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9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山东栎类树木的蚧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栎类树木的蚧虫种类十分丰富,笔者经多年研究,提出了在山东危害栎类树木的18种蚧虫。除绘制了形态图外,还制订了科的检索表和林间雌成虫种的检索表,为进一步搞清栎树上的蚧虫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2.
在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治中,化学防治是迄今为止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防治方法.由于化学药剂具有效果好、见效快、成本低、使用方便等特点,在将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仍将是控制病虫害的主要手段,在解决农业增产增收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耕作方式对潮土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明华北潮土区农田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库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应用田间试验,研究撂荒、翻耕、免耕和旋耕4种方式下,耕层(0~20 cm)土壤总有机碳和不同态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对比分析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和旋耕均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累积,与撂荒相比,免耕和旋耕处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26.42%和12.52%;土壤活性有机碳对不同耕作措施的响应不同,与撂荒相比,翻耕、免耕和旋耕处理,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23.72%,44.34%和27.84%,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分别降低了24.11%,24.56%和43.89%。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仅在免耕方式下提高了109%,其他耕作方式下没有显著变化;免耕、旋耕和翻耕处理下,土壤碳库活度、碳库指数均显著增加,碳库管理指数分别比撂荒处理提高47.82%,27.18%和30.47%,可见耕作对优化土壤碳库管理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4.
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山东省发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原产南美洲,2001年在我国河北省衡水湖首次发现,短时间内形成优势种群,并快速向周边省、市蔓延,成为一种危害性极大的新外来入侵植物,对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粮食生产构成了潜在威胁。2003年首次在山东省临清市发现,为掌握黄顶菊的生物学特性、查清其在山东的发生现状和分布范围,防止进一步扩散蔓延,开展了黄顶菊普查工作。经普查发现,黄顶菊在山东省主要分布在聊城、德州两个地市,危害面积459.03 hm2,目前属于局部零星发生。  相似文献   
45.
为了明确含有cry8E基因的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不同转化子存在毒力差异的原因,揭示胞外酶与毒力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测定了6株含cry8E基因绿僵菌阳性转化子的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几丁质酶和磷脂酶活性及其对暗黑鳃金龟幼虫Holotrichia parallela毒力,并分析了各个酶活指标与菌株毒力之间的相关性。生测结果表明,不同转化子间毒力差异较大,LT50的变化范围为14.48~21.26 d,校正累计死亡率变化范围为64.50%~92.86%。酶活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株之间活力差异较大,且不同酶的活力变化规律不一致。将不同转化子的酶活分别与校正累积死亡率和LT50值进行一元回归分析,发现各转化菌株酸性蛋白酶和几丁质酶与毒力相关显著。为了进一步确定酸性蛋白酶和几丁质酶对毒力的综合影响,将不同转化子的酶活与校正累积死亡率、LT50进行二元回归分析,发现仅有几丁质酶活性与菌株毒力相关性显著。因此,推测不同转化子对寄主毒力存在差异主要是由于菌株间几丁质酶活性不同,几丁质酶可以作为大量转化子初步筛选的参考性指标,但是不能完全替代。  相似文献   
46.
生物防治是草地植保学科的重要范畴。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使该分支学科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概述了“十二·五”期间草地有害生物生防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在分析我国本领域学科发展水平与国际差距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草地有害生物生防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优先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7.
害虫生物防控(传统称为“生物防治”)是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利用自然界有益生物(活体或生物代谢产物)对有害生物的自然控制作用[1-3],它是人为利用自然现象并人为强化的一种技术,是生态植物保护技术体系中重要的内容之一[4]。害虫生物防控是利用有益生物防控有害生物历史进程最长久、最完整的领域,也是有害生物治理中最成功、最节约和环境安全的技术途径。各类有害生物都可以采取生物防控技术,但由于不同类群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存在巨大差异,各自相应的自然天敌因素研究不彻底、重要天敌因素的人工生产技术水平差异巨大、多种自然控制因素研究不均衡等。因此,文章针对有害昆虫类群,对生物防控发展历程及其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8.
香鱼属鲑形目,香鱼科,香鱼属。因有香味而成珍品,被称为“淡水鱼之王”。 香鱼体细长,头小。吻尖,前端向下弯成钩形突起。口大,下颌两侧前端各有一突起,突起之间呈凹形,口关闭时,吻钩与此凹陷正相吻合。上下颌生有宽扃的细齿,前上颌骨、上颌骨和舌上均有齿,口底有囊形黏膜皱褶。[第一段]  相似文献   
49.
一、开发区概况 1000万亩商品粮棉基地开发区包括东营市和滨州地区全部,以及与其相毗邻、地形地貌、土壤、气候相似的庆云、乐陵、高青三个市县,寿光、寒亭两市、区引黄济青干渠以北地区,共涉及17个县市区,232处乡镇(办事处),9714个行政村,13个国营农林牧场,144.5万农户,总人口6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83万人,农村劳动力264万人。土地总面积3218万亩,耕地面积1179万亩,黄河入海口每年新淤土  相似文献   
50.
异军突起的昆虫源动物饲料蛋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同世界各国一样,面临动物性蛋白饲料严重短缺的局面。1994年农业部预测,2000年我国饲料缺口总量为5 000万t,其中蛋白质饲料缺口为2 000万t。充分开发利用昆虫蛋白资源,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局面。 昆虫是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种类的统称。昆虫纲不但是节肢动物门中最大的一纲,也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纲,世界上估计昆虫种类可达200余万种,约占动物总数的2/3以上。昆虫不但种类多,而且同种个体数量十分惊人,一个蚂蚁群体可多达50万个体。昆虫的食性异常广泛,据估计,昆虫中有48.2%为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