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7篇
农学   3篇
  4篇
综合类   3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0篇
园艺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四 冬夜蛾亚科Cuculliine1.背高冬夜蛾 BrachionychamubeculosajezoensisMatsu.分布:吉林、辽宁。2.曲纹兜夜蛾Cosmiacamptostigma(Ménétriès)分布:吉林(辉南)、黑龙江;日本、前苏联(西伯利亚)。3.一色美冬夜蛾 C.unicoloraStaudinger分布:吉林、辽宁。4.重冬夜蛾 CuculliaduplicataStaudinger分布:吉林(辉南、露水河)、内蒙古、新疆、青海、宁夏、西藏;蒙古。5.蒿冬夜蛾 C.f…  相似文献   
112.
不同含量野血牦牛及家牦牛毛绒品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2头不同含量野血牦牛和11头家牦牛毛绒品质部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家牦牛,不同含量野血牦牛之间,净毛率,净绒率,绒毛比3项指标差异不显著,1/4野血牦牛和3/4野血牦牛1、2岁之间净绒率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13.
吴克选 《中国牛业科学》2006,33(2):44-45,48
通过对引入青海的南德温牛改良青海本地黄牛效果的调研与测定,并将其有关性状同省内黄牛后代相比较,给在青海这个特殊环境下生长的南杂F1牛作以适当的适应性评价,为种畜管理部门和杂交利用单位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为南德温牛在青藏高厅进一步发展和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4.
115.
各种禽蛋在正常的孵化过程中,都有一定的失重范围。我省海拔高,气候干燥,水分蒸发量大。影响孵化过程中胚蛋的正常失重,超过一定范围会影响孵化率。为提高北京鸭在青海高原的孵化率,我们于1991年7—8月在贵德县河阴渔场进行了北京鸭孵化失重观察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选择符合孵化标准的该场所养父母代种鸭产的种蛋280枚。孵化机具为分批上蛋的9GHF-3100型孵化机和配套的出雏机。  相似文献   
116.
松梢象鼻虫的生物学习性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松梢象鼻虫(Pissodes nitidus Roelofs)亦称黄星象(虫甲),属鞘翅目象鼻虫科。主要危害7—12年生的人工林幼树的当年和前一年的主干顶梢,造成树干顶梢枯死,第二年重萌分杈新梢,多次被害时即难以形成主干。危害侧枝不严重。以一个经营所的调查为例,在全部的红松和樟子松造林地进行的调查中得知:百分之四十的林分被害;被害率平均百分之五十;严重地块被害率达百分之六十六;顶梢死亡率占百分之五十;个别地块幼树百分之百被害。  相似文献   
117.
猴头茹子实体多糖的分离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克  杨明 《特产研究》1998,(2):32-33
通过对猴头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和成分分析研究表明,多糖物质水抽提最适温度为80℃,抽提时间为1小时,抽提液采用60%的乙醇终浓度醇析后,再经Sevag法去除杂蛋白,所获纯品经uv-260紫外扫描于290nm处有一吸收峰,IR-480红外扫描于3250cm^-1,2075cm^-1,1620cm^-1,处分别有一吸收峰。其比旋光度(a)^20D为+60。  相似文献   
118.
119.
冯宇哲  吴克选  张晓卫  张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939-12942
[目的]提高青海省小麦秸秆的利用率。[方法]采用小麦秸秆为原料进行微贮,测定不同微贮时间小麦秸秆的pH、粗蛋白(CP)、粗纤维(CF)、粗脂肪(EE)、水分(H2O)含量,研究微贮时间对小麦秸秆品质的影响,并利用体外产气技术对其进行评价。[结果]各试验组pH随微贮时间的增加逐渐减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CP随微贮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CF含量随微贮时间增加而降低,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EE含量随微贮时间呈逐渐递增的趋势,均高于对照组,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水分含量随微贮时间增加而降低。随微贮时间的增加,净产气量逐渐上升、干物质降解率(DM)和有机物质降解率(OMD)、消化能(DE)和代谢能(ME)逐渐升高。[结论]综合考虑,小麦秸秆微贮22 d即可满足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20.
<正> 貉是年产一胎的季节性繁殖动物,由于貉的发情旺期短(一般为4~5天,个别只有1天),因此配种难度较大。某养貉场以性行为观察为基础,外生殖器官变化为主,试情放对为准,准确鉴定母貉的发情旺期,适时配种,使母貉准胎率达到95%以上,胎平均产仔7.58只,群平均成活6.8只,从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