明,从中国春中分离出的30个几丁质酶基因可以划分为出6类,分别命名为Chi-1、Chi-2、Chi-3、Chi-4、Chi-5和Chi-6,登录号分别为KJ507385、KJ507386、KJ507387、KJ507388、KJ507389和KJ507390,它们都属于ClassⅠ几丁质酶。Chi-1、Chi-2、Chi-3、Chi-4和Chi-6分别定位在小麦的3A、2B、5B、1A和3D染色体,Chi-5定位失败。Chi-1、Chi-2、Chi-3、Chi-4和Chi-6的原核表达和纯化体系成功建立,最后发现小麦ClassⅠ型几丁质酶与水稻和大麦的ClassⅠ型几丁质酶进化关系更近,而与拟南芥的关系最远。总体来看,通过对小麦几丁质酶的克隆、序列分析、染色体定位、原核表达体系的建立以及进化分析,可知,小麦几丁质酶包括很多种不同的亚型,而且它们分布在不同的染色体上,同时它们与水稻和大麦的进化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