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7篇
林业   44篇
农学   55篇
基础科学   52篇
  46篇
综合类   373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38篇
畜牧兽医   224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1.
饲料中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与Dot-ELISA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志辉  张红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139-16140,16163
[目的]建立检测饲料中沙门氏菌的Dot-ELISA法。[方法]采用Dot-ELISA法,对随机采集自西宁市某饲料厂的100份成品饲料、85份鱼粉和50份精蛋白进行了沙门氏菌检测。通过生化试验和血清学试验对饲料样品中的细菌进行了进一步的鉴定。[结果]通过Dot-ELISA检测,成品饲料、鱼粉和精蛋白中的沙门氏菌阳性率分别为38.00%、62.35%和60.00%。Dot-ELISA法与常规分离鉴定技术的符合率为82.23%。[结论]Dot-ELISA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与常规分离技术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可以用于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812.
选用120只肉鸡,分为4组,用0、3%、6%、9%红景天药渣分别添加到CK、T1、T2、T3组的日粮中,研究红景天药渣对肉鸡生长、营养物质代谢和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9%红景天药渣能显著提高血液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P0.05),有利于氧的运输,提高抗缺氧能力,但日增重、粗蛋白质的表观代谢率、粗脂肪的表观代谢率等指标明显降低(P0.05);而日粮中添加6%红景天药渣对日增重、粗蛋白质的表观代谢率、粗脂肪的表观代谢率等指标没有明显影响(P0.05),同时又能提高血液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改善血液理化参数,增强肉鸡的抗病能力,提高肉鸡存活率。  相似文献   
813.
不同剂量博落回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剂量的博落回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用(65±2)日龄、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252头,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空白对照Ⅰ组),同时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0.337、0.675、1.35、2.7、5.4mg/kg博落回提取物生物碱(以血根碱+白屈菜红碱总生物碱计),以及30mg/kg金霉素(阳性对照组)作试验组,试验期为28d,试验结束时测定各处理组的生长性能等指标。结果显示,与其它剂量组及金霉素组相比,日粮中添加0.675和1.35mg/kg博落回提取物生物碱,均能显著提高仔猪的采食量(P0.05)、平均日增重(P0.05),降低仔猪料重比(P0.05)。同时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博落回提取物生物碱能有效预防仔猪腹泻的发生率。因此,从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及提高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在仔猪日粮中添加0.675mg/kg的博落回提取物(以血根碱+白屈菜红碱总生物碱计)为理想剂量。  相似文献   
814.
3种陆生植物化感物质提取液的抑藻活性研究(摘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3种陆生植物化感物质蝗取液的抑藻活性。[方法]采用乙醇浸提,正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逐级分相萃取法,对广玉兰,黄杨和龙瓜槐3种植物叶片中的化感物质进行分离提取,并测定各组分的抑藻特性。[结果]广玉兰中的抑藻活性组分存在于正己烷和正丁醇相中。龙爪槐的活性组分存在于正己烷相中;黄杨的抑藻活性组分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相和水相中。除黄杨水相组分外,各活性组分在投加1d后即表现出显著抑藻活性,抑制率达50%,且抑制率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对铜绿微囊藻的7d生长抑制率均达90%以上,各组分的抑藻活性在一定范围内亦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其中广玉兰正己烷相和正丁醇相组分在最低浓度25μg/ml时抑藻活性达96%以上,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分,且能引起藻细胞膨大或表面皱缩空洞。[结论]广玉兰正己烷相和正丁醇相组分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活性最好,最具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815.
不同施肥措施对早香柚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香柚为试材,探讨不同施肥措施对早香柚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早香柚果实中还原糖、总糖、固形物含量及单株产量4个指标都呈现增加趋势,而果皮厚度减小,使得果实可食率提高,同时叶绿素含量增加,意味着光合作用增强;施肥时间、复合肥使用量、氮磷钾不同比例等因变化幅度受限制,所以对果实品质影响较小.总体上,早香柚施肥时间应分基肥、稳果肥、壮果肥3次施用,复合肥4 kg/株、N:P2O5:K2O为1.85:1:1.52时早香柚产量与品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16.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的土壤处理即氯化苦处理、石灰氮处理、EM菌处理等对重茬草莓生物学性状、产量性状及病虫害防效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均比对照产量增加,不同处理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氯化苦处理〉石灰氮处理〉EM菌处理〉生土。在对病害发生的防效上不同处理的防效程度为:EM菌处理〉氯化苦处理〉石灰氮处理〉生土。通过综合比较,氯化苦处理、石灰氮处理、EM菌处理在长势和对产量的影响及防治病害方面都比其他处理效果明显,在草莓重茬土壤处理方面有进一步示范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817.
潜水搅拌器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在污水处理中起主要作用的搅拌器进行了论述,通过对国内外搅拌器发展情况的比较,探讨了污水处理中搅拌器的主要作用。结合目前农村生活污水的水质及水量情况,对不同类型搅拌器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18.
施肥对无柄小叶榕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常规施肥和基于植物稳态矿质营养理论的指数递增施肥对无柄小叶榕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无柄小叶榕的健康生长与施肥经济效益方面考虑,指数递增施肥方式更适合于幼苗期无柄小叶榕的肥水管理,且以7.1%的速率递增施肥方式为最佳。  相似文献   
819.
提莫菲维小麦与葡萄牙野燕麦远缘杂交后代的SRAP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SRAP技术分析提莫菲维小麦与葡萄牙野燕麦远缘杂交后代的真实性及其特点。结果表明,22对SRAP引物中,20对引物在双亲间扩增出多态性条带,其多态性比率为73.81%。me4-em1、me3-em5、me4-em3和me3-em3四对引物在提莫菲维小麦与葡萄牙野燕麦杂交F3株系中扩增出双亲特异带,表明该F3株系具有双亲的遗传物质,该F3株系是提莫菲维小麦和葡萄牙野燕麦成功属间杂交的真实杂种后代。在F3株系的扩增结果中部分双亲带型消失,并且提莫菲维小麦消失的带数远少于野燕麦的;同时有非父母标记新带型出现。杂种后代DNA序列的这种变化可能有利于新形成异源多倍体小麦的快速进化、遗传协调和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820.
本研究以贵州优质小麦贵农19号为材料,通过改变常规的氮肥施用方式,在降低氮肥施用量的同时。改变其基追比例,比较分析各处理对小麦品质及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氮肥施用方式相比较,氮肥运筹由常规施用量225kg·mg-2(基施70%,追施30%)下降到165kg·hm-2(基施40%,追施60%)时,有利于提高小麦籽粒品质,在产量上,与常规氮肥施用方式仅减少4.2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