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30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7篇
  51篇
综合类   14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91.
采用传统统计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以太湖典型地区宜兴市大浦镇湖滨公路以东50 hm2蔬菜地为研究对象,网格法(50 m×50 m)采集表层(0~20 cm)土壤156个,研究了土壤主要肥力参数(N、P、K)空间变异特征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全P、全N、NH4+-N、速效P和速效K有明显的空间变异结构, 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空间相关性,其含量具有一定的渐变分布规律。研究区域土壤速效P普遍盈余,土壤N、K丰缺并存。Kriging插值法绘制了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图,研究结果为最终实施氮磷养分的分区管理和养分重点控制区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2.
制备微生物培养基研究地膜的降解过程 ,结果表明 ,加混合孢子悬液的降解膜降解率比未加的提高 0 .5 8%~ 0 .82 % ;加土壤悬液的降解膜降解率比未加的分别提高 1%左右。不同培养基比较 ,降解膜降解率的大小顺序为细菌培养基 >放线菌培养基 >真菌培养基。加大田土悬液的降解膜降解率最大。降解膜的降解率远高于普通膜 ,提高 3%~ 5 %。用液体培养法做检验试验的结果表明 ,混和菌有助于降解膜的降解 ;液体培养中降解膜的降解率大于固体培养 ,提高 2 %左右  相似文献   
93.
长期施肥对土壤无机磷形态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顾益初、蒋柏藩提出的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方法,研究了施肥对土壤无机磷形态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施用含磷肥料(化肥或有机肥),均可显著地增加Ca_2-P、Ca_8-P、A1-P和Fe-P的含量,其中钙磷增量约为铁铝磷的2倍;②Ca_(10)-P和O-P在短时间里是不能生成的。旱地长期施用化学磷肥,可明显地提高O-P和Ca_(10)-P的含量;③长期施用含磷肥料,除被作物吸收利用外,残留在土壤中的无机磷,约有60%以上是以有效磷源存在的。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索不同轮作方式和不同气候下,长期施钾对土壤钾素固定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模拟法和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研究了中国3种典型农田土壤,即灰漠土、潮土和紫色土在长期施钾条件下对外源钾固定能力的变化,并分析了影响土壤钾素固定的主要因素。【结果】在外源钾加入浓度0.4~4.0 g•L-1的范围内,长期施钾与不施钾相比,水云母含量较低的紫色土对外源钾的固定量和固定率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91~559 mg•kg-1和14%~23%;水云母含量较丰富的潮土固钾量和固钾率略有降低,分别降低了35~274 mg•kg-1和6%~8%;而水云母含量丰富的灰漠土固钾能力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长期施钾对3种土壤SOC、CEC和<0.002 mm粘粒含量均无显著影响,而缓效钾和K+饱和度分别增加了11.3~349.9 mg•kg-1和11%~65%。【结论】长期施钾主要是通过影响土壤含钾矿物组成的变化,即水云母向云母-蒙脱石混层层间矿物的转化,而影响土壤钾素的固定,长期施钾延缓或阻止了这种转化,使土壤对外源钾的固定能力降低;土壤缓效钾含量和K+饱和度增加,也使土壤固钾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95.
高瑞  吕家珑  田福忠 《土壤通报》2006,37(4):824-826
对25年连续不同施肥小区土壤的养分状况和作物产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年连续施肥,可以明显提高塿土中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的含量,增加作物产量,即单施化肥或有机一无机肥料配合施用,都可以增强土壤养分容量及其供应强度,有利于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其中又以有机一无机肥料配合施用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6.
【目的】系统了解昭通不同产地烤烟致香成分含量的特点及差异.【方法】对2011年昭通8个产地120个烤烟样品的中部叶(C3F等级)致香物质含量进行了多重比较和聚类分析.【结果和结论】昭通不同产地烤烟中部叶有13种致香成分含量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有56种致香成分含量在0.05水平有显著性差异.除酮类致香物质外,醛类、醇类、酚类、杂环类、酯类、酸类致香物质和烯烃类含量在地域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基于官能团类别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昭通烤烟中部叶致香物质含量可分为4类:第1类为大关、彝良、镇雄3个产地烟叶;第2类为巧家、威信2个产地烟叶;第3类为鲁甸、昭阳2个产地烟叶;第4类为永善产地烟叶.昭通烟区不同产地烤烟中部叶致香物质含量的差异较大,有81.16%的烤烟致香成分含量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在评价昭通烟叶致香物质时,不仅要考虑其致香物质总量,而且还要考虑致香物质的组成和比例.  相似文献   
97.
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土壤中硝态氮时空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青海乐都地区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土壤情况的调查,了解该地设施蔬菜生产中土壤硝态氟时空变异.2~27 a设施蔬菜0~100 cm土壤中硝态氮含量为99.09~609.065 mg/kg;0~20 cm土壤中硝态氮含量为37.51~545.545 mg/kg,总盐含量为0.137%~0.671%,pH变化为...  相似文献   
98.
低产水稻土改良与管理研究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极端缺乏,改良低产田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低产水稻土作为低产田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肥力特征及其改良技术研究比较零散,缺乏系统科学的调控管理策略。本文从低产水稻土类型、新的改良研究方法角度,探索可能的技术突破。基于农业部统计数据,因环境条件不良或土壤自身存在障碍因素,全国约有7.67×106hm2低产水稻土。按其主导成因,低产水稻土可分为冷潜型、粘结型、沉板型、毒质型四类。土壤质量评价是低产水稻土研究的重要方面,其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土壤质量动力学法、土壤质量综合评分法、多变量指标克立格法、土壤相对质量评价法,现已发展了基于GIS的区域尺度水稻土质量评价方法,以及基于土壤生物学性状的质量评价方法。低产水稻土改良研究更多关注新技术和新方法,稳定性同位素探针技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和固相交叉极化魔角自旋13C核磁共振(CPMS13C-NMR)波谱技术的应用,将土壤有机碳的微团聚体分布、腐殖质的转化及其与土壤矿物结合机制深入到微观水平;同时高通量测序、土壤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等方法将相关研究推向分子水平。低产水稻土改良与管理的技术主要涉及到冷潜型、粘结型、沉板型、毒质型四大类低产水稻土的改良技术,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推荐施肥方法是水稻土养分管理方法的重要发展方向。1)在低产水稻土质量评价方面,未来要结合不同低产类型的障碍因素开展个性化的土壤质量评价,如白土的质地和耕层厚度,加强引入土壤生物学指标进行土壤质量评价研究。2)在低产水稻土改良方面,要研究稻田障碍层次的形成机理与调控途径;研究其他低产类型如新垦水稻土、盐渍化水稻土、石灰化水稻土和污染水稻土的改良技术;研究长期改良措施对不同粒级团聚体腐殖质结构、酶类、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基因的影响。3)在低产水稻土管理方面,着重研究秸秆还田技术、推荐施肥技术、抗逆品种技术、群体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99.
由于番茄杂种优势十分显著,近来在生产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国内外已有许多适合于露地、温室、薄膜覆盖、无支架栽培的、鲜食加工栽培的优良组合,我国使用单纯品种作为大田生产的比例日益减少。杭州地区除了保存亲本和原始材料,几乎100%使用杂种一代,如:上海的北京早红×402(浦红一号),北京早红×小鸡心,北京早红×满丝。杭州的22—66×北早,粤农2号×北早,绿茎早红×玛娜佩尔Tm—2nv,玛娜佩尔Tm—2nv×北京早红等。武汉的武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