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9篇
  14篇
综合类   108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周梅  鲍宏礼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5):1026-1029
以抽样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选择对湖北省麻城市福白菊的生产加工情况进行实证调查分析,并就分析结论提出相关建议,以缓解其在加工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其产业化经营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82.
介绍了热扩散探针方法(TDP)测定树干液流的基本原理,并综述了热扩散探针法在树木单株液流与耗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林分蒸腾耗水量估计等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最后阐述了树干液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83.
兴安落叶松林型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大兴安岭地区土壤氮素含量的变化规律,探讨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杜鹃-兴安落叶松林、溪旁-兴安落叶松林、真藓-兴安落叶松林、柴桦-兴安落叶松林、杜香-兴安落叶松林、赤杨-兴安落叶松林等7种林型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文中采用野外取样结合室内分析土壤全氮及碱解氮含量。结果表明:1)不同的森林类型中土壤的全氮及碱解氮含量具有明显差别,全氮含量以真藓-兴安落叶松林最大,其值为15.76g/kg,溪旁-兴安落叶松林最小,其值为6.83g/kg;碱解氮含量以赤杨-兴安落叶松林最大,其值为916.28mg/kg,杜鹃-兴安落叶松林最小,其值为475.27mg/kg。2)不同森林类型腐殖质层全氮含量与淀积层的比值也存在较大差异,以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最大,比值为4.49;真藓-兴安落叶松林最小,比值为1.08;其他类型的比值在1.14-4.45之间,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氮素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且主要分布在腐殖质层中。3)生长在阴坡的真藓-兴安落叶松林等林型利于全氮的积累,而腐殖质层全氮含量与淀积层的比值较小,生长在阳坡的赤杨等林型利于全氮的分解,腐殖质层全氮含量与淀积层的差异较大。保护兴安落叶松赖以生存的冻土环境,对维持目前土壤氮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4.
徐稻3号具有高产稳产、高抗水稻条纹叶枯病等突出优点,东海县推广种植面积较大。为了进一步探索徐稻3号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特进行配方施肥试验,以便更好地指导生产。结果表明:在石榴镇小里村中等肥力的黄土上试验,徐稻3号配方施肥以N 297kg/hm2、P2O5120kg/hm2、K2O187.5kg/hm2肥效最好,产量也最高。  相似文献   
85.
在内蒙古和盛生态育林有限公司的和林格尔沟壑区造林示范基地,以樟子松苗木为试验材料,在3种不同栽植密度下,对比测定施用和未施用菌根生物制剂的樟子松苗木的苗高、基径和冠幅。得到如下结果:(1)随着栽植密度由0.5 m×0.5 m增加到0.8 m×0.8 m到1.0 m×1.0 m,菌根苗与普通苗的苗高、基径和冠幅都在不断增大。(2)在3种密度下菌根苗与普通苗的苗高及基径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基径上尤为显著,菌根苗最大是普通苗的1.6倍,苗木冠幅在栽植密度为0.8 m×0.8 m时较为显著,可以看,出菌根苗在3种密度中的长势均优于普通苗,这也说明了施用菌根生物制剂对樟子松苗木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6.
在赤峰赛罕乌拉综合防护林示范基地,以樟子松幼苗为研究材料,对比50 cm×50 cm和80 cm×80 cm两种移植密度樟子松幼苗的苗高、地径、冠幅(东西);根系长度、直径、数量;生物量等指标。结果表明:80 cm×80 cm密度的幼苗的平均苗高比50 cm×50 cm密度的高14.9%、平均地径高17.5%、平均冠幅(东西)分别高21.4%与13.9%;80 cm×80 cm密度的幼苗的平均根系长度比50 cm×50 cm的高29.0%、平均根系直径高57.5%、平均根系数量高75.0%;80 cm×80 cm密度的幼苗的平均生物量比50 cm×50 cm的高128%。说明80 cm×80 cm密度的幼苗的质量比50 cm×50 cm密度的幼苗质量要好,更适宜当地造林。  相似文献   
87.
以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旺业甸林区的森林通信指挥网为例,开展现代森林防火通信指挥系统的集成设计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和造成的损失。通过林区内现有的无线通信基站进行分析,研究目前通信指挥网的特点,实现文字与视频两种通信系统相互结合,使森林防火指挥的辅助决策更直观、更准确,从而完善各级林区森林通信指挥体系。  相似文献   
88.
硒在草地放牧系统“土壤-植物-动物”间的流动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硒(Se)作为动物必需而容易缺乏的微量元素,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草地放牧系统中,硒随着物质在土壤、植物和动物之间的转移而循环流动。本文从硒在放牧草地"土壤-植物-动物"间的含量、分布及功能等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硒在放牧系统中的循环流动特点。结果表明,硒在土壤、植物和动物中的含量分别为0.1~2.0、0.05~1.50和0.02~0.05mg·kg-1。受多种因素影响,硒在土壤、植物和动物之间的流动量存在较大差异且不稳定,导致放牧家畜往往容易出现硒元素摄入不足的现象。在合理的放牧制度下,采取适宜的施肥方式,补播对硒积累能力强的牧草品种,可有效增加草地放牧系统中硒的循环流动量,以缓解或解决放牧家畜缺硒的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89.
采用林分平均高和密度估计人工林蓄积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15年广西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9次复查中人工林样地调查数据,按树种组(杉木、松树、桉树)建立林分每公顷蓄积量与林分平均高、林分密度(郁闭度、每公顷林木株数)二元非线性模型(不变参数和可变参数),用确定系数(R~2)和平均预估误差(MPE)等6个指标对模型进行评价和检验。结果显示:全部12个模型的总相对误差(TRE)、平均系统误差(MSE)均小于15%,MPE均小于10%,表明采用林分平均高和密度估计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可变参数模型的参数的变动系数太大,不宜采用;3个树种组中,不论是不变参数模型还是可变参数模型,以平均高和每公顷林木株数构建的模型的R~2均大于由平均高和郁闭度构建的相应模型的R~2,而剩余标准差(SEE)、MPE则相反,说明每公顷林木株数对林分每公顷蓄积量变动的解释能力优于郁闭度。综合考虑6个统计指标和参数的稳定性,3个树种组的每公顷蓄积量的最优估计模型均为由每公顷林木株数、平均高构建的不变参数模型。  相似文献   
90.
树木生长和立地环境密切相关并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树木年轮宽度、密度及稳定同位素等作为反应气候与环境变化的重要参数指标,已被广大生态学家所重视并应用。文章总结了几种主要的树木年轮分析方法及在气候变化中的应用,着重探讨了气候变化对树木年轮结构的影响,以及树木年轮分析森林干扰研究中的应用,并对未来全球变化中的树木年轮研究的前景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