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7篇
  16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对于涪陵推进新创业,加快工业化、建设大城市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文章就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措施和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沼液肥是一种优质的有机液体肥,新疆棉田有机肥施用较少或不施,本研究以期探究叶面喷施沼液肥对新疆绿洲棉花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设置 4 个沼液肥喷施量梯度:0 kg/hm2(CK)、15 kg/hm2(OM1)、30 kg/hm2(OM2)、45 kg/hm2(OM3)进行棉花叶面喷施试验,蕾期、花期分两次喷施后,调查棉花株高、叶片数、叶宽,称量棉花各器官干物质量,测定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分析产量品质指标等,研究沼液肥喷施对棉花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1)喷施沼液肥可促进棉花生长,显著提高棉花株高、叶片数、叶宽, OM2(30 kg/ hm2)处理的各项生长指标均表现较好;(2)喷施沼液肥显著增加了棉株茎、叶、蕾(铃)、根部的干物质量,蕾期喷施后棉花各器官干物质量随喷施浓度增加而增加;花期喷施后,仅叶片干物质量随喷施量增加而增加;(3)叶面喷施沼液肥可提高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在蕾期至花期, OM2 处理叶片的 SPAD 值在 63.35 ~ 71.55 之间,随时间推移其 SPAD 值变化幅度最小;(4)随沼液肥喷施量的增加,棉花产量先增加后降低,OM2 处理下籽棉产量最高、为 6 338 kg/hm2,比对照增产 7.37%。喷施沼液肥整体提升了棉花纤维品质,提高了棉花纤维长度、纤维整齐度、马克隆值,随沼液肥喷施量的增加,棉花纤维长度呈下降趋势、纤维整齐度和马克隆值则先增加后降低、纤维断裂比强度先降后升,且 OM2 处理下纤维断裂比强度最低、为 31.78 cN/tex。【结论】在新疆绿洲植棉区,棉花蕾期、花期叶面喷施沼液肥,可促进棉花生长,有利于维持棉花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 值);适宜喷施沼液肥,可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但是过量喷施沼液肥(OM3,45 kg/hm2),反而会降低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113.
生态化学计量学中碳(C)、氮(N)、磷(P)等元素的比例与分配已经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因C、N、P 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它们的供应限制着植物生长及微生物的功能。然而,目前人类活动已经大大改变了C、N、P循环,从而改变了养分运输的模式、数量和养分限制的程度,导致温带森林养分不足的状况发生了改变。笔者分析了国内外温带森林叶片及凋落物的C、N、P 含量、化学计量比特征、限制性元素及其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并与热带及亚热带森林进行了对比,同时,将全球森林的叶部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进行了总结。此外,笔者还综述了部分影响植物叶片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因素,为未来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提供参照。由文献数据得出建议,将植物新鲜叶片、离体叶片、土壤及微生物共同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并针对不同的树种,加强其生态因子各种不同参数(如凸度、垂直结构、演替、温度及降水量等)对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114.
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场分布与海表温度锋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瑜  郑全安  李晓峰 《水产学报》2018,42(12):1916-1926
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渔业之一,其渔场分布与海表温度及温度变化息息相关。本研究通过海表温度(SST)的遥感数据计算海表水平温度梯度(SSTG),根据2013—2015年中国(不含中国台湾省)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业生产数据,分析海表温度锋与秋刀鱼资源丰度和渔场时空分布的关系。结果显示,秋刀鱼作业渔场主要分布于37°~49°N,145°~165°E;SST为10~14 ℃时,单位捕捞渔获量(CPUE)与SST呈负相关,SST为14~17 ℃时呈正相关,最适宜SST为12.5~14.5 ℃。当SSTG为0.01~0.06 ℃/km时,CPUE与SSTG呈显著线性正相关,最适宜SSTG为0.01~0.05 ℃/km。作业海域温度锋与CPUE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1;CPUE作业点到锋面的距离(DIST)表现出明显的季节特征,在夏季6—8月,当DIST为0~100 km范围内时,CPUE与DIST呈线性正相关,在秋季9—11月,CPUE与DIST呈对数负相关,90%以上的作业点出现在DIST为0~50 km范围内。研究表明,海表温度影响着秋刀鱼洄游渔场分布,亲潮黑潮交汇区形成冷水楔,海表温度锋集聚,进而秋刀鱼鱼群集群,形成高产渔场。  相似文献   
115.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椮桔和土桔、朱桔、黄柑的过氧化物酶、酯酶、谷草转氨酶三种同工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椮桔是柑桔亚属柑类的一个近缘原始野生种类。  相似文献   
116.
