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9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40篇
林业   269篇
农学   175篇
基础科学   276篇
  194篇
综合类   1458篇
农作物   191篇
水产渔业   111篇
畜牧兽医   845篇
园艺   206篇
植物保护   14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0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叶片湿润时间是植物病害模型的重要输入变量之一,它与许多叶部病原菌的侵染有关,影响病原侵染和发育速率。叶片湿润传感器可以实现对其实时、自动化监测,而由于叶片湿润时间受到环境和植物交互效应的影响,需要在灌溉环境下的柑橘园中进行校准。以生长季的柑橘为试验材料研究校准方法。叶片湿润传感器角度为30°,采用移液枪向传感器滴水和使用灌溉设施向传感器喷灌2种方法来确定传感器的干湿阈值;比较了柑橘冠层不同位置的传感器监测效果,并研究了有雨和无雨条件下对传感器监测效果的影响,最后通过神经网络模型验证阈值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叶片湿润传感器在灌溉环境下干湿阈值为270 mV,此时传感器的监测效果最好,误差在2 h以内,通过与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对比,证实此阈值下传感器监测效果良好;位于柑橘冠层底部位置的传感器监测准确率最高,可达0.95;传感器在无雨条件下监测效果优于有雨条件。该叶片湿润传感器校准方法可以用于灌溉柑橘园叶片湿润时间监测,符合柑橘病害预警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942.
怀地黄不同种质杂交育种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资源圃中8个怀地黄农家品种和1个野生地黄,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共72个,研究了杂交组合结果率、单果结籽数、千粒重、正交和反交平均单果结籽数和千粒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农家品种杂交亲缘关系越远结实率越高,单果结籽数和千粒重相对也高,正反杂交有一定差异,品种内部杂交不结实.  相似文献   
943.
利用PCR方法,对河南郑州、南阳、焦作等地采集的疑似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的病料进行检测。PCR检测为阳性的病料经处理后,接种无PCV污染的PK-15细胞中盲传6代,克隆11株PCV2全基因组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1株PCV2中有10株基因组全长为1 767bp,基因组分型为PCV2b,1株为1 768bp,说明PCV2b是河南省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发生的主要因素;11个毒株的同源性位于94.9%~100%,与其他毒株的同源性为94.7%~100%;10株基因组为1 767bp的毒株处于一大分支上,遗传进化比较稳定;本试验为PCV2在河南地区的分子流行病学、遗传变异及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4.
杉木单木生长可视化模拟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杉木为例,采用从可视化模拟角度设计的调查参数调查杉木形态结构,根据实际调查数据对杉木形态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生长曲线控制下的迭代函数系统方法,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根据DIRECTX9.0提供的API及模型渲染技术,在.NET和DIRECTX9.0平台上,使用C#语言建立了杉木单木生长可视化模拟系统,实现了单株杉木静态和动态的三维可视化模拟。  相似文献   
945.
试验以棉粕与菜粕1:1比例作对照(A组),椰子粕在配方中的比例为5%、15%、20%(Y1组、Y2组、Y3组),棕榈粕在配方中比例为5%、15%、20%(Z1组、Z2组、Z3组)制作7种等氮、等能饲料,通过饲养3.7 g左右的草鱼90 d,探讨椰子粕、棕榈粕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饲喂椰子粕的各试验组草鱼增重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Y2组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饲喂棕榈粕的各试验组草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高于对照组以及椰子粕组,其中Z1组增重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试验组饲料系数和肥满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草鱼对各试验饲料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和磷的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这些结果表明:椰子粕和棕榈粕均可以作为草鱼饲料原料,椰子粕在草鱼饲料配方中适宜的配比为15%,棕榈粕则以5%为宜。  相似文献   
946.
就2种菌组合协同固态发酵生产功能大豆寡肽蛋白饲料工艺参数优化的工业化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其模式为:2种菌组合→液态接种→发酵池封闭式发酵。筛选菌种:枯草芽胞杆菌和乳酸杆菌。经优化后发酵工艺参数:时间38h;pH值为7~8;初始培养温度(37±1)℃;芽胞杆菌菌液接种量2%,乳酸菌接种量为3%;料水比为2∶1;底物组成:豆粕90%、麸皮7%、玉米粉3%。  相似文献   
947.
牛瘤胃积食病是牛多发疾病之一,是牛采食大量粗劣难以消化的饲料或者是采食大量精料,致使瘤胃运动机能障碍,食物积滞于瘤胃内,使瘤胃壁扩张、容积增大。临床上以瘤胃蠕动音减弱或消失、腹部膨胀、触诊瘤胃黏硬或坚硬为特征,舍饲牛易发瘤胃积食病。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  相似文献   
948.
2012年春杭州蚕种场共饲养春华、秋实50g,牛产蚕种1405张,克蚁制种单产28张。与同期常规品种相比克蚁制种单产提高8张,增幅40%。现将春华、秋实原蚕及杂交种饲养技术要点总结于下,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49.
嗅觉是犬赖以生存的特殊感觉。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多地利用犬敏锐的嗅觉为其服务。目前,人们发现4种与犬嗅觉相关的基因即犬嗅觉受体基因、犁鼻器受体基因、痕量胺相关受体基因、甲酰肽受体基因。研究者已经针对它们的结构、组成、表达部位及调控展开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但是,由于嗅觉发生机制中诸多尚未确定的因素,犬的多数嗅认行为依旧是迷。逐一探索化学气味感受受体的功能调控、寻找犬完成嗅认行为的主要候选基因及决定犬种间、个体间嗅认能力差异的遗传标记,将有助于揭示犬敏锐嗅觉的分子生物学机理,为犬的科学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0.
以草鱼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溶血对肝脏的损伤机制,以揭示血红蛋白对机体的损伤作用。首先在体内注射血红蛋白,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H.E)发现注射血红蛋白组的肝脏组织中坏死细胞明显增多,普鲁士蓝染色揭示肝脏中存在大量的铁沉积,进一步的实时定量PCR (qRT-PCR)检测结果显示,注射的血红蛋白激活了铁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探究体内出血对肝脏的影响,实验通过体内注射苯肼模拟体内出血,H.E和普鲁士蓝染色结果表明,大量的溶血导致肝脏细胞坏死和铁的沉积增加,通过检测肝脏中血红蛋白和铁含量发现,苯肼组中,肝脏组织血红蛋白和铁含量随着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而铁含量的增加同时激活了肝脏组织中铁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其次,实验检测了注射苯肼后肝脏组织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qRT-PCR结果显示,高剂量的血红蛋白激活了多种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如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抑炎因子IL-10以及趋化因子IL-4和IL-8等。为进一步探究高氧化活性的血红蛋白对肝脏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实验检测了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以及β-半乳糖苷酶的含量,检测结果表明,鱼体内的出血显著增加了肝脏氧化损伤作用,同时,qRT-PCR和酶活性检测结果揭示,血红蛋白的氧化损伤作用促进了肝脏组织细胞凋亡的发生。最后,实验检测了肝脏组织中抗氧化酶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体内的出血显著激活了肝脏组织中的抗氧化系统。研究表明,鱼体内大量出血释放的高氧化活性的血红蛋白显著激活了肝脏组织炎症和氧化损伤的发生,促进了肝脏组织中的细胞凋亡,同时也激活了机体内的抗氧化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