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篇
农学   4篇
  5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不同钾镁水平对甘蔗主要矿质营养吸收和分配的影响,为甘蔗生产中钾、镁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粤糖09-13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沙培试验,在营养液不同钾水平(K1:0.10 mmol/L、K2:3.00 mmol/L、K3:6.00 mmol/L)和镁水平(Mg1:0.01 mmol/L、Mg2:0.50 mmol/L、Mg3:2.00 mmol/L)条件下进行培养,收获时测定甘蔗各组织部位的干物质量及氮、磷、钾和镁含量,分析植株矿质营养的吸收和分配特性.[结果]营养液钾、镁水平显著影响甘蔗植株叶片、茎和根中的氮、磷、钾和镁含量(P<0.05,下同),随钾、镁水平的升高,植株干物质量及氮、磷、钾吸收积累量显著增加,但K2与K3水平间、Mg2与Mg3水平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镁的吸收积累量随钾水平的升高而显著降低,随镁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钾、镁交互效应对甘蔗的茎干物质量、叶片磷吸收量和全株钾吸收量均有显著影响.较高的钾、镁水平可显著提高干物质及氮、磷、钾在甘蔗茎中的分配率,低钾水平则显著增加干物质在甘蔗根系中的分配.[结论]钾、镁水平及其交互效应可显著影响甘蔗养分的吸收、转运和分配.钾抑制镁向甘蔗地上部的转运,镁对钾的运输则无显著影响.在甘蔗生产中施钾肥的同时要重视镁素营养的补给.  相似文献   
22.
对39份甘蔗及其近缘属植物进行钾效率评价分析,旨在探讨不同基因型甘蔗种质钾效率差异,从而为筛选、培育耐低钾的甘蔗品种提供种质材料。结果表明:在低钾水平下,甘蔗及其近缘属植物地上部生物量、钾吸收效率和钾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基因型差异,不同甘蔗及其近缘属属间地上部生物量、钾吸收效率和钾利用效率也存在显著属间差异。另外,通过对供试材料的钾效率评价,发现部分斑茅材料不仅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同时也具有较高的钾素利用效率,可为甘蔗钾效率的定向改良提供优良种质。  相似文献   
23.
通过田间试验对比分析了甘蔗单作、大豆单作及甘蔗/大豆间作3 种种植模式下杂草数量、土壤养分情 况、作物的产量及土地当量比。结果表明院(1)甘蔗/大豆隔行间作模式中,田间杂草数为16.5~25.0 株/m2,而单作甘蔗 田间杂草数为40.0~45.0 株/m2,对比单作甘蔗,甘蔗/大豆隔行间作模式田间杂草数量显著减少;(2)在甘蔗/大豆隔行 间作模式中,土壤全氮、全磷、速效钾、速效磷分别提高0.03 g/kg、0.058 g/kg、0.1344 mg/kg 和5.34 mg/kg,表明间作模 式对土壤肥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3)甘蔗/大豆隔行间作模式下,甘蔗出苗率及甘蔗产量表现同甘蔗单作相比没有 明显差异,合理间作大豆对甘蔗生长没有负面影响;土地当量比为1.39~1.63,具有较强的间作优势。  相似文献   
24.
不同基因型甘蔗组培苗的钾营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5个不同基因型甘蔗组培苗的钾营养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钾营养特性不同。在0-30mmol/L钾浓度范围内,YT60和YT55在15mmol/L钾浓度下的鲜重净增加量达到最大值,ROC22,YT236,YY618则是在20mmol/L钾浓度下鲜重净增加达到最大值。各基因型均在20mmol/L钾浓度条件下的干重净增加量达到最大值。在0~0.2mmol/L的极低钾浓度下,YT60和YT55的鲜重净增加量和干重净增加量显著高于YT236和YY618。各基因型组培苗的钾含量和钾累积量均随着培养基钾浓度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25.
