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35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环境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四环素类抗生素被广泛用于动物疾病的治疗,并长期以亚治疗剂量添加于动物饲料中用于动物疾病的预防和促进动物生长.由于四环素类抗生素大量使用使其在环境中普遍存在,并导致了细菌耐药性.研究表明某些四环素类抗生素在环境中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因此其在环境中行为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论文回顾了四环素类抗生素在环境中残留、迁移转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42.
惠州市畜禽养殖污染耕地承载负荷估算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惠州市畜禽粪污耕地承载负荷及风险状况,根据最新统计年鉴中惠州市畜禽养殖数据,结合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畜禽饲养期产污系数及粪污综合利用率,估算了2018年惠州市畜禽粪污及主要污染物(COD、NH3-N、TN、TP)的产排量,并基于各区(县)实际耕地面积对粪污、TN和TP的耕地承载负荷进行估算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 2018年惠州市畜禽养殖粪污产生量1.51×106 t,排放量达4.44×105 t,各畜禽贡献占比排序为生猪(50.3%)>肉鸡(17.2%) > 肉牛(14.3%) > 蛋鸡(13.4%) > 奶牛(4.8%);主要污染物产生量为2.61×108 kg,排放量为7.66×107 kg,其中畜牧大县博罗县排放量最大,占比42.9%;全市畜禽粪污、TN和TP的耕地承载负荷分别为7.69 t·hm-2、65.38 kg·hm-2和15.63 kg·hm-2,粪污和TN警报级别均为Ⅰ级,TP警报级别为Ⅱ级,对周围环境威胁小,惠州市可以通过种养平衡规划提升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43.
我国畜禽养殖排污许可制度及实施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排污许可制是我国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是一项以总量控制为基础、提高环境质量为目标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制度,畜禽养殖是农业领域唯一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行业,对规范畜禽养殖排污行为将起到积极作用。本文在剖析畜禽养殖行业排污许可制度设计思路的基础上,全面调查与总结了全国畜禽养殖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情况,深入分析了当前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与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为规范和推动畜禽养殖行业排污许可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清粪方式对养猪废水中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集不同清粪方式下的猪场废水,分析其中污染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探明不同清粪方式下养猪废水中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及其在水中的负荷量。结果表明:水冲粪进入水体的CODCr和TP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水中的浓度不断升高;其中TP浓度7 d后达到最大值295 mg/L,CODCr浓度大约10 d后达到最大值12 102 mg/L;TN和NH3-N浓度先下降后升高,10 d后达到稳定,分别为1 011、472 mg/L。干清粪进入水体的CODCr、TN、TP、NH3-N浓度达到平衡时分别为1 268、286、50.24、67 mg/L。水冲粪进入水体的CODCr、TN、TP、NH3-N的负荷量分别为314.60、26.29、7.67、12.27 g/(d.头);干清粪进入水体的CODCr、TN、TP、NH3-N负荷量分别为20.28、4.58、0.81、1.07 g/(d.头)。水冲粪进入水体的CODCr、TN、TP、NH3-N的负荷量分别是干清粪的15.51、5.74、9.47、11.46倍。干清粪工艺中猪粪营养成分损失小,肥料价值高,且水污染物含量低,易于净化处理,是比较理想的清粪工艺。  相似文献   
45.
为了解碘甲磺隆钠盐在水溶液中的光降解特性,评价其环境安全性,以太阳光和高压汞灯为光源,进行光解试验,研究了碘甲磺隆钠盐在不同水溶液中的光解行为及水体pH值对其光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碘甲磺隆钠盐在所有试验水体中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不同水体中碘甲磺隆钠盐的半衰期分别为14.29~21.26h(太阳光)与2.29~3.76min(高压汞灯),两种光源下碘甲磺隆钠盐在各自然水体中的降解速率依次为井水〉河水〉池塘水〉稻田水。不同pH值水体中的光解实验表明,碘甲磺隆钠盐在酸性介质中的光解比在碱性介质中快,顺序为pH5〉pH7〉pH9〉pH11。  相似文献   
46.
