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4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6篇
  10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探究不同施钾量对鄂尔多斯地区马铃薯抗蚜虫能力的影响,选择'费乌瑞它'克新1号'2个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Y"型嗅觉仪观察并测定蚜虫对不同施钾处理后不同马铃薯品种表现出的趋性行为,分析施钾处理后马铃薯关键挥发物含量、植株叶片茉莉酸含量与内脂氧合酶(LOX)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蚜虫对施钾处理后的马铃薯植株表现出明...  相似文献   
72.
73.
74.
这里说的鳟鱼人工繁殖,包含亲鱼培育。人工授精、孵化和饲育。为了能顺利完成这几个阶段,首先要有足够优良且健康的亲鱼。  相似文献   
75.
文章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对纳雍土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将120只40日龄的健康纳雍土鸡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检测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a*值、b*值、L*值、pH、滴水损失率、烹煮损失率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3.25%(P<0.05),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5.91%(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2.44%(P<0.05)、屠宰率、半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a*值、pH分别显著提高2.47%、1.19%、3.37%、2.23%、3.13、1.54%(P<0.05)、滴水损失率、烹煮损失率显著降低2.65%和2.37%(P<0.05)。说明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可显著改善纳雍土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  相似文献   
76.
Bt是目前世界上研究最深入、应用最广泛的杀虫微生物.本文初步构建了生物农药Bt资源库,并研究了Bt菌株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以及相关菌株的基因情况.该数据库的构建是保护有益生物菌株的有效途径,也是现代生物农药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7.
在我国淡水养殖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对冷水资源及冷水性鱼类的开发和养殖直到本世纪60年代初才以虹鳟养殖为先导,载入史册。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虹鳟及其它鲑科鱼类的养殖才可以说取得了令人可喜的进展。 1.养鳟历史和沿革 1959年朝鲜金日成赠送周总理5万粒虹鳟发眼卵和6000尾当年鱼种揭开了中国大陆养鳟序幕。同年在我省海林县横道河子镇建立了第一个虹鳟试验站。此后经4年的试  相似文献   
78.
79.
本文总结我国虹鳟养殖自1959年至今的40年中,在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的重视、科研和教育部门的推进以及养结业同仁的努力下,在科学技术与生产上所取得的突破与进展,目前国内养结生产已经达到的水平与规模,并针对现阶段出现的阻碍养鳟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80.
柳蓝叶甲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采集柳蓝叶甲(Plagiodera versicolora)成虫进行室内饲养及野外生物学特性观察,并采用5种商品农药对室内饲养的成虫和幼虫进行了毒杀试验,结果表明,柳蓝叶甲在浙江丽水1a发生9代,以成虫在杂草丛、落叶层、土壤缝隙中越冬.翌年3月上旬出蛰活动,5月至10月为成、幼虫危害盛期,11月上旬开始越冬.室内农药试验表明,480 g/L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对柳蓝叶甲成、幼虫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死亡率可达100%;4.5%绿爽跳甲高效型微乳剂2 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4 000倍液对柳蓝叶甲幼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死亡率分别为100%、89.3%,但对成虫防治效果不理想,害虫死亡率仅分别为44.9%、6.9%;20%氰戊菊酯乳油5 000倍液、3%啶虫脒微乳剂2000倍液对成、幼虫的防治效果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