钾对水分胁迫下甘蔗幼苗生理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钾水平对水分胁迫下甘蔗幼苗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采用水培及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处理的方法,在苗期设置2个钾浓度(3、0.05 mmol/L)和3种水分条件(非水分胁迫、轻度及中度水分胁迫)的组合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强度的增加,正常供钾和低钾处理的甘蔗幼苗生物量、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均下降,但正常供钾处理的下降幅度小于低钾处理;胞间CO2浓度(Ci)在正常钾处理下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低钾处理下则相反;水分利用效率(WUE)、游离脯氨酸(Pro)及丙二醛(MDA)含量升高。在非水分胁迫下,与低钾处理相比,正常钾处理对甘蔗幼苗的生物量、叶片Pn、Gs、Tr和Pro含量影响甚微。但在水分胁迫下,正常供钾处理显著提高了甘蔗幼苗的生物量、叶片钾含量、Pn、Gs、Tr和Pro含量,抑制了MDA含量。上述结果说明适量施钾对甘蔗生长和光合能力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能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对蔗株的伤害。  相似文献   
26.
硅对铝胁迫下甘蔗幼苗的缓解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铝毒是酸性土壤地区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如何解决铝毒对作物的伤害是一个难点。采用营养液培养法,通过测定分析铝胁迫条件下不同浓度硅处理对甘蔗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硅对甘蔗幼苗铝毒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铝胁迫处理(T1)与空白对照相比,甘蔗株高和干物质量显著下降,根系形态参数包括根总长、根直径、根体积和根表面积显著减少,根系活力、叶片SPAD值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电导率显著升高,说明铝胁迫下,甘蔗植株的正常生长和生理活动均受到损害;而向营养液中添加1~2mmol/L硅酸钠处理(T2、T3),相比T1处理,甘蔗株高、干物质量显著增加,根系形态各项参数得到显著改善,甘蔗根系活力和叶片SPAD值显著提高,叶片丙二醛含量和电导率显著降低,表明硅能有效缓解铝对蔗苗的毒害。  相似文献   
27.
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是植物吸收的两种主要氮素形态.由于植物对NO3-和NH4+吸收和同化的机制不同,导致叶片及果实中有机酸含量差异很大.本文阐述了不同形态氮素对植物叶片内有机酸合成的影响,指出供NO3-植物叶片中苹果酸、α-酮戊二酸及柠檬酸含量均显著高于供NH4+植物.番茄果实中苹果酸和柠檬酸是两种含量最多的有机酸,也是影响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分析了番茄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种类、含量及相关有机酸代谢酶活性的变化,探讨了不同形态氮素对番茄果实中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以及氮代谢和有机酸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提出氮素形态可能对果实中有机酸含量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以期为农业生产中采用不同形态氮素调控果实有机酸代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
通过查阅农作物专用肥料研发及甘蔗施肥管理的相关技术资料,对我国甘蔗专用肥研发进展及成效进行阐述,指出目前甘蔗专用肥研发所面临的问题,并对甘蔗专用肥的研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9.
全根和分根培养条件下番茄幼苗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营养液培养,设置全根、分根两种培养系统,研究了番茄幼苗根系生长和形态对不同形态氮素的适应性变化。结果表明:在全根培养下,NO3-∶NH4+(体积比)为75∶25时番茄地上部和根系的生物量最大,分别比NO3-处理增加76%和71%,NH4+培养条件下最小;随营养液中NH4+比例的增加,根系总长和表面积均降低,根系体积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NO3-∶NH4+为75∶25时根系平均直径最大。在分根培养下,两侧根盒分别为NO3-和H2O处理下地上部生物量显著低于其他3个处理,而两侧根盒分别为NO3-和NH4+处理下根系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局部根系供H2O处理下根系干重只有另一侧(供NO3-)根系干重的19%。局部根系供NH4+能显著增加其自身根系的平均直径,且使另一侧(供NO3-)根系的体积和表面积显著增加;局部根系供H2O处理下其自身根系总长度、表面积、体积和平均直径均最小,但另一侧(供NO3-)根系总长、表面积和体积显著增加。上述结果表明,根系对不同形态氮素的适应性表现为根系形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30.
狼蛛科(Lycosidae)蜘蛛是一类游猎型蜘蛛,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重要的捕食天敌之一,狼蛛科蜘蛛在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对狼蛛科蜘蛛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多的成果,其资源的保护利用研究也受广泛关注。为同类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从狼蛛科蜘蛛的分类学、生物学及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概述,并从加强狼蛛科蜘蛛毒素资源、同类相食在营养生态中的作用及作为害虫天敌在生物控制上的潜在用途等方面展望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