为探明水稻镉吸收及叶片光合特性对增氧条件下施磷量的响应特征,明确施磷量和根际增氧的作用效果,以杂交水稻C两优608为材料,考虑施磷水平和灌溉方式两个主要因素,设置4个施磷(P2O5)水平,即P1(不施磷)、P2(0.18 g·kg-1)、P3(0.36 g·kg-1)、P4(0.54 g·kg-1),2种灌溉方式,即NI (不增氧灌溉)、OI (增氧灌溉),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施磷与增氧对水稻各生育期叶片光合特性及成熟期镉吸收及迁移转运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水稻叶片光合特性与水稻镉吸收的对应关系,揭示了施磷与增氧降低水稻成熟期籽粒镉含量的机理。结果表明:与不施磷相比,无论增氧与否,施磷均可促进水稻成熟期根部、秸秆部镉的吸收与转运;增氧处理下水稻镉由秸秆部向籽粒的转运系数、籽粒镉累积分配比例均低于不增氧处理,秸秆部镉累积分配比例均高于不增氧处理;不外施磷肥情况下,增氧处理水稻成熟期籽粒镉含量最低(0.13 mg·kg-1),水稻各部位镉多集中于根部(33.95%)和秸秆部(46.18%),只有19.87%集中于籽粒。抽穗期、灌浆期是影响水稻成熟期镉吸收的关键时期,增氧在提高灌浆期净光合能力的同时,还促进了镉由水稻根部向秸秆部转移,降低了镉从秸秆部向籽粒的转移,使水稻镉进行重新分配。研究表明,增氧可通过调整水稻内在敏感性,降低水稻成熟期籽粒镉含量及镉从秸秆部向籽粒的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47.
提取牛粪堆肥中的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并将DOM转移至含有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FACHB905细胞的培养液中,DOM含量以溶解性有机碳(DOC)质量浓度进行衡量,分别控制培养液中DOC的终质量浓度为0、15、30、60、90、120 mg/L(分别记为CK、T1、T2、T3、T4、T5)。通过测定藻细胞密度、色素含量和藻毒素含量,研究DOM对铜绿微囊藻生理生化及产毒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M.aeruginosa FACHB905受DOM影响,在处理后第2天,各DOM处理的细胞密度与CK相比均有所增加,T4处理的细胞密度(5.97×106个/m L)最大,比CK增加了21.67%,处理后第4天,T1、T2、T3处理均能够促进细胞生长,T2处理的细胞密度(9.23×10~6个/m L)最大,比CK增加了15.27%,而T4、T5处理抑制细胞生长,处理后第6天,仅T1及T2处理能够促进细胞生长,T1处理的细胞密度(13.34×10~6个/m L)最大,比CK增加了10.35%,而T3、T4、T5处理抑制细胞生长;2)堆肥来源DOM能够抑制藻毒素的合成,单位细胞藻毒素Microcystin–LR含量在处理后第2天T5处理的最低,比CK下降了53.13%,而Dha7–Microcystin–LR含量在处理后第4天T5处理的最低,与CK比较下降了78.51%;3)各DOM处理对单位细胞内Chl–a和Carotenoid的合成没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海南省陵水县规模化种植、肥料施用、畜禽养殖、有机肥使用等情况进行数据收集与实地调研,了解陵水规模化农业生产种养情况,计算农用地完全消纳畜禽养殖产生的有机肥用量。结合耕地畜禽负荷预警值标准,发现当预警值取0.45时,陵水县临界畜禽养殖量为1 781 916头当量生猪,表明实际养殖量处于环境承载范围内。该结论为达到陵水县种养平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针对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严重的突出问题及推动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技术需求,以“十二五”污染物总量减排认定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为例,统计了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的类别及比例,并结合全国典型地区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治理现状对其进行了深入调研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规模、不同畜种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存在一定差异,生猪、奶牛、肉牛养殖采用储存农用模式处理粪便的占75%以上,蛋鸡、肉鸡养殖采用粪便生产有机肥的占65%左右,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主要与该地区的自然特征、农业生产方式、养殖场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相关;规划不合理、养殖清洁生产严重不足、区域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选择不当是当前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0.
为筛选水稻参与氰化物胁迫响应的关键基因,采用Agilent4×44 K水稻全基因组芯片,分析了氰化钾和铁氰化钾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片和根系的基因表达特征。结果表明:氰化钾和铁氰化钾处理下,从水稻根系中分别筛选到1841和3037个差异表达基因,从水稻叶片中分别筛选到734和1805个差异表达基因;氰化钾处理下,细胞壁代谢和抗逆相关的基因在根中显著上调表达;铁氰化钾处理下,水稻叶中解毒相关基因显著上调表达,说明氰化物能诱导水稻基因差异表达;与细胞解毒作用和抗逆相关的基因、与细胞壁和次生代谢途径相关的基因以及转录因子类基因的表达均显著上调,表明2种氰化物处理下水稻根系和叶片均可能通过调节其体内的一些代谢途径和一些酶的催化活性来应对氰化物的胁迫,积极诱导与防御相关的基因,并通过主动吸收和转运等代谢过程将氰化物代谢解毒,以降低对植物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