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仔猪腹泻病是集约化养殖生产下造成仔猪死亡的多因素性疾病。就仔猪腹泻的成因,尤其是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以及微生态制剂的防治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冬季,由于太阳高度角低,光照时间有限、温度低、天气寒冷、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大,从而给猪舍的正常采光和饲养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之处。冬季猪舍保暖措施不当,或保暖过程中造成通风不良、舍内湿度过大等,都会给猪只造成许多不良应激,从而引起猪只免疫力下降,为各类致病菌的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各种疾病如呼吸道、消化道疾病等多发的同时,对养猪经济效益也造成了严重影响。为提  相似文献   
13.
发酵饲料工艺是当前发展极为迅速的生物工程技术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广及应用价值。妊娠母猪阶段是养猪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关系到养猪业的成败。该文介绍了妊娠母猪的自身生理特性、发酵饲料基于普通全价饲料的优势及我国发酵饲料的研究现状,并对发酵饲料对减少妊娠母猪便秘率、提高其繁殖性能、增强免疫调节作用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4.
2016年夏秋季节某规模化猪场生产状况较差,不同猪群均出现疫情不稳定现象,主要表现为妊娠母猪流产、 产死胎及弱胎,哺乳及保育猪腹泻并多发神经症状,育肥猪咳嗽、 气喘,其中以哺乳仔猪和保育仔猪群的发病最为严重,猪场经投服多种抗生素治疗,效果均不理想.怀疑病毒性疾病流行,遂对各日龄阶段猪群随机采集85份血清,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猪瘟病毒、 猪蓝耳病病毒、 猪伪狂犬病病毒gE、 猪圆环病毒2型血清抗体,结果显示:各日龄猪群抗体水平均不理想,符合发病猪群的基本特征.通过分析抗体检测数据,查找免疫漏洞及疫病流行状态,及时调整免疫程序,疫情得到迅速控制,从而显著改善了该场生产成绩,使该场生产步入健康轨道.  相似文献   
15.
脂质体作为药物递送系统,能够定向地将药物送至靶位,并能保持药物的活性避免其被降解;作为免疫调节剂,可以同时增强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反应,能显著增强疫苗效果。论文通过总结近几年的有关文献,对脂质体作为药物递送系统和免疫调节剂在疾病治疗中的关键作用进行分析,对其作用机制及应用现状加以归纳总结,并探讨了现存问题以及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6.
正1母猪常见繁殖障碍性病毒病1.1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俗称猪蓝耳病,是由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以母猪繁殖障碍(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等)、仔猪呼吸道症状以及断奶仔猪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猪是该病的唯一天然宿主,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野猪也有自然感染的现象。各年龄段的猪只均易感,其中妊娠母猪和仔猪最为易感。猪蓝耳病主要传染源还是PRRSV的感染猪。带毒猪可以通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生猪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养猪业生产形势较好,连续3年盈利,效益明显好于预期,给养猪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可以说是百年不遇的发展机遇期。机遇与风险始终相伴,风险与利润又是一个矛盾统一体,高回报往往也意味着高风险,这就要求猪场经营者既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在风险中抢抓机遇,在风险中创造利润,化风险为利润;又要有防范风险的意识,管理风险的智慧,驾驭风险的能力,把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8.
2017年8月山东省高密市某规模化猪场发生一起育肥猪急性死亡疫情。病猪表现高热稽留,全身皮肤发红,疑似猪丹毒病;注射青霉素、板蓝根注射液,未能抑制病猪死亡。为明确引起此次疫情的病原,分析发病原因并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对该病例进行了综合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组织病理学变化、分子生物学检测及病原分离鉴定等进行综合诊断,最终确诊此次疫情系红斑丹毒丝菌、猪蓝耳病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所致。通过调整猪场免疫程序,对未发病猪群紧急进行蓝耳病经典毒株疫苗免疫,据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治疗,及时控制了疫情,减少了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正产房是猪场的生产核心区域,产房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猪场的经济效益。产房饲养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做好母猪护理、接产,看护好仔猪,确保母猪安全生产,仔猪健康成长。产房的管理是一个精绌化的过程,需要精细操作、细节管理和全面掌控。当前大部分猪场采用21日龄断奶的生产模式,从妊娠母猪转入产房前的准备到断奶仔猪转群至保育舍,大约经历  相似文献   
20.
正保育猪俗称断奶仔猪,保育阶段就是指仔猪3~4周龄断奶后独立生活至开始育肥的阶段。保育阶段仔猪母源抗体迅速衰减,仔猪的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全,仔猪生长发育快、对疾病的易感性高,再加上断奶应激以及转群后生长环境、饲料形态等多种因素的改变,都会对保育猪的生长状况产生较大的影响。在生猪养殖管理中,保育猪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保育阶段仔猪的好坏是规模化养猪场能否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够准确把握此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是养猪迈向成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