荚膜甲基球菌蛋白(Methylococcus capsulatus bacteria meal,MBM)拟开发为新饲料原料。本研究旨在通过遗传毒性研究和被动过敏试验评价其毒理学安全性,为其未来的应用奠定基础。本研究包括四个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Ames)试验采用平板掺入法,每皿剂量在0.625~10.000 mg范围内,采用TA97、TA98、TA100、TA102和TA1535五种菌株进行回复突变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均设2 500、5 000、10 000 mg/kg三个MBM剂量组,微核试验采用30 h两次给药法,精子畸形试验连续染毒5 d,分别在既定的时间采样制片;大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设250、500、1 000 mg/kg三个MBM剂量组,制备抗血清后背部皮内注射致敏,24 h和/或48 h后进行抗原激发,考察蓝色反应斑直径。所有试验均根据要求设置阴性、阳性对照组。结果表明:在有或无代谢活化系统结果(S9)时,MBM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Ames)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皮肤被动过敏试验结果为阴性。说明在...  相似文献   
117.
研究了湖南省栲属植物资源的分布,种类及该属植物在木材,营养,工业原料,药用,饲用等多方面的利用价值,并建议在湖南省广泛开展该属植物资源调查和进行人工驯化栽培。  相似文献   
118.
为了探讨棉花黄萎病菌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对比研究了新疆棉花黄萎病区和对照区土壤线虫总数、各营养类群数量和生态指数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黄萎病区和对照区共鉴定出土壤线虫属42个,其中黄萎病区36个,对照区35个。黄萎病区0~40 cm土壤线虫总数、食细菌线虫数量、食真菌线虫数量显著低于对照区(P<0.01),植物寄生线虫和捕食-杂食线虫数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从相对丰富度来看,黄萎病区植物寄生线虫和捕食杂食线虫的相对丰富度显著高于对照(P<0.01),食细菌线虫的相对丰富度显著低于对照(P<0.01)。从生态指数来看,黄萎病区土壤线虫的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营养多样性指数(TD)均显著高于对照区(P<0.05);优势度指数(λ)、通道指数(NCR)均显著低于对照区(P<0.05)。总体而言,棉花黄萎病菌会明显改变土壤线虫的群落结构,对其多样性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9.
产业聚集是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显著特征和重要形式,已经形成当代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趋势。为了研究总结农产品加工业产业聚集的成功经验及各地农产品加工园区的聚集情况和聚集水平。该文依托入驻园区企业数量占该地区农产品加工业企业总数的比例评价计分、入驻园区规模以上占比评价计分、入驻园区龙头企业占比评价计分、入驻园区企业固定资产投入占比评价计分、入驻园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评价计分、入驻园区企业税后利润占比评价计分、园区吸纳就业人数占该地区加工业从业总人数的比例评价计分、园区科技投入资金占比的评价评价计分等8个因素,设计综合评价模型,统计结果显示,该文选择的10个地区聚集水平依次为:黑龙江、吉林、甘肃、山西、内蒙古、北京、福建、河北、江苏、湖南。研究分析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园区的聚集效果和聚集水平,同时提出了加强政策引导、提升创新能力、注重产品质量、推进集群发展和坚持融合带动等政策建议。研究结果为同行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相关研究分析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0.
设置半封闭开顶式人工气候室,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与不同施氮肥处理相互作用对新疆滴灌棉田土壤氮含量变化的影响。在不同CO2浓度(360、540 μmol•mol-1和720 μmol•mol-1)条件下,不同施N处理(0、150、300 kg•hm-2 和450 kg•hm-2)对棉花花铃期0~20 cm和20~40 cm土壤NH+4 N、NO-3 N和全N含量变化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CO2 浓度处理,当CO2浓度为540 μmol•mol-1时,各施氮水平下土壤NO-3 N含量降低,且高氮处理下降低更为显著,全N含量无显著变化;土壤NH+4 N含量在N0、N150水平有小幅度增加,在N300、N450水平降低。当CO2 浓度为720 μmol•mol-1时,土壤NO-3 N、全N含量仍是降低的,但降低幅度低于CO2 540处理;而土壤NH+4 N含量表现为显著增加。每个CO2浓度处理下,随着施氮肥水平增加,土壤NH+4 N、全N含量呈增加趋势,但高N处理增加比例低于低N处理;土壤NO-3 N含量变化不大。总体比较,CO2 540 N300处理,土壤NO-3 N含量显著低于其他C、N组合。0~20 cm、20~40 cm两个土层之间,土壤中不同N素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0~20 cm土层土壤N养分含量变化更为明显。研究表明:大气 CO2浓度升高为540 μmol•mol-1时,在施N 300 kg•hm-2处理下,更有利于棉花对土壤N尤其是NO-3 N养分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