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盐碱地土壤通透性差,土壤内部氧气不足,导致植物出苗难、死苗多、生长困难。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增氧加压功能的滴灌装置专门用于盐碱地灌溉,该装置包括水箱、氧气输送机构、水压增压机构以及液体输送机构,水箱用于容纳液体,氧气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与水箱的内腔联通;水箱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能够与液体输送机构联通;水压增压机构设置于液体输送机构上。不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滴灌装置滴灌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还利用氧气输送机构和水压增压机构,增加滴灌装置水箱中液体的含氧量,提升植物根茎对水肥的吸收能力和液体远距离输送能力,有效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和节水率,为盐碱地区农业滴灌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2.
53.
冀东盐碱地不同熟性棉花品种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不同地膜覆盖方式下的棉花品种的生长发育及产量进行研究,明确不同熟期棉花品种在冀东盐碱地的适应性。[方法]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A)为棉花品种,设3个处理,A1为早熟品种中棉所58,A2为中早熟品种中棉所69,A3为中熟品种冀2000;副处理(B)为地膜覆盖,设3个处理,B1为露地直播,B2为4叶期揭膜,B3为现蕾期揭膜。[结果]在地膜覆盖条件下,中早熟品种中棉所69生育期和霜前花率均表现出了较好的适应性,霜前皮棉产量和皮棉总产量最高,适宜在冀东盐碱地种植;早熟品种中棉所58霜前花率最高,但霜前皮棉产量和皮棉总产量不及中棉所69,可作晚播种植选用;中熟品种冀2000在冀东棉区的生育期过长,霜前花率过低,因此认为该品种不适宜在冀东盐碱地种植。覆膜处理之间相比,4叶期揭膜霜前皮棉产量和皮棉总产量提高不明显,现蕾期揭膜提高显著,说明地膜覆盖能够促进棉花早熟,揭膜越晚棉花越早熟。[结论]在冀东盐碱地棉区适宜种植早熟品种和中早熟品种,中熟品种不宜种植。  相似文献   
54.
为了掌握滨海区土壤质地分布及不同质地盐碱状况,为滨海区作物合理布局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定点取样及软件分析、作图的方法,明确了河北滨海11县区农用地土壤以轻壤最多,达到249 229.38 hm2,占总农用地面积的35.0%,主要分布于沧州滨海县区的黄骅大部、海兴西部区域;沙壤质次之,主要分布于冀东滨海区的秦皇岛市三区、抚宁中东部、滦南西部,唐海东南部及乐亭姜各庄滨海区域,面积204 858.91 hm2,占总农用地面积的28.7%,粘质及重壤质主要分布于汉沽、芦台及丰南、唐海南部沿海,面积119 913.71 hm2,占总农用地面积的16.8%。从不同质地盐碱分析看,盐分高低次序为重壤质、中壤质、粘质、轻壤质、沙壤质、砂质。  相似文献   
55.
滨豆2号是以"冀豆12"为母本,以"辽豆1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09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6.
马齿苋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概括了马齿苋的特征特性、营养成分、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7.
[目的]筛选盐碱棉田改良剂的最优组合。[方法]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复合肥、腐殖酸、磷石膏、牛粪4种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棉花株高、果枝台数、成铃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磷石膏对棉花产量影响最大;最优组合为复合肥450 kg/hm2、腐殖酸600 kg/hm2、磷石膏22 500 kg/hm2、牛粪7 500 kg/hm2,该处理的棉花株高中等,果枝台数、成铃数均为最高水平,籽棉产量最高,达到3 146.8 kg/hm2。[结论]为提高盐碱地棉花产量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8.
针对冀东滨海地区土壤结构差,盐碱化程度高,棉花出苗率低、保苗难的现状,对棉花不同种植模式土壤盐分变化及对出苗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5cm耕层盐分的变化幅度最大,有效抑制表层盐分的升高是棉花苗全苗壮的关键;膜侧播种、沟边播种由于播种位置盐碱轻、墒情易掌握,出苗全,是较适宜的棉花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59.
莎稗磷乳油对移栽稻田稗草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莎稗磷的除治稗草效果、合理的用药量以及对水稻生长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30%莎稗磷乳油对移栽稻田稗草的防除效果及水稻生育的安全性。[结果]30%莎稗磷乳油除治水稻田稗草效果显著,随用药量的增加,防效逐渐提高,用药量315 g/hm2时药后35 d株防效为100%,对水稻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结论]试验结果为莎稗磷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0.
滨海盐土区4种典型耐盐植物盐分离子的积累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筛选降盐效果优良的适宜植物材料以合理利用耐盐植物改良滨海盐碱地,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系统探究了盐地碱蓬、田菁、红麻和高丹草的盐分离子积累特征。结果表明:4种植物地上生物量在成苗期和成熟期均为总生物量的80%以上,且大小为田菁红麻盐地碱蓬高丹草。高丹草和红麻对K+、Ca2+的吸收运输能力最强,盐地碱蓬和田菁对Na~+的吸收运输能力最强。根据各盐分离子占植物积累总盐分的比例,高丹草对K+积累量高于其他离子;田菁在成苗期主要积累K+,在成熟期主要积累Cl~–和Na~+;红麻主要积累Cl~–和K+;盐地碱蓬主要积累Na~+和Cl~–,其体内的Na~+和Cl~–分别占积累盐分总量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余植物。从成苗期到成熟期的生长过程中,盐地碱蓬表现出Na~+积累比例持续下降,Cl~–积累比例逐渐升高的趋势;田菁和高丹草表现为Na~+和Cl~–积累比例均升高;红麻的Na~+和Cl~–积累比例则表现为逐渐下降趋势。盐地碱蓬、田菁和红麻是滨海盐土改良的优良